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剛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進行,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在引導學生探索學習時,還要借助多樣化的情境模式來吸引學生,使他們在生物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習主動性。通過情境的引導進行深入思考,可以建立生物知識間的聯系,促進學生生物知識結構體系的不斷完善。在情境教學中,教師要依據生物教材內容,選擇不同的情境模式,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使生物教學內容更加精彩,課堂教學在學生的積極參與中深入推進,打造情境模式下的高效生物課堂。
關鍵詞:高中生物;情境教學;運用策略
生物教學過程,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應重視構建高效的教學情境,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有效地為學生生物綜合能力提高奠定基礎。通過具體分析,教師在創設情境過程,要重視激發學生興趣,要加強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能力,從而才能構建高效的教學課堂,不斷提高教學有效性。
一、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創設生活情境,把學生熟悉的生活內容與教材內容結合起來,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對生活認知的引導下順利過渡到生物知識的學習中,通過主動探索掌握生物知識。通過生活情境的創設,在生物課堂上學生很容易被生活情境所吸引,他們在熟悉的生活現象中發現生物知識的存在,能夠進一步激發他們探究生物知識的動力,主動投入到新知識的學習中。在生活情境下,學生借助生活認知進行生物知識的分析、探索,能夠讓他們把生物知識與熟悉的生活聯系起來,在興趣引導下主動學習。
例如,在教學植物生長素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創設生活情境:一個很懶的人養了一盆花,放在窗臺上很長時間了,結果有一天花盆從窗臺上掉下去摔碎了,你知道這是什么原因嗎?在趣味生活情境下,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了,他們紛紛說出自己的見解,有的說澆水澆得不均勻,有的說施肥施得不均勻。在活躍的氛圍中,教師引出要學習的新內容———植物的向旋光性,并向學生介紹向旋光性的定義。在生活情境下的學習活動中,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了好奇心,他們認真分析教材內容,理解了向旋光性對植物生長的意義,知道了生長素的發現過程,掌握了科學研究的一般過程。
二、創設實驗情境,鍛煉學生實踐能力
高中階段的生物課程,絕大多數都是建立在一個個具體實驗的基礎上,通過實驗的方式輔助生活化情境的建設,也是高中生物高效課程的有效體現之一。教師要有效設置生物實驗的情景,不僅能夠為學生的感官帶來了不一樣的感受,還能夠激發學生小組合作互相交流的意識,通過具體的實驗內容挖掘其背后的生物知識點,并且鍛煉自己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例如,在完成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的實驗教學任務之后,教師就可創設探究實驗情境——估計洋蔥表皮細胞的細胞液平均濃度。針對這一實驗需求,教師就需要引導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讓他們自主設計實驗方案,并且進行對比分析和測試,最終得到正確的實驗結果。在實驗過后,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之間對實驗的方法、結論等內容進行討論和梳理,在互相分享經驗的同時,彌補自己在知識點學習上的短缺。通過實踐情境的構建,利于激發學生參與實驗的積極性,借助實驗的方式能夠更好化用一個個具體的生活化場景,讓生活化場景的學習更有深度和意義,也為后續的知識點學習奠定一個扎實的基礎。
三、提出帶有質疑性質的問題,拓展學生的發散思維
問題意識的形成和培養對于科學研究至關重要,同樣,哪怕是高中課堂學科教學,缺乏問題意識也將容易導致迷信權威、“唯書唯上”、不能獨立自主地開展研究,從而阻礙學生的發散性思維的形成,導致課堂教學氣氛低沉和學生不能形成批判性思維,影響十分負面。因此,高中生物教師可以在課堂中提出一些帶有明顯漏洞的沒有固定答案的發散性問題來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通過互動交流、討論交換意見等方式來提高學習生物知識的效率。在高中生物的教學中,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重要的引路人,其創設的教學情境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對生物學各項概念的理解和學習思維的形成。教師在進行高中生物教學時,要注重情境創設的準確性,始終把自己定位在教育者的角度上。教師要試著轉換方式用一種更便于高中生理解生物教學的教學模式來講解,讓學生通過自主思考、自主探究來提高自身的理解思維能力。此外,高中生物教師在提升自身專業素養的同時,也要注重將抽象的生物概念口語化、通俗化,以便于學生學習和掌握。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高中生物概念理解的情境教學中要直觀形象地展示教學內容,做到科學合理,這樣有利于學生真正地掌握所學知識,并且可以很好地運用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教師也要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自主進行生物概念學習的能力,這有助于學生清晰地梳理抽象繁雜的生物概念,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四、加強班級內的硬件設施建設
在高中生物教學當中使用情境教學法離不開大量硬件設施的支持,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就是說即便教師的教學方法非常優秀、教學經驗非常豐富也不能夠在只有語言和文字支持的情況下很好地對教材內容進行情境化模擬,因此,學校有必要為生物情境教學采購必要的硬件設施。首先,生物學習當中會涉及大量的動植物,這些都是教師進行情境模擬的優良選材,因此學校可以為教師采購專門的生物模型,使教師在教授這一部分內容時可以進行實時的操作。其次,學校應當為教師配備專門的多媒體教學設備。很難想象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許多高中生物教師還在使用原始的板書和口授的方式進行教學,如果只是應付一般的文本教學可能還游刃有余,但是涉及生物的情境教學就顯得格外吃力,通過多媒體,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與教材內容相關的圖像、視頻、音頻乃至動畫,使學生不必親自到自然界中就可以見到豐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在高中生物教學課程中應用情境教學法不僅能夠讓學生的生物綜合素養得到全面的發展,還能在一定程度上與教師以往的教學方法進行一個互相彌補的作用,從而促使生物教師的教學體系能夠得到進一步的優化。為此,各個生物教師就要全面和系統的學習跟情境教學法有關的知識,并立足教材和實際生活,為學生打造一個專業問題情境討論課堂和生活化課堂,使得學生的對生物知識的理解深度和寬度得到協調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樊建青.情境教學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中華少年,2019(8).
[2]王煌林.淺談情境教學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8(8).
[3]趙汝亞.情境教學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黑河教育,2016,000(012):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