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巧
摘要:在新課改和素質(zhì)教育進程的不斷深化的前提下,我國各個階段的教育教學過程中都遇到了很大的挑戰(zhàn)。在初中階段的學科學習中,英語閱讀教學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新教育理念下,各種新型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層出不窮,經(jīng)過不斷的篩選對比,支架式教學法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教學優(yōu)勢脫穎而出,對于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本文以支架式教學方法的特點為切入點,就如何通過支架式教學提高初中英語閱讀的教學效果進行了深入的探究分析。
關(guān)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支架式教學;特點與策略
初中階段的英語學習中,英語閱讀是非常關(guān)鍵的學習內(nèi)容,教師在不斷更新自身教學理念的前提下,根據(jù)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通過支架式模式強化學生理解、學習等方面的能力,在明確的教學目標的指引下,結(jié)合多元化的支架式教學形式,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綜合能力。
一、支架式教學方法的特點分析
首先,互動性特點,支架式教學在實際運用過程中對于師生之間互動頻率的要求非常高,同時整個的學習氛圍變得更加輕松有趣,教師與學生在同一思維高度上一起進步,教師要清晰自身在支架式教學模式中的支架作用,并引導學生認知到自身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其次,支架式教學具有暫時性特點,在教學目標的引導下,教師會結(jié)合教材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更為豐富的學習環(huán)境,促進學生對于英語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在學生不斷扎實自身英語基礎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視實際情況逐漸的降低學習支架對學生的影響和支配。第三,支架式教學更具有多樣性,教師在結(jié)合教材進行教學支架的構(gòu)建時,要從學生階段性發(fā)展的心理特征入手,充分發(fā)揮支架式學習的多樣性,以單一知識點為基點,不斷融合鏈接其他的知識點,促進學生學習支架的完整性。
二、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支架式教學的具體應用策略
(一)支架模式融合下,營造自主探究空間
支架式教學模式在實際運用過程中,將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地位發(fā)揮的淋漓盡致,教師在過程中要明確自身的引導性作用,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在引導學生在支架式學習中進行自主探索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從深化學生對于教材知識理解程度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對于課堂學習的主觀意識,促進學生在未來的學習過程中取得更大的進步。例如在學習《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結(jié)合中國古代寓言故事“愚公移山”來為學生搭建自主學習的問題式支架:Why did the old man want to move the mountains? And what was the result? 指導學生在問題解決的閱讀目的中完成教材文本的學習,并在自主探索總結(jié)的過程中,不斷結(jié)合自身知識儲備,在完成問題回答的同時,強化自身自主學習能力,并讓學生形成跨學科學習的意識,為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升提供幫助。
(二)支架模式拓展下,引導學生協(xié)同合作
支架式教學,顧明思義,就是在多人合作的基礎上搭建出平衡的學習結(jié)構(gòu)形態(tài)。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支架式學習需要每個學生都要承擔起自己的角色任務,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交流互動,在教師的輔助下,刷新對于教材知識的固有認知,不僅能夠高效的完成課堂教學目標,更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團結(jié)合作意識。比如在學習《What’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實際水平出發(fā),綜合班級學生的性格、特長、人際交往等各方面的情況,將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然后為學生布置學習任務: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 鼓勵學生將問題的解決跳出教材文本的限制,結(jié)合更為豐富的網(wǎng)絡教學資源,將學習視野進行擴大,小組每個成員都要完成相應的目標任務,在合理的人員分配下,從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所在的位置、生態(tài)環(huán)境、開發(fā)程度、人類活動軌跡等各個角度入手,在理解教材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拓展延伸,學生在自主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團隊合作的優(yōu)勢,不斷強化自身合作意識。
(三)支架情境搭建下,深化學生自我效能
任何學科的閱讀過程都與情境密不可分,教材中很多文章的情境是固定的,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從學生的學習興趣點出發(fā),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shù)為學生營造出更為精彩豐富的學習情境支架,讓學生在“溫故而知新”的知識鏈接中完成自身思維架構(gòu)的升級,提升個人閱讀能力,在不斷活躍的閱讀思維下,積極地投入到更為廣闊的英語閱讀天地中。例如在學習《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結(jié)合自身實際經(jīng)驗和豐富的網(wǎng)絡資源為學生營造出立體的博物館背景,結(jié)合上冊學過的Where do you go on vacation?和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等文章,讓學生在放松的心態(tài)下展開想象,假設自己身處于文章主人公的角色設定中,自己會做出怎樣的回答呢?讓學生在身臨其境中帶著好奇的心理進行文章的閱讀與理解,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好的掌握教材知識,同時能夠讓學生在多重感官的刺激下快速的調(diào)整好自身學習狀態(tài),優(yōu)化學習體驗。
(四)支架教育內(nèi)化中,依托評價加深印象
任何學科的評價形式對于教學效果的影響都是非常明顯的,教師在進行初中英語閱讀支架式教學時,要有意識的將過程性評價、終結(jié)性評價和學生多形式評價等方式進行結(jié)合,從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和過程入手,進行客觀、科學的指導和評價,樹立學生的學習自信心,為學生指明學習進步的方向。例如在學習了《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利用事先整理設計的mind-map引導學生在清晰的脈絡指引下,脫離課本,將課堂學習內(nèi)容進行系統(tǒng)的回憶,在不斷強化學生記憶的前提下,更能夠直接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成果,在隨堂檢測中,教師可以將評價細化,從各個角度展開對學生的全面評價。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從自身出發(fā),結(jié)合自己的學習感受對教學過程進行評價,從主體感受和引導方向兩個角度出發(fā),全面提升支架式教學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結(jié)語
初中階段的學生在思想和人格方面的獨立性特點已經(jīng)初步形成,對于學習的態(tài)度更是隨心,教師在精準把握支架式教學模式內(nèi)涵和精髓的基礎上,將英語閱讀教學過程拆解細分,從各個角度選取合適的結(jié)合點,在發(fā)揮學生學習主體地位和尊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下,以教材為設計出發(fā)點,不斷創(chuàng)設出多元化的支架形式,將支架式教學與英語閱讀學習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深度融合,不斷的強化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并在過程中領悟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引導學生有意識的強化自身效能,加深知識的印象,促進學生在英語閱讀學習中的全面進步。
參考文獻
[1]李紅.支架式方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中學生英語,2020(46):31.
[2]劉傳英.芻議支架式教學在初中英語閱讀中的運用[J].好家長,2020(68):63-64.
[3]楊敏.支架式教學在初中英語閱讀中的運用[J].山西教育(教學),2021(06):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