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
摘要:現代學徒制的全面落實,一方面可以有效拓寬高職院校的授課地點,幫助學生更加全面且深入地掌握理論知識;另一方面則能夠為企業培養出更多優秀的高尖端人才,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累更多的實踐經驗。為此,本篇文章從現代學徒制的角度出發,通過分析高職課程思政教學體系的內涵,有針對性地列舉了幾點教學建議,以期能夠為諸位教育界同仁提供參考。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高職課程;思政教學
一、高職課程思政的內涵
現代學徒制所重視的是產教融合,因此務必要以校企合作模式作為教學基礎。通過促進企業與學校之間的高效合作,一方面可以為在校學生提供更多參與實踐活動的機會,另一方面也能夠讓企業提前積累優秀的青年員工。在現代學徒制背景下,對于高職院校師資團隊的專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標準,一方面要高效率完成基本的知識傳授與技能教學任務;另一方面還要順應企業的用人要求來增強學生的專業技能,讓他們能夠更好地適應即將到來的角色轉換。不難看出,在現代學徒制的影響下,高職院校的教學模式也需要做出適當調整,進一步突出以生為本的教學原則,打破傳統教學理念所帶來的桎梏。而思政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與職業素養,幫助他們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念,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育者所設置的教學活動中。為此,通過促進兩者之間的高效融合,將在無形當中推動現代學徒制在高職院校中的蓬勃發展,使得教育效率和教育質量得以同步提高。
二、現代學徒制下高職院校課程思政教學體系的構建措施
(一)構建良好的校園氛圍
對于學生而言,與其為他們安排十分密集的教學活動,不如提前營造出良好的教學環境。由于學生絕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在校園中度過,因此高職院校的課程思政教學不應當只是局限于常規課堂,而是要將其逐步滲透到各個教學環節中。首先,教育者要深入到學生身邊,了解他們日常學習需求,并對高職學生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難進行了解,在此基礎之上來豐富思政教育資源,保證教學效果的合理性與可行性。尤其是在現代學徒制背景下,校方需要主動承擔起引導和組織作用,幫助教育者共同設計不同主題的協同式育人活動,通過整合以往的思政教育經驗,使得在校師生都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共同打造出符合現代學徒制教學需求的三位一體化育人機制。最后,校方還要重新審視原有教學制度模式中所存在的問題,從細節入手來細化有關于協同式育人機制的管理方案,讓教育者可以在教學實踐中有章可循,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高高職學生的思想品德與道德水準。
(二)完善教學內容,豐富教育資源
隨著現代學徒制在高職院校中的深入應用,課程思政體系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也需要做出創新,并將素質教育貫穿于人才培養的各個階段中。首先,需要遵循以生為本的教學原則來完善教學內容,通過多種渠道和多種手段來創新教學方法。教育者應深入到學生身邊來了解他們的學習需求,并根據各專業的教學目標來幫助學生樹立起符合新時代發展需求的文化價值觀。與此同時,還要通過系統化的實踐教學活動來增強學生的團隊意識,并將思政課程中所學習到的理論知識融入日常的生活之中。其次,在各專業的通識類課程中,教育者還要逐步完善有關于人文素養和文化課程的教學內容,將心理教育、政策教育、理想教育、職業教育以及情感教育等諸多內容融入其中,并通過這一渠道來了解當代高職學生群體的思想動態,認真分析他們是否存在心理健康問題。最后,需要重點突出思政教育課程的實踐性內容,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來打造出思政教育改革平臺。在黨組織的引導之下,將有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注入到思政課程體系內,采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念,在學校內部形成濃厚的思政學習氛圍。
(三)以生為本,創新教學模式
為了能夠打造出更加符合高職院校辦學宗旨的現代學徒制教育體系,教育部門在最近幾年來也同步發出了一系列的教育文件。高職院校需要進一步強化社區、企業以及社會之間的內在關聯,遵循以生為本的教學原則來創建校企合作平臺。而思政教育則要以各專業學生的職業選擇作為主導方向,認真分析現代企業的實際用人需求,并將當代社會的前景規劃和學生的職業規劃緊密結合到一起,以此為著力點來逐步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幫助他們積累更多的實踐經驗。在這一環節中,教育者還要從平等和尊重的角度入手,與學生展開深入溝通,讓他們明確自己未來的發展就業方向,同學生共同努力,將思政課程所學習到的理論知識轉變為實踐性教學項目。例如,教育者可以將“概論”課程中有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論知識轉變為企業改革的現實意義,并讓學生以此為主題,利用互聯網技術展開調研活動。
(四)構建多元化評價體系,增強教學實效
很顯然,傳統思政課程的教學評價體系無法滿足現代學徒制下的新型教學模式。為此,教育者則必須要整合教學經驗來逐步創新多元化評價體系,以此來增強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實效性。教育者一定要堅持初心,堅決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避免讓思政教育陷入形式化和虛無化的狀態。首先,在構建多元化評價體系之前,教育者應提前設置明確的政治方向。確保每一位學生都可以跟隨教育者的腳步來把握意識形態。其次,要考慮將思政課程與專業課程緊密結合到一起,精心安排各類教學活動,采用由點入面的方式來逐步覆蓋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第三,需要對各個階段的教學過程和教學結果展開階段性考核。其中,在對教學過程進行評價時,教育者要認真判斷學生是否具備正確的價值觀念和人生觀念,同時還要考量他們的思政素質水平和政治站位。在此基礎之上來逐步強化學生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而在對教學結果展開評價時,教育者則必須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堅決杜絕形式主義和功利主義的出現。不僅要完成基本的教師評價,同時還要通過學生自評和小組互評等方式來保證評價結果的客觀性。
(五)打造專業化的師資團隊
在現代學徒制下,如果想要確保高職思政課程的教學質量,則必須要組建出一支專業的師資團隊。在實施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過程中,院方需要為思政教育者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鼓勵他們利用課余時間,朝向雙師型教師的方向所發展。同時還要為思政教育者提供系統化的心理咨詢和就業輔導,讓他們在完成基本教學任務的同時,盡可能多的考取相關職業證書。其次,校方還要專門建立輔導員隊伍,深入到思政教育者身邊,為他們提供系統化的培訓。將當前最新的學生管理方法和教育理念及時告知給思政教育者,通過此種方式來促進思政教育完成轉型任務。最后,還要從校企合作的角度出發,為師資隊伍注入新鮮血液。在企業環境中,師傅帶徒弟是一種十分高效且常見的人才培育模式,高職院校也可以將企業中的優秀工程師和技術人員聘請到學校內,將自己的工作經驗傳授給教育者,以此來滿足現代學徒制模式下思政課程的教學改革需求。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現代學徒制的教育背景下,高職院校的思政課程體系也需要遵循產教融合的發展需求來逐步創新教學方法。校方不僅要進一步突出“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同時也要為思政教育者和學生提供更多參與實踐活動的機會,盡可能多的為現代企業培養和輸送優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平靜,徐飛躍,王鋼.現代學徒制視域下的高職院校“三課堂”課程思政協同式育人機制[J].教育與職業,2019(11):88-93.
[2]楊雪琴.對高職院校“課程思政”改革路徑的若干思考[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9(2):41-43.
[3]王石,田洪芳.高職“課程思政”建設探索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8(14):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