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翻轉課堂應用于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可以凸顯學生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可將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更好地融入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文章結合翻轉課堂的特點,分析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實施翻轉課堂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翻轉課堂;策略分析
翻轉課堂和傳統的教學方式有很大的差別,其最大的差別便是學生在課下提前學習相關的教學內容,在教學課堂學習中鞏固知識,實現知識更全面、透徹的理解。基于此,文章將重點探討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實施翻轉課堂的策略。
一、 翻轉課堂特點分析
基于翻轉課堂的教學要領分析,即課下學習,課上鞏固。它的主要特點如下:第一,短小精確。短指的是時間短,翻轉課堂視頻時長一般不超過十分鐘,在課下不會損耗學生過多的時間;精指的內容直指教學核心,視頻內容是教學主要內容的凝聚,對學生的引導價值頗大。第二,教學信息明晰,視頻內容和教學內容交相呼應,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可以直觀清晰地掌握教學的核心所向。第三,構建新的教學流程,在以往,學生學習主要的方式是教師知識灌輸指導,學生筆記記錄,知識幾乎不可能在課堂上直接內化,需要通過后期的測評和作業讓學生對知識進行消化,從而導致教學內容疏通有一定的滯后性,再加上學生在課后完成作業的過程得不到有效的監控,通過作業的方式評價學生知識消化具有一定的片面性。翻轉課堂將學生學習任務前置,課堂上更多是消化教學內容,并且通過相關的平臺教學還可以了解學生學習存在的困惑,在課堂上著重講解疏通,更加有益于學生知識的消化。基于以上三點,翻轉課堂應用與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核心要素相吻合,是可行的。
二、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實施翻轉課堂的意義
(一)學生主體地位的凸顯
翻轉課堂的特點之一是將學生課下的時間合理應用,讓學生在課下提前學習相關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這是將學習的決定權下放到學生,基于這一點,更有利于發揮學生主體地位的作用。首先,學生學習時間更充分。傳統的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將預習、講授、引導疏通、知識達標測評匯集在四十五分鐘內,這樣的教學模式看似整體性更高,但是實則難度相當大,不僅要求教師有過硬的專業能力,而且需要學生擁有一定的基礎才可能達成,所以這種模式之下,教學效率實效性得不到有效保障。通過翻轉課堂,學生先對相關的教學內容進行預習、熟悉,以此來確保課堂教學時間的充分,只需要鞏固學生課前所學即可。同樣的翻轉課堂之下,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測評可以放到課后,大大優化了課堂教學,步驟更少,時間更多,教學內容更少,可以顯著地提升教學實效性。其次,基于翻轉課堂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學生的學習地點不再局限于學校,在家里、在上學放學的路途之中,都可以進行學習,學習方式更加自由自主。最后,翻轉課堂其實是信息化教學的一種延伸,改變了以往傳統教學中千篇一律的固式理論講解,將冗長繁雜的教學內容以小視頻的形式生動形象地展現出來,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解放教師,進一步提升教師主導地位
在傳統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的主導地位由于課堂緊湊的教學內容安排得不到有效的體現,而且更多的是一種“灌輸式”的教學,學生被動的同時,教學氛圍也死寂沉沉。尤其是在人數較多的班級中,對教師的要求更多,不僅要求教師提前準備相關的教學課件,還要注重課堂教學紀律,更為重要的是作業的批改,讓教師完全喘不過氣來,即便有更好的教學方法,也不可能在實際教學中去實踐。翻轉課堂之下,教師不需要在學生預習上花時間,所以可以騰出更多的時間在教學科研之上,思考教育教學有效策略,分析不同的教學方法的利弊,為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投入更多的時間精心研究。在這樣的情形之下,不僅緩解了教師的教學壓力,讓教師有更多的時間研究教材和教學方法,精心準備相應的教學視頻課件即可,這對于教師的主導地位的提升有更加明顯的體現。
(三)深度開發課程資源
課程資源的開發和應用作為教育教學時效性高低的評價方式之一,對教育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傳統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之中,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率是不高的。首先,教學任務繁重,教師沒有時間深度研讀挖掘教材;其次,受到教學時間的限制,一堂課45min,在有效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都有可能得不到保障,更不用談課程資源的深度開發。翻轉課堂之下的道德與法治教學可以有效地將課程資源通過視頻的形式整合,從而達到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比如在“踏上強國之路”一課的教學之中,可以以直觀的數據、圖片展示中國近幾年來的變化,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中國的了解,更能激發潛藏在學生心中的愛國情懷。
三、 翻轉課堂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實施的策略分析
(一)以信息技術為核心,制作優良的視頻課件
為了更好地將翻轉課堂應用于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之中,要注重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為優良視頻課件的準備奠定基礎。
