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菊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素質教育理念逐漸深入人心,文言文教學作為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文言文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及學生的成長需求,而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新的思維方式,可以鍛煉學生的編輯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增強記憶效果,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發展能力。因此,本文基于思維導圖應用于文言文教學所面臨的的問題,闡述了思維導圖的具體應用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思維導圖;文言文教學;應用策略
引言
在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可以提高文言文教學的效率,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因此,教師應當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學習規律,根據思維導圖的特點對文言文教學模式進行大膽創新和優化。對思維導圖在初中文言文授課中存在的不足進行反思,根據不同文言文類型,選擇適當的思維導圖應用時機,以提高思維導圖的應用效果。
一、思維導圖的概念
思維導圖就是一種集圖形與文字于一體,開發你的思維潛力、提高思維能力的簡單高效的工具。思維導圖是一種新的思維模式。它結合了全腦的概念,包括左腦的邏輯、順序、條例、文字、數字,以及右腦的圖像、想像、顏色、空間、整體等。透過思維導圖,我們不但可以增強思維能力,提升注意力與記憶力,更重要的是,能夠啟發我們的聯想力與創造力。
二、思維導圖應用于文言文教學所面臨的的問題
(一)教師對思維導圖缺乏重視
當前許多初中語文教師受到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在教育過程中只強調效率而忽略了教學質量,沒有意識到思維導圖的重要性,沒有基于思維導圖梳理知識點,導致學生知識體系架構無法得到有效完善。實際上,思維導圖在幫助學生了解文章行文思路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師對思維導圖缺乏重視的情況下,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工作效率也受到一定的影響,學生無法借助思維導圖形成完善的知識體系。
(二)教師對思維導圖的運用方式單一
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越來越多教師開始嘗試在初中文言文新授課中運用思維導圖,但是由于對思維導圖的認知不夠深刻,思維導圖的運用方式較為單一,導致實際教學效果為了滿足預期要求。許多教師忽略了學生在初中文言文課堂中的主體作用,缺乏有效互動,限制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教師只是將思維導圖作為一項教學內容來展開,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學生的參與度較低,教師直接向學生展示思維導圖的成品,卻忽略了與學生之間的共同思考,導致學生對思維導圖缺乏深入的研究。
三、思維導圖應用于文言文教學的策略
(一)運用思維導圖開展課前預習
課前預習是初中文言文教學的重要一環,在為學生講解新的知識之前,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具體表現布置預習任務,鼓勵學生嘗試自主繪制思維導圖,從不同角度提前了解課文內容,在預習過程中,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對文言文做出初步的印象。他們自己總結并整理出三幅思維圖:理性的文言文句詞,無法肯定意思的文言文句詞以及完全不明其意的文言文句詞。在課堂上,梳理自己的世界,鞏固基礎,關注不確定和完全未知,解決問題。同時,為了提高學生對古典漢語的印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顏色融入到思維導圖中,使學生在預覽過程中通過使用色彩導圖加深對古典漢語的印象。
(二)利用思維導圖強化課堂學習
在課堂上,學生可以根據老師的教學,重新完善自己的思維導圖。同時,學生可以利用思維導圖來學習和區分課堂上的主次點。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學生還應學會運用思維導圖進行總結。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課堂上靈活運用零散的思維導圖,不斷補充詞句知識,加深學生對詞句的理解。或者教師可以提前補充學生,并充分告知他們文章中某些特殊詞匯的含義,使學生能夠完成記憶,將特殊詞匯轉化為思維圖中的主題,然后發散思維,積累詞匯的含義,幫助學生以后學文言文更順利。教師還可以提前讓學生好做筆記,借助文字記錄創造一個思維導圖,部分學生可以使用圖形文字共同繪制的思維導圖模式,或是使用文字記錄關鍵詞,將其含義應用圖形記錄。在日后翻閱筆記復習的時候,學生不僅可以再次回憶知識點,也能夠加深記憶。同時,這種圖文式思維導圖能夠鍛煉學生的想象力,更為靈活。
(三)利用思維導圖鞏固文言文基礎
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己做一個有關于文言文的思維導圖,文言文基礎知識是中心主題,第一分支是文章虛詞,古代文化常識,古今釋義,文言句式的結構。這些第一分支都可以變成第二個中心主題,進行發散,比如古今釋義可以延伸到詞類活用,詞類活用又可以延伸到名詞活用,動詞活用,形容詞活用,數詞活用等等。學生自己畫好文言文基礎知識的思維導圖后,反復學習,長時間就會變成一種常識,學生的文言文基礎自然而然就得到了鞏固。而后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畫的文言文基礎知識導圖預習文言文,復習文言文,并且系統學習文言文,幫助學生全面找到文言文知識點。
(四)運用思維導圖優化教學模式
在正式授課之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自身預習時所繪制的思維導圖進行交流,并在特定的情境中進行深入的思考,從而明確課堂學習的重點。在幫助學生理清學習思路之后,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在課堂上聯合教材內容,進行簡單的思維導圖繪制,鼓勵學生憑借自身的力量解決問題,并體現在思維導圖中。正式授課環節,教師則應帶領學生對文本進行深入細致的品讀,讓學生能夠在閱讀的過程中進行思考,加深對文本的理解,讓學生進一步完善思維導圖。教師應當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將主動權交還給學生,鼓勵學生邊讀邊思考,結合文章的寫作背景以及主要的寫作思路,對內容進行進一步的探究。同時,教師還應組織合作探究活動,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互動和討論,圍繞思維導圖進行深層次的交流,讓學生能夠發揮自身的主體作用,不斷完善和優化思維導圖,幫助每位學生查缺補漏。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開展文言文教學時,學生通過思維導圖能夠更好地梳理知識,吸收知識,理解知識,加深學生的印象,幫助學生學習。同時,在文言文教學中積極地運用思維導圖,也能夠清楚地展現思維導圖的效果,鍛煉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其文言文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邵笑冬.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吉林教育,2018,(29):56.
[2]王彥巖.淺析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家庭教育,2019(17):103.
[3]劉平.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的應用初析[J].新課程(中),2019(11):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