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導學案不僅是一種教學的方案,更是一種教學的形式,能夠給初中物理創造更大的價值,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深化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促進其物理素養的發展。初中物理教師要挖掘導學案的內涵和精髓,運用導學案簡化學習難度,幫助學生全身心地投入物理課堂,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本文筆者首先分析導學案在物理教學中的作用,再闡述導學案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旨在為初中物理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物理;導學案;高效課堂;教學方式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34-004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4.020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初中物理教學迎來了發展的機遇,越來越多的教師采用導學案輔助教學,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導學案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是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路線圖。導學案包含了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流程等知識,有利于發散學生的邏輯思維,使其形成系統化的物理學習框架,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探究力,為打造高效物理課堂奠定基礎。但是,導學案在實施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如教師對導學案的理解不透徹,應用的時候存在片面性和盲目性,容易給學生造成學習的困擾,從而給學生增加負擔。因此,初中物理教師必須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制定符合身心發展的導學案,發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導學案成為學生學習的得力助手,更好地實現物理教學目標。
一、導學案在物理教學中的作用
(一)導學案改變教師獨占課堂的格局
以前,教師在課堂上掌握著主動權,而學生只能是被動地學習知識,教師要求學生怎樣做,學生就要怎么做,導致學生對物理學習感到厭煩,失去學習的信心。而導學案打破了這種現象,教師不再獨占課堂,學生可以按照導學案的內容進行自主學習,有了更大的學習空間,而且學習質量也增強了。教師和學生都有了清晰、具體的目標,整個課堂教學流程變得更加緊湊和高效,師生在討論、交流中優化了關系,物理知識的運用也更加靈活,物理課堂煥發出生機與活力。
(二)導學案促進中學生個性化學習
一直以來,初中物理教學都是采用大班額授課制,教師實施“滿堂灌”的方式,沒有照顧到不同水平學生的感受,物理教學經常忽視學困生,造成嚴重的兩極分化,因材施教成為空話。利用導學案可以有效地引導學生進行預習,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去完成不同的導學案內容,實現對自我的挑戰,逐步提升物理學習水平。初中物理教師要給學生做出指導和糾正,尤其是對于教學重點和難點,應巧妙地設置問題情境,鼓勵學生進行個性化思考,最終達到教學目標。
(三)導學案使教師指導更具針對性
教師對學生的指導效果是千差萬別的,有的教師關注課前預習方法的指導,有的教師關注課堂練習題的講解,還有的教師關注物理實驗過程的效果。在實施導學案以后,教師嚴格按照課前預習案、課中學習案、課后復習案等三個方面開展教學,能夠清晰地掌握學生學會了哪些知識,沒有學會哪些知識,存在什么樣的問題,使教師的指導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而且初中物理教師要學會平衡課前、課堂、課后的指導時間和方式,加深學生對物理學科的認識,促進全體學生的共同進步。
二、導學案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課前利用導學案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課前預習是學習物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過預習能夠讓學生正確地掌握物理知識的重難點,提高學習的針對性和目的性,不斷增強學生的科學素養。利用導學案進行課前預習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幫助學生樹立自主學習意識,拓寬學生的物理知識面,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初中物理教師要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秉承“以學生為本”的教育原則,提高對導學案的利用率,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減輕課業負擔。在教學新知識以前,教師可以給學生發放導學案,并在導學案中清楚地呈現知識的脈絡、預習的重點等,讓每一個學生都找到預習的方向。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遇到難題要及時標記出來,拿到課堂上向教師請教。這能夠節省很多課堂時間,增強學生在課堂上的聽課效率,實現物理教學的精細化和系統化。導學案在物理實驗中的應用更具有優勢,它能夠幫助學生直觀地了解物理實驗的操作流程以及注意事項,也能夠引導學生去查閱資料或者合作交流,觀看實驗的演示視頻,為順利完成實驗做好鋪墊。
(二)課中利用導學案創設課堂教學情境