在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對教師的教學素養要求更高,對教師專業素質的訴求也更高,所以為了更好地提升教師執教能力,將信息技術的應用作為自己能力提升的方式之一是極具價值的,是具有現實意義的。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應用信息技術對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優化和創新。對于教齡較長的教師,更多的是要讓他們意識到信息技術對教育教學的意義,通過視頻課件的制備學習讓他們在思想上不落下隊伍,操作上跟上時代,更好地為自己專業能力的提升奠定好基礎。對于教齡較短的教師,他們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和掌握在平時的生活中、學習中都有涉及,所以對于這類教師要注重他們心理壓力的疏通。同時,為了更好地提升學校教師整體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學校可以組織相關的信息技術應用培訓,訴求教師過硬的信息技術操作水平。
翻轉課堂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視頻制作是關鍵,教師在制作視頻的過程中要確保視頻的四大核心要素:第一,視頻內容主體明確,在視頻的開端便讓學生知曉本視頻的核心主體,同時視頻內容要和教學內容形成關聯,讓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預習教學內容,在學習教學內容的過程中思考視頻所表達、闡述的觀點。第二,直觀清晰,視頻要直接反映觀點,并且所表達出來的觀點清晰明了,學生可以緊抓核心要領。第三,視頻內容具有吸引性,能夠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觀看視頻的興趣。比如在“中華一家親”教學視頻的制作當中,可以中國五十六個民族風貌作為視頻制作核心,讓學生有了解、觀看的愿望。第四,視頻內容需要審查,選擇對學生有引導價值的視頻,防止學生在視頻觀看中養成不良的作風習慣。
(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翻轉課堂的本質是“學”的前移和“教”的后置,即將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實現翻轉,這就需要引導學生形成自主的學習意識,這樣才能更好地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在翻轉課堂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學生的首要任務是對教學內容進行思考和探討,從而幫助學生打好基礎。需要強調和注意的一點是,翻轉課堂在為學生制定學習任務的過程中一定要切合初中生的實際情況,結合課堂教學的實際需要,針對性地制定學習任務、下放學習任務,注重形式的同時又要注重細節,不能只做表面淺層次的工作,基于這種情形之下,學生的學習興趣才可能被激發,才能有效地引導學生形成自主學習意識。
例如,在學習“義務責任”的有關課程時,老師可以舉出身邊的例子,然后拋出一個問題:如果一個人在自己的父母老了以后不贍養他們,會有什么不良的影響嗎?學生通過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再加上自己從生活中汲取的經驗,能夠很好地回答出這不僅是一種不正確的做法,還給子孫后代樹立了不好的形象。老師通過學生們的回答,再讓學生對知識點進行總結,然后讓學生品評,從而使學生能夠學習到很好的價值觀,法律意識也得到加強。
(三)課上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主要教學方式,加強師生課堂互動
翻轉課堂之下,教師將部分職能下放,這是一種以學生自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為了更好展現出這種教學模式的優勢,在課堂教學中最好采用合作交流模式,讓學生自主的探討問題,思考教學內容,然后由教師疏導,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教師成為課堂教學的主導,相互制約又不互相影響,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翻轉課堂的實效性和有效性,亦可以將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體現于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之中。比如在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網絡生活新空間》的教學中,教師將學生分為五到六人的若干組,讓學生花十五分鐘的時間思考探討網絡的崛起對民眾生活的影響,期間,學生交流分享。在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完成之后,教師對小組進行單對單的輔導,給予學生建議,這樣,整個課堂充滿活力,進而推動師生之間的和諧互動。
例如,在講到校園欺凌的有關知識點時,老師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與探究,通過悲傷的面部表情,向學生傳達被欺凌同學的心情是有多么的難過與無助,為了不讓這種事情發生在身邊朋友和自己的身上,讓大家拒絕校園欺凌,勇敢去制止校園欺凌,以及如何更好的去保護自己。老師通過神態表達和肢體表達與學生進行合作與互動,不但富有感情,而且這種親和力會讓學生更愿意接受。
四、 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實施翻轉課堂是一種有益的嘗試,對道德與法治教學改革有積極的引導作用;對學生的學習有先導作用;對教師的教學有專業能力提升作用。但是,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利有弊,翻轉課堂的應用亦是一樣的道理,它的教學實效性還需要不斷地課堂教學實踐才能逐漸完善、優化,這是我們每一位教師的責任和使命。
參考文獻:
[1]葉熙梅.初中道德與法治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考試周刊,2018(13):142.
[2]李杏.淺談“翻轉課堂”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J].文理導航,2018(1):84.
[3]姚曄晉.破解道德與法治翻轉課堂的教學瓶頸[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8(1):25-26.
作者簡介:王珍,小學一級教師,甘肅省天水市,甘肅省天水市伏羲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