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西風 何淑玲
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1.11.058
摘要:奶牛的泌乳量會影響奶牛飼養場的生產效益,但奶牛的泌乳量受到多個因素的影響,本文介紹了影響奶牛泌乳量的主要因素,同時就不同的原因給出了提高泌乳量的方法,希望能夠幫助廣大奶牛養殖戶、養殖場科學的提高泌乳量。
關鍵詞:奶牛;泌乳量;提高方法
1 影響奶牛泌乳量的主要因素
1.1 遺傳因素
奶牛品種的不同、個體差異都會導致泌乳量的不同,尤其是隨著專門化牛養殖的逐步推進,肉用牛、乳用牛、役用牛都有著不同的特性,乳用牛通常會選擇產乳量較高的品種[1],例如國外的優良品種荷斯坦奶牛、西門塔爾牛等,我國的奶牛如中國荷斯坦牛、娟珊牛等,這些奶牛的泌乳期比較長,產奶量也比較高,一個泌乳周期的平均產奶量可達3,500~8,000kg,產奶性能非常好的奶??蛇_到10,000kg以上。
但也并不是同一品種的奶牛產奶性能都一致,不同個體的產奶量也會有一定的差異,即便是在相同飼養條件、相同生長周期的情況下,體型較大、后軀發達的個體泌乳量更高,父本和母本的生產性能比較高時,奶牛的生產性能也會相對較好。
1.2 環境及飼養管理因素
環境因素也是影響奶牛泌乳量的一個較為重要的外界因素,當環境較為適宜時,奶牛的泌乳量也會比較高,但當飼養管理條件較差時,奶牛的泌乳性能也不能充分的發揮出來。奶牛產奶的最適宜溫度為6~16℃,當環境溫度過高或過低時,奶??赡軙霈F熱應激或冷應激反應,尤其是當牛舍內溫度高于30℃或低于-15℃時,泌乳量會大幅度減少。在飼養管理的過程中,環境衛生情況也會影響奶牛的泌乳活動,當牛舍內糞污清理不及時導致牛床泥濘時,奶牛會減少趴臥時間,影響反芻活動,飼料的利用率也會大大降低,奶牛沒有攝入到足量的營養,無法產出大量乳汁,影響生產性能。擠奶的技術以及頻率也會影響奶牛的產奶性能,當擠奶技術不成熟,對乳頭有比較強烈的牽拉時,會影響乳腺的功能,降低產乳性能,如果擠奶的頻率過高,也會過分壓榨乳腺,影響泌乳量。定期進行修蹄和刷拭牛體能夠使奶牛自由活動、促進血液循環,同時減少肢蹄和牛體上沾染污物,減少疾病的發生,在夏季進行牛體刷拭還能夠起到防暑降溫的作用,使奶牛在相對適宜的條件下活動,提高其生產性能。
在飼養方面,只有給奶牛提供充足、均衡的營養,才能保證牛只的健康,奶牛的體重和營養狀況都是影響泌乳量的重要因素,當奶牛出現微量元素缺乏時容易降低泌乳量。同時飼料的種類或比例突變容易造成消化不良或消化系統實質性病變,也會影響泌乳量??茖W的飲水能夠促進奶牛新陳代謝,調節體溫,盡快排出體內的廢物,促進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尤其是當飼料中的粗蛋白、粗纖維含量較高時,水的需求量也會增加,攝入水的溫度也會對奶牛的生產性能產生影響,所以不論是飼料還是飲水都應當科學供給。
1.3 個體因素
奶牛的泌乳量隨著年齡的不斷升高也會不斷變化,在成年前,由于奶牛的乳脈正在逐漸發育[2],此時泌乳量會隨著年齡的升高而升高,但當成年后乳脈的發育已經比較完全,乳脈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萎縮,所以在成年后泌乳量會逐年下降。且奶牛的泌乳量隨著胎次的不同也會有變化,一般3~5胎次的奶牛泌乳能力最強,一個泌乳周期的平均泌乳量最高,而后逐漸降低,而在同一個泌乳周期內,分娩前兩個月奶牛的乳房和乳腺功能都有一定程度的改變,泌乳量會下降,分娩后的泌乳量逐漸增高,至分娩后3個月左右后逐漸減少。奶牛比較合理的產犢間隔是一年一犢,也就是產奶10個月、干奶2個月的生產方式能夠更好的延長奶牛的使用年限,但如果配種過于頻繁或出現久配不孕,此時都會影響奶牛的泌乳功能,導致泌乳量的降低。
1.4 疾病因素
當奶牛生病后,機體的抵抗能力降低,免疫力減退,機體的各項機能也會受到影響,乳汁的分泌受到抑制,此時會表現出產奶量的降低,尤其是當奶?;加腥榉垦?、乳熱癥、奶牛酮病或消化系統疾病時,奶牛的泌乳量會顯著降低,乳成分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影響牛乳的品質。
