[摘 要] 運用情境教學能夠讓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活動更加高效,展現出學科自身的魅力,也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情境教學的方法有很多,而教師特別要注重運用信息技術,讓情境教學更加直觀生動,幫助學生掌握數學學習的方法。在深化初中數學教育教學改革活動中,要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借助情境教學建構數學知識體系。
[關鍵詞] 初中數學;情境教學;數學教學
[作者簡介]宋佳佳(1983—? ? ),女,江西九江人,九江市鶴湖學校,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中學數學教學。
情境教學實際上是為學生提供數學學習的環境和充分的支持條件。學生能夠在這樣的氛圍和情境之下,建構數學知識體系,能夠通過掌握這些線索去分析實際的數學問題,掌握系統問題分析的思路和方法,提高綜合能力。所以,開展情境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方式。數學是圍繞著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而展開的。教師在構建情境及評估教學效果的時候,要圍繞學科自身的特點進行創新設計。
一、情境教學概況
(一)情境教學概述
情境教學是建構主義心理學派所提出來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方法強調,學生的學習是一種主動建構的過程,同時強調學生的學習要在社會文化生活當中真實地進行。有很多的知識和技能,人們通過面對面地進行傳授和反復練習才能逐漸地掌握。而情境教學法強調知識的實用性,無論是知識還是技能,如果脫離了實際的情境條件,不但學生理解起來有困難,而且喪失了這些知識和技能的價值。所以,建構主義推崇情境教學法,強調我們要給學生創造情境學習的條件,從而讓他們能夠更主動地建構知識,做到知識的順利遷移。
(二)情境教學與數學學科的結合可行性分析
在數學這門學科的教學活動中,由于知識本身的抽象性特點,容易給學生的學習帶來很大的阻礙。另外,學生經常會很疑惑,這些數學知識在生活中有什么價值,如果不是為了考試,我為什么要學習這些知識?所以,學生沒有真正認識到知識具有什么樣的用途,能夠發揮什么樣的作用,學生會覺得學這些知識是沒有用的,是沒有意義的,學生內在的動力不夠充足,直接導致學習效果下降。這也說明教師的教學方法需要調整。情境教學法恰好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讓學生能夠在情境中理解知識的用途,進而促進他們在現實生活中激活相關知識,從而順利地解決問題。
(三)情境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概況
為了提高學生在情境教學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一般會采用實物構建情境的方法。不過,教師對學情和知識體系研究得不夠充分,使得情境教學法在效果方面不夠突出。情境教學要想真正發揮積極的作用,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以往失敗的經歷也使得如今情境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不夠顯著。情境教學的實施在一時之間難以進行本質性的改變。所以,初中數學教師要進一步深入研究情境教學的具體構成,一方面追求良好的教學效果,另一方面要考核學生的學習態度和主動性情況。在情境教學法和初中數學結合的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問題。有的學校為了追求升學率,仍舊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而沒有重視新課程改革下情境教學應用于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作用。此外,情境教學的方式方法沒有與時俱進,導致情境教學的應用情況不容樂觀。這也是我們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持續努力予以糾正的問題。
二、加強初中數學情境教學的整體設計性
(一)從系統整體的角度進行教學設計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特別注重從系統整體的角度分析問題,并且進行教學的設計。教師在教學設計前要有清晰的框架感,讓學生能夠系統地認識和理解這些數學知識。教師可以從豐富學生的學習方法和素材入手,更多地發揮學生的主體建構性,著力讓他們從系統整體的角度整合知識,構建數學知識的框架。教師的情境教學設計,必然要從這些方面入手,為實現這些目標而做出更多的努力。
(二)注重學生的參與性設計
情境教學要真正能夠讓學生參與進來,學生對于一些問題可能有自己的想法,學生可能探索出其他的解決思路,這些都值得鼓勵。所以,為了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教師可以融入合作學習的方法。通過開展合作學習,學生可以和教師一起進行合作、溝通和協調。讓學生和教師在對問題的關注、分析和解決的過程中突破原有的限制,在知識點之間建立起更加豐富的聯系,提升學生學習的總體效果。
(三)提供清晰的學科知識框架
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要為學生構建清晰的數學學科知識框架,讓學生運用這些框架去分析情境,進而解決問題。很多時候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之所以沒有任何的頭緒,是因為他們頭腦中學過的知識和積累的經驗是碎片化的。教師要注重為學生傳授系統化的知識體系。這樣的知識是相互聯系的,在真實情景中更容易被激活。
三、運用多種方法創設初中數學的教學情境
(一)創設實踐活動情境
對于真實的情境學生的代入感會更強,他們對問題的思考也會更加全面和透徹。數學知識形成的過程實際上是學生觀察、分析、探討、推理驗證的過程,任何知識的傳授都不如學生通過實踐參與理解得深刻,特別是對于數學這一門邏輯性、抽象性較強的學科,僅僅依靠教師的講解,學生是很難深入地理解和內化的,學生總是在這樣的模式下,會感到更多的壓力,逐漸喪失信心。所以,教師要注重在情境教學中引入實際的活動和案例,讓學生進行自主的探究,提供合適的方法和啟發引導,幫助學生更快地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也讓他們把知識運用得更加熟練。
(二)結合多種方法創設情境
在初中數學情境教學中,教師的情境構建要注意傳授一些思想方法,特別是在思維方法的應用方面要多給學生一些啟發和訓練。提供的素材,可以讓學生進行對比,讓他們產生一些聯想,這些都可以讓學生打破原有的思維框架,提高他們對數學問題的整體認識水平。
知識的對比、類比、聯系實際上是學生思維發展的一個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展開對比、類比、聯系,改變知識單一傳授的局限性,發散學生思維,以學生為中心展開教學,層層遞進、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地幫助學生剖析知識點間的內在聯系,把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
(三)用問題創設情境
問題的重要性不容忽視,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因此,創設問題教學情境是融合情境創設與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策略之一。問題可以發揮很多的作用,而教師只有善于設計和應用問題,才能讓學生在情境教學的問題引導下學會更多的本領。教師可通過創設問題教學情境來有效激發學生對課堂學習的好奇心,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幫助學生在解決問題的環節中掌握數學知識與技能,提高學習效率。
總之,教師要積極地引入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要尊重學生內在的學習主動性,創設合作學習、互動學習的情境,讓學生在模擬現實生活的情境下學習數學,從而進一步整合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讓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得到有效的鍛煉。情境教學也需要教師尊重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了解學生在學習上現有的成績和認知策略的應用情況,從而使情境教學更加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讓情境教學的有效性充分地發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