物理學習的樂趣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去挖掘,將學生帶入全新的學習環境中,讓學生產生持續學習的動力和信心,促進初中物理教學向縱深發展。初中物理教師可以在導學案中創設課堂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學到更多的物理知識和技能。在課堂導入的時候可以創設課堂情境,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與教學內容相關的音視頻資料,從視覺和聽覺上刺激學生的多重感官,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以前學生在剛剛接觸新知識的時候難免會感到困惑和不解,如今學生都沉浸在課堂情境中,能夠順利地做到新舊知識的銜接,由淺入深地學習物理知識。在遇到教學難點時,教師可以設計相關的課堂情境,引導學生參與表演,將物理問題用輕松幽默的方式表達出來。學生在表演過程中加深了對知識點的掌握,也感受到物理知識的博大精深。表演過后,學生再看導學案,就會發現所學知識變得簡單了,對整堂物理課所學的知識都進行了深刻的記憶。在學生做練習的時候可以設計教學情境,將練習題轉化為游戲,學生一邊做游戲一邊學習物理,這要比傳統的練習方式更加有效。學生應將練習中出現的錯題記錄到錯題本上,定期翻看錯題,讓物理學習效率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習效率。
(三)課后利用導學案鞏固實際操作能力
學習物理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生不僅要在課堂上認真聽講,還要在課后仔細復習,這樣才能夠學到專業性的物理知識,發展物理綜合能力。初中物理教師要善于運用導學案指導學生課后復習,幫助學生梳理物理知識,更長久地記憶所學內容,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教師要求學生拿出課堂上用到的導學案,再按照導學案的內容快速地查看一遍物理教材,做好查缺補漏,遇到問題及時向教師提問,消除學生的困擾。有些小的知識點很容易被學生遺忘,必須要確保優等生有拔高的空間,中等生有上升的機會,學困生有進步的條件。只有學生對物理感興趣,他們才會全身心地投入進去。其次,讓每一個學生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自己制作一份個性化的導學案,學生之間互相分享導學案,這樣就實現了知識的互補,教師對學生制作的導學案作出評價,讓學生找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有目的地進行改進。最后,教師為學生開發一系列與生活相關的物理實驗內容,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去解決生活問題。這樣的實驗內容充滿生活氣息,得到了學生的支持和配合,讓枯燥的物理復習過程變得生動有趣。
(四)利用教學資源提高學生主觀能動性
在信息化時代,初中物理教師要善于利用多種有效的教學資源,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使學生形成終身學習意識。傳統的教學方式弊端凸顯,降低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甚至有的學生會厭煩物理。所以,教師要運用信息技術渲染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將學生被動學習的模式變成主動學習的模式,為學生的發展搭建平臺。課前將導學案等預習內容上傳到學習平臺上,學生自行下載學習,還可以通過班級群進行及時的溝通和反饋,提高學生的預習效果。課堂上,教師將導學案展示在大屏幕上,還制作了內容豐富的教學課件,滿足了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渴求。這種新穎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更加活躍,思維得到拓展,能力得到提升。初中物理教師還可以運用電子白板輔助教學,鼓勵學生自主操作電子白板,嘗試各種功能,以便把物理知識更好地呈現給學生,學生感受到科技的力量,學習動力更足,物理課堂高潮不斷。在研究物理難點的時候,教師將學生分成學習小組,讓小組成員討論和互動,發揮集體的智慧,找到解決物理難題的策略。再組織小組間的探討,形成創新觀點,深入地研究物理的內涵。教師做出總結,給學生指出討論中的收獲,增強學生的科學素質。
(五)利用導學案應注重教師的課堂定位
導學案的使用讓初中物理教學更加高效,但是在使用過程中需要注重教師的定位,在實際教學中經常出現教師課堂定位錯誤的現象,導致師生關系不和諧,影響教學效果。初中物理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不能因為實施導學案就成為課堂的旁觀者,必須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根據教學實際靈活選擇教學方案,力爭達到最佳的教學目標。在學生學習導學案的時候,教師也要參與其中,與學生一起分析物理現象,研究物理原理,一方面拉近師生之間的感情,便于因材施教,另一方面也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學習觀念和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在評價學生學習效果的時候,初中物理教師應該從多個角度進行評價,而不是只關注學生的物理成績,還要考慮物理學習的過程、物理實驗能力、物理綜合素養等等,這樣才能夠確保學生獲得全面發展。學生也要參與到課堂評價當中來,由學生談談自己學習物理的體會,也可以對教師提出合理化建議,促進物理課堂的發展。教師還要加強學法傳授,多一些引導和點撥,少一些講解和分析,改變牽著學生鼻子走的現象,使學生擁有主動權和發言權,為深入推進素質教育助力。
三、結語
總而言之,充分發揮導學案的作用是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讓學生學到該學的知識,懂得該懂的技能,培養學生良好的物理認知能力。作為初中物理教師,我們應該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通過導學案引導學生展開聯想,形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我們還要發揮資源優勢,營造輕松的物理課堂氛圍,使學生從內心中認識到物理的趣味性和重要性,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參考文獻:
[1]林海英.在初中物理教學導學案中的應用研究[J].文理導航,2017(1).
[2]顏學成.芻議導學案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導學,2015(5).
[3]姜勇.淺談導學案在構建初中物理高效課堂上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7(14).
[4]李就喜.導學案構建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探索[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9(12).
[責任編輯 杜建立]
作者簡介:王輝(1989.5— ),女,漢族,陜西澄城人,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物理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