2 提高方法
2.1 品種選育和培育
不同品種的牛之間泌乳性能相差較大,所以在進行奶牛飼養的過程中應當盡量選擇高產奶牛,同時要注重高產奶牛的培育工作,可以引進國內外的優良品種與本地的品種進行雜交,從而提高奶牛的生產性能,根據系譜和個體選育方法進行科學的選育選配,從而保障后代的生產性能。在選擇飼養個體時,應當挑選健康合格的奶牛作為后備奶牛,加強后備母牛的飼養管理,保障奶牛的生長發育,提高其泌乳性能。
2.2 科學飼養
營養水平是奶牛高產的物質基礎,在飼喂的過程中應當先給少量干草,后飼喂多汁飼料,最后再飼喂精飼料和干草[3],這樣的飼喂方式能夠很好地保證奶牛的營養攝入,不僅有適口性較好的多汁飼料,也有營養豐富的精飼料,再佐以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補充,能夠滿足奶牛的生長、生產需要。在飼料中添加適量的胡蘿卜素、尿素、脂肪、煙酸、氨基酸、魚粉等添加劑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奶牛的產奶性能。同時,甜高粱桿、葵花籽、棉籽餅、青菜、蘿卜、南瓜、甘薯、酒糟等也能一定程度上提升奶牛的產奶量。在飼喂方式上,要做到“定溫、定時、定量”的原則,重視犢牛和后備母牛的飼養管理,對可能留用的犢牛應盡早進行開食訓練,幫助其瘤胃的發育,在12月齡前進行分群飼養,注重草料和飼料的配合,保證營養的全面。懷孕奶牛在分娩前兩周要按照體重的1%進行精料補充,分娩后按3kg奶給1kg精料的量進行營養的補充,同時給予青貯、青飼料、糟類飼料以及塊根多汁飼料等,干草可以自由采食,保證每日攝入干草的量不少于4kg。圈舍內應當配制足夠的飲水設備,供給充足的干凈飲水,水源的溫度要適宜,不得過高或過低,更不能飼喂結冰的水,在炎熱的夏季由于奶牛的體表散熱加快,水分流失較大,此時應當增加水的供應量。
2.3 加強管理
定期修蹄和刷拭牛體。刷拭時應用毛刷,以頭、頸、前軀、腰身、后軀、四肢、蹄部的順序進行刷拭,可刷拭2~3次/d,在擠奶前進行,在炎熱的夏季,刷拭時可帶水,以起到降溫解暑的作用。12月齡后的奶牛應當有規律的進行乳房按摩,進行2~3次/d,5min/次,這樣一方面能夠促進乳腺的發展,另一方面讓奶牛適應養殖人員的操作,更好地適應擠奶過程。擠奶的次數應保持在3次/d,對于高產奶牛擠奶間隔時間應為6~8h,不能私自增加或減少擠奶次數,如果不按規律進行擠奶,容易擾亂正常的泌乳規律,影響產奶量。在妊娠后期或干奶期時,由于奶牛泌乳量較低,通常在15kg以下,此時可以視情況減少擠奶次數。擠奶前要用熱水進行乳房的擦洗,擦洗的毛巾不得多牛共用,熱水擦洗可以擴張血管,使乳區的血液循環加快,促進乳脂的合成,同時也能去除乳房上的污物,提高牛乳質量,減少雜質,降低乳房炎的發病率。
奶牛的最適產奶溫度為6~16℃,當溫度過高時,奶牛的散熱受到抑制,此時采食量會受到較大影響,養殖戶可以在運動場周圍植樹或使用遮陽棚,減少奶牛被太陽直射的時間,同時在牛舍中加設風扇或水床,使牛舍內的溫度保持在適宜的范圍內。當溫度過低時,也應當及時的進行保暖,過低的溫度會使奶牛體內的酶活性降低,乳汁成分改變,牛乳的營養價值變低。此外,溫度過低還容易造成奶牛疾病的發生,此時可以在牛床上加蓋干凈舒適的墊草,減少奶牛體溫的消耗,給牛群提供較為適宜的活動空間。
參考文獻:
[1] 王勃森,張芬芳.淺析規模場奶牛泌乳效率提升措施[J].中國乳業,2021(5):25-28.
[2] 賈亞紅,李素紅.提高奶牛泌乳量的方法[J].養殖與飼料,2019(2):20-21.
[3] 張雨.影響奶牛泌乳性能的原因分析及提高措施[J].現代畜牧科技,2020(4):38+43.
作者簡介:陳西風(1975.6— ),女,陜西藍田人,本科,副教授,主要從事高職畜牧獸醫專業教育教學和動物養殖技術研究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