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芳
摘要::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完成學業,這需要學生以良好的心理態度去對待。雖然這門課程里有添加關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但是針對性卻不夠強,為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更為系統,本文通過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研究:挖掘教材的心理健康內容,在教學課堂中進行知識內容指導,重視課堂教學環節,設計組織學習活動來進行心理健康滲透教育。
關鍵詞:小學語文;心理教育;策略研究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精神壓力也在逐漸增大,心理健康教育也隨之受到人們的廣泛需求和關注。小學語文不再只是進行知識傳遞的課程,同時也開始注重學生的各方面以及進行心理健康的教育,小學語文獨特的育人方向,注定了它的教學地位。為了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充分體現和展示關于心理健康的因素,筆者對教學模式進行了科學、系統的篩選,從而整理出以下幾個方面的教學內容。
一、挖掘教材心理健康教育,從而進行滲誘
情感是每一個健康人格重要的心理因素,在對學生的情感教育方面,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學會正確表達情感,從而可以做情緒、情感的主人,同時還要注意和理解他人的情緒,這也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指導的重點,在小學語文的課程里,對于情感的教育可以說是環繞在整個課本的字里行間。比如,《她是我的朋友》一文主要講述了朋友之間單純的友誼,《去年的樹》主要描寫了大自然之間的感情,《地震中的父與子》主要寫了一個孩子被一對父子情深的畫面感動了等。所以,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傳遞知識固然重要,但是讓學生由內而發、從心底里被感染熏陶,以達到潛移默化的滲透心理教育,并且教導學生摒棄一些不好的情緒,從而培養學生塑造一種良好的心態和人格,這才是始終需要踐行的終極目標。
二、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教導,從而進行滲透
俗話說得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要想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就要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教導,教師在反復研究、了解、實踐得出有效結論后,再向學生進行方法的傳遞和引導,這種系統的學習方法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自學能力,還可以使學生將這種方法靈活運用于學習中。學生只有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才能終身受益,成為國之棟梁,才能在社會生存。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只要讓學生熟悉掌握學習方法,還要求他們對影響自身學習的其他因素進行調節,尤其是心理健康方面,這對學習方法有非常大的影響。比如,在課文《觸摸春天》里,教師應該特別注重引導學生深入淺出了解文中的詞句,從而讓學生從中領悟其內涵,并且反復閱讀進行思考和體會,然后結合全文總結出方法,最后在感受中不斷增強和認識生命,進而達到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三、注重語文內容教學環節的引導,從而進行滲透
語文課堂中無論哪一種教學模式,都是由多個教學環節的方式組成的,且教學模式的順利完成離不開每個教學環節的成功,所以為了達到教學目的,突破難度,在教學中應該著重注意教學環節,并且將心理健康教育也滲透其中。比如在《觸摸春天》一文的教學中,教師應該設計布置關于“假如我是一名盲人”這樣的體驗活動,然后要求學生用布遮擋住眼睛,在教室周圍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盲人的生活方式,活動結束后再讓學生談論心得和感悟,從而間接地滲透熱愛生活、珍惜生命的觀點。再比如,教師在講授《懷念母親》這一課文內容時,讓學生換位思考,從而達到調節情緒情感的作用。還有在《老人與海鷗》一文中,讓學生反復研讀后進行討論、交流和領悟,體會文中老人與海鷗的深厚感情。
四、抓住教學內容的讀寫訓練,從而進行滲透
關于小學語文課本中讀寫訓練的內容是通過“重點知識內容以及學習方法還有價值觀”三個方面進行編撰的,然在課本中進行了部分潤色、瘦身,知識內容相對就比較少了,所以讀寫訓練就成為了體現語文課本內容的重中之重,而心理健康教育也在讀寫訓練中就此融入、貫徹。比如,在《再見了親人》一文中,教師應該帶領學生進行有情感的誦讀,通過富有感情的朗誦將中國人民的偉大情誼表露出來,從中領悟到人民的不易和愛國情懷。在寫作方面,學生的文章內容會直接反映其自身的情感和心理發展,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著重注意學生的心理發展情況,以便進行及時的指導和教育,這樣心理教育才會有顯著效果。比如在口語交際與寫作練習中,有些學生會將不好的事情以文章的方式表達出來,老師則可以以評語的方式,進行滲透心理教育,從而引導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比如,有學生的父母離婚了,他和母親、繼父一同生活,繼父對他不好,所以他的性格很是內向,教師可以多在他作業的評語上進行安慰和激勵,課后也盡量與該學生進行交談并鼓勵,過不了多久,學生的性格就會發生轉變,臉上的笑容也會越來越多。
五、結束語
語文是一門人文基礎學科,作為教育工作者,不能一味地單純傳授知識內容,還要特別注意學生的個人心理情況,所以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抓住所有的教育環節,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從而使得學生達到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楊圣舫.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滲透[J].才智,2019(34):77.
[2]宋潔.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試題與研究,2019(3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