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浪濤 楊隘緋
摘 要:數學是融合生活藝術和學術藝術的學科。數學中所蘊藏的數學知識、數學邏輯和思辨能力能夠促進人們的潛力開發,實現個體的全面發展。小學數學教學過程是培養數學專業人才的基礎階段,是數學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小學數學的教學方式一直備受專家教授和小學數學教師的關注。小組合作學習是強調學生主體地位、團隊作用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能夠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效果,為推動我國小學數學課程建設成效奠定基石。
關鍵詞:小學數學;小組合作;應用策略
新課改力求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要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要把原來學生被動接受的學習模式變為學生主動參與、樂于學習的模式。而小組合作學習恰好能夠滿足新課改的這一需求,它給學生提供了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學習和交流,從而推動學生主動學習,提高課堂效率。
一、科學分組
科學分組是合作學習實施的基礎和前提,亦是學生數學課堂有效合作的基礎和前提。因此,教師應將科學分組積極落實,依據新時期教育教學只需求,參考學生興趣、性格及學習能力進行分組,以確保組內成員融洽、互助、互補。另外,考慮到學習知識的變化、學生學習狀態及能力的變化,應實行動態化分組,及時根據學習內容和實際需求調整小組、重置小組,為有效合作的進行奠定基礎。這樣一來,能夠有效增強班級學生的凝聚力,良好的學習氛圍也由此形成,對課堂有效性的提升具有積極作用。除此之外,要設立小組長,負責組織組員學習、與教師溝通,推動合作學習高效進行。
二、恰當選擇合作時機
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有些課堂盡管采用小組學習的組織形式,但所討論的問題沒有啟發性和探索性,學生不加思考就能回答;有的所提的問題雖有思考性,但學生剛剛轉過身,還未進入討論狀態,教師就宣布討論結束。使得小組討論成為一種課堂教學的“擺設”,把小組合作學習簡單化和庸俗化。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師對采用小組學習策略準備不足,有很大的隨意性和盲目性。
因而,只有合理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這就需要恰當選擇合作時機,使學生在求知過程中相互討論、親自操作,激發學習的興趣,主動獲取知識。
三、設計合作練習作業,以整體作評價依據
課堂上,合作學習還會有一些作業練習,作業練習的目的是為了知曉哪些學生還存在學習的疏漏點,而哪些學生已經達標,這對于教師確定接下來的教學任務和教學進度,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此,教師可以選擇一些經典的應用題,比如“兩車追及問題”、“兩車相遇問題”以及“雞兔同籠”的問題等,讓學生打開自己的思考空間,嘗試以小組的形式展開探討,試著從多個方向、多個思維途徑進行解題,比如有的學生善于標準思維,根據已知量列出式子求未知量,這是順向思維,還有的學生善于利用娥“方程思想”,在未知量和已知量之間構建恒等式,列出含有未知數x的等式,求解出未知量,還有的學生善于繪制圖像、表格,采用舉例論證的方式,派出所有的不可能,剩余的就是正確的答案……總之,學生的思維是多樣的,是跳躍的,是創造性的,這些都可以在小學數學小組合作中展示的淋漓盡致,而教師需要做的就是合理的引導和教學,以此作為評價學生團隊合作效果的重要依據。
四、融合比賽形式,調動學生合作學習熱情
比賽是學生在日常學習中較為感興趣的學習形式.小學數學教師要增強學生在數學課堂學習中的能動性,可通過比賽營造有效的教學手段.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以合作學習為基礎,讓學生形成動力,并在比賽中調動學生的熱情,會為教師各種活動的開展創建基礎.
例如,在小學數學復習課中,教師可以組織各學習小組以比賽的形式參與到復習的游戲中.教師將不同的復習題目放在紙箱內,各學習小組以抽簽的方式選擇回答不同的題目,答對記2分,答錯不計分.或者教師可以將信息技術模式再次引入小學數學課堂,在屏幕中滾動播放不同的復習題,學生隨機喊停,停在某個題目上學生就要回答相應的題目,以此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效.教師可針對各學習小組在游戲活動中的表現,調整復習計劃和策略,提高課堂教學方法的科學性,增強學生的復習效果.
此外,比賽的關注點可以落在對學困生的幫助上,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合作中幫助本小組的學困生完成數學知識學習,以學困生的進步幅度評價各個學習小組取得的成果,以此提升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的積極性,讓教學目標得以實現.
五、小組合作模式與聯系實際相結合
數學是人們生活中總結得來的,因此與生活緊密相連,小學數學更是如此,這一階段數學每一章構架大多數是教會學生認識一些最基本的數學概念,如認識克、千克這一類計量單位,教師單純給學生灌輸單位概念,學生往往難以理解,教師可以將此類稱重單位類比長度單位米、厘米的概念,就像每一個人同時具有身高和體重,身高的計量需要長度單位,而體重卻是需要重量單位也就是克和千克來計量的。教師可以讓每一個小組的每一個成員分別稱量一個自己的體重或者自己最喜歡的物品的重量,將不同形狀、不同大小的物品稱量重量進行對比,如一個雞蛋的重量大概是五十克,而一個蘋果的重量大概為二百克,建立學生基本的對物體重量估量體系,聯系實際,實踐操作引導學生正確了解此類單位的內涵。聯想實際解決數學問題,有利于學生將所學知識用于日常生活中,學生學得的知識是活的,極大的便利了學生生活,提升學生思維能力和實際作用能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非常符合新課程改革中所提到的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的要求,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要以小組合作學習作為前提,落實好每一個教學環節,切實將理論與實際相聯系,提升學生們的自我探究能力,同時通過這種教學模式,來營造富有趣味的教學氛圍,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不僅能讓枯燥的數學學習變的快樂,同時還能促進師生、生生之間有效的交流。
參考文獻:
[1]黃婷.探究合作學習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價值[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03):169-170.
[2]林荔香.基于新課改的小學數學課堂合作學習有效性探索[J].考試周刊,2021(11):101-102.
[3]金玲玲.探究分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