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蒙良
摘要:在中學學校中開設的體育課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在體育課堂中,在教師的指導下掌握身體素質、體育技能方面的基本技術,從而有效地實現既定的體育教學目標。為了提升教學效果,我國教育部門也頒布了體育課堂的相關教學目標,為中學學校體育教學提供指導。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體育教師圍繞“通過體育課堂教學,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這一主題,通過改進教學結構、教學方式等方法不斷提升體育課堂效率,然而也存在部分中學體育教師誤解了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含義,導致在體育課堂中存在模式化教條化的現象。
關鍵詞:中學體育;教學效果;問題與對策
一、中學體育教學課堂在有效性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體育教學目標片面追求體育達標和體質監測
當前為了提升我國中學學校對于體育課堂的重視程度,開啟了體育中考模式,即:將體育成績納入到中學生中考評價中去,影響中學生的升學考試。盡管這一做法的出發點是好的,希望提升體育課堂在中學課堂中的重要性,使教師和學生都能夠提升對于體育課堂的重視程度,但這樣的方式讓部分學校體育課堂開始出現為體質監測而教、為體育達標而學的現象,而忽視了體育課堂對于提升學生身心健康的作用,而這樣的方式無疑大大降低了體育課堂原本的效果。
(二)把體育教材的內容等同于體育教學的內容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教授學生課本上所講述的體育知識是必要的,能夠幫助學生提升對于體育運動技巧、體育運動規則的了解,但是一味地只講述書本體育知識并不符合體育課程的要求。體育課程是人際交往頻繁,教學目標多元化的學科,只教授學生課本內容,難以達到體育教學的要求,忽視了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人的主觀能動性,忽視了將生活中的體育現象、體育活動與體育課堂相結合,增強體育課堂的趣味性。
(三)體育教學形式與方法背離
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是指學生通過體育課堂教學后,在身體健康、 體育技能、心理健康、人際交往等方面獲得全面的進步,然而當前部分教師只關注學生的身體健康,重視體育教學對于提升體育技能以及提升身體素質的作用,而忽視了體育在提升學生心理健康以及人際交往能力方面的作用,而這導致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只重視課堂形式,而忽視了課堂教學方法,這導致我國中學體育課堂并未能夠真正激發學生對于體育運動的熱情與喜愛,體育課堂的教學效果較差。
(四)體育教學中預設與生成脫節
在體育課堂中過分按照預設開展課程或是過分生成都是常見的問題。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合理設計課程的計劃和規劃,使課堂課程設置更加合理,而在上課的過程中則需要根據學生的上課狀態對預設課程計劃進行調整,使課堂更加精彩和生動,達到提升體育課堂上課效率的目的,然而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過分強調體育課程預設,所有的課程內容都嚴格按照預設來開展,這導致體育教學課堂內容過于沉悶,難以提升學生上課的積極性,還有部分教師則過分強調課堂生成,導致課堂過于沉悶,這同樣也是不利于體育課堂效果提升的。
二、提升中學體育教學課堂有效性的方式
(一)讓體育教學目標促進學生主體發展
當前在中學體育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在課程安排的過程中,講授體育運動技巧、知識和戰術的比重過大,而這些體育知識通常較為枯燥,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在部分學生群體中出現了喜歡進行體育運動,而并不喜歡體育課堂的現象,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一方面,體育教師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在體育課堂中增加學生體育運動的時間占比,另一方面,在教授必要的運動技巧和知識的過程中,體育教師需要盡量將相關知識與技巧與生活實際或者運動實踐結合起來,增強相關體育知識講授的趣味性和生動性,從而提升體育課堂的教學效果。
(二)把生活引進體育課堂教學
在傳統的體育課堂中,教師在講授體育運動技巧和技能的過程中,往往與生活實際割裂開來,這導致學生所學習的體育運動技巧僅僅能夠在課堂中使用,而在課后則沒有太多的機會使用,這種脫離生活實際的課堂講授方式,一方面不利于活躍課堂環境的形成,另一方面,由于脫離生活實際,可能學生對于相關體育技巧及知識理解并不深刻,在進行相關練習時,僅僅是機械式的訓練。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應該將中學體育課堂與生活實際相結合,讓學生感受 到體育無處不在,運動無 比精彩,并引導學生在體育課堂中,以及課后積極主動地進行體育鍛煉,增強體魄、鍛煉意志。
(三)使主動參與成為體育教學活動的本質
隨著體育教學理念的轉變,部分體育教師開始接受和應用自主性體育課堂方式,增強學生在體育課堂中的自主性,然而在這一方式的應用過程中,部分教師走向了另一個極端,由于缺乏及時必要的引導,給予學生過分的自由,導致體育課堂進入無序狀態,而這一做法也不利體育課堂效率的提升,為了改變這一狀態,教師需要充分認識到新的教育理念的應用是為了提升體育課堂的效率,激發學生的上課熱情,因此教師在體育課堂中,要走出體育教學活動的誤區,通過建立輕松的上課氛圍,而不是無序化的體育課堂來提升學生的課堂積極性。
(四)讓體育教學在預設與生成中充滿活力
在預測體育課堂的過程中,首先教師需要根據過去一段時間內學生上課的狀態來對課堂進行合理預設,通過在課程細節上的設計,讓課程變得更加有趣來提升課堂整體的趣味性,除此之外將課堂的上課環節和流程進行充分規劃,合理安排體育課程時間,同時教師也需要考慮到課堂中可能出現的各種狀況,提前預設應對方案,而在課堂上課的過程中,當教師發現學生的積極性不強時,需要快速分析學生積極性不強的原因,并對課程預設進行適當的調整。
三、總結
總而言之,中學開設體育課堂的目的是為了使學生能夠保持身心健康,并在課程的過程中強化人際交往能力,為此教師需要圍繞這一目的,從授課方式、課程設置等角度來充分設計和調整現有體育課堂,從而提升體育課堂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尚力沛,程傳銀,趙富學,董鵬. 基于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體育課堂轉向與教學轉變[J]. 體育學刊,2018,25(02):68-75.
[2]素梅. 體育課堂教學問題多元層次分析及整體改進策略[J]. 體育學刊,2018,25(06):101-104.
[3]張鴻. 體育課堂教學的現象學檢視[J]. 體育學刊,2015,22(06):8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