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靈感是創造性思維活動中創造新形象時思維受到某種外來信息的刺激或誘惑而產生的突發性意念。寫作靈感是作文者顯意識和潛意識交互作用、彼此滲透的結晶。小學語文教學中,如果教師能夠激發出學生的寫作靈感,那么就能讓學生寫得酣暢淋漓,就能讓學生寫出自己的樂趣,并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然而寫作靈感不是憑空產生的,寫作靈感的偶然產生也有一定的必然性。而且閱讀是加強學生語言積累,拓展學生思路的重要方式。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多樣化的閱讀活動,將閱讀與寫作有效結合起來,從而拓展學生的寫作思路,激發學生的寫作靈感,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靈感
作文之前,如果學生能夠迅速聯想到相關的寫作素材,并能將寫作素材清晰流暢地運用書面語言表達出來,那么學生的寫作速度就比較快,整個寫作過程也會一氣呵成,他們的寫作體驗也比較愉悅。由此可見,寫作靈感的迸發,有賴于豐富的寫作素材、良好的想象能力以及一定的語言創造能力。而閱讀是一項綜合性的學習活動,閱讀既能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又能豐富學生的想象力,還能增長學生的見識。因此,小學語文教師不妨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拓展思路,在寫作中放飛靈感。
一、 引導學生結合教材文本展開隨文微寫作
閱讀是語言的輸入,寫作是語言的輸出。小學生的語言學習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地輸入和輸出過程。比如很多人小時候都玩過一種吹泡泡的游戲,或許他們游戲的過程中,也會隨著泡泡產生無限的遐想,但是他們當時并不知道要如何運用相關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感受。而冰心的《吹泡泡》中卻用充滿童真童趣的語言介紹了兒童制造泡泡以及玩泡泡的全過程。很多小學生小時候也玩過泡泡游戲,思維的創造是無止境的,學生自己也會思考,自己當時玩泡泡是一種什么樣的情景和感受呢?要如何用語言來形容呢?學生就會嘗試著進行創作性的表達,學生的靈感就會被充分激發出來。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結合文本教材,展開隨文微寫作。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展開閱讀心得的寫作。如《釣魚的啟示》,該篇文章既能熏陶學生的情感,又能促使學生受到一定的思想啟迪。學生閱讀過這篇課文后,是否會聯想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也從某件事情上獲得了一定的啟示呢?學生可以將其寫作出來。如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性,如在任何規則面前,都不能抱有僥幸心理,等等。如《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文章以真實事件展開,表達了濃濃的父子之情。學生閱讀過程中,是否會想到自己與父親之間的關系呢?學生是否會想到父親對自己的愛呢?學生可以將他們與父親相處的日常寫出來。還有《慈母情深》,學生在閱讀文本內容時,會聯想到他們自己的母親,會思考自己所感受到的母愛,或是自己生病時母親無微不至的照顧,或是在某一個生活瞬間,學生感受到了母親的衰老等等。學生可以在閱讀與思考感悟的基礎上,展開閱讀心得方面的寫作。
二、 引導學生結合閱讀內容積累寫作素材
如果學生的寫作素材豐富了,學生就更容易文思泉涌,妙筆生花。然而寫作素材基于一定的生活閱歷以及知識視野,小學生的生活閱歷比較淺,所以他們積累寫作素材的重要渠道就是閱讀。閱讀可以帶領學生游覽他們還未到達過的風景名勝處,閱讀可以幫助學生見識更多的人物事跡,閱讀可以促使學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觀察世界。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多樣化的閱讀活動中迸發出靈感的火花。
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課內閱讀積累寫作素材。如《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等文章,就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學生的日常生活或者學習中也會遇到困難,學生是如何面對困難,如何解決困難的呢?學生可以將自己生活中的真實經歷當作自己寫作中的源頭活水。
其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課外閱讀積累寫作素材。課外書籍中包含著豐富的內容,很多內容也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而且還有很多文章能夠充分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以及聯想能力。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展開寫作語言以及寫作素材方面的積累。如學生在課外閱讀了《安徒生童話》這本書,閱讀到了其中的《拇指姑娘》,拇指姑娘遇見了癩蛤蟆,遇見了鼴鼠,遇見了燕子,在拇指姑娘身上發生了曲折離奇的故事。學生閱讀的過程中,學生的想象力會被充分激發出來,會將自己的想象力通過一定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學生以后的寫作活動中,有可能就會運用到該寫作素材。
三、 加強學生的寫作練習,夯實學生的寫作基礎
學生的寫作就是一個熟能生巧的過程,寫作靈感的迸發也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加強學生寫作基本功的訓練,從而全面激發學生的寫作靈感。
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展開仿寫。對重點語句的仿寫,對重點段落的仿寫以及對文本體裁、寫作手法的仿寫都可以。仿寫就是語言的模仿以及再創造過程,學生的語言積累能力以及創作能力會得到有效培養。如《草原》這篇文章中,作者對草原整體美景的介紹,用了既……又……,既……又……的句子,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他們對草原美景的了解,再運用“既……又……”關聯詞寫一組句子。如《落花生》,這篇文章運用了“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贊美了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良好品質,那么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仿照“借物喻人”這一寫作手法,展開相應的寫作練習。具體可以是借助梅花不懼嚴寒的品性,贊揚不懼艱難險阻的人;借助懸崖縫中生長的松柏,贊揚具有頑強生命力的人和物;借助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贊揚潔身自好品性的人等等。
其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寫作日記。不一定是每天一篇日記,可以是每周至少三篇日記。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性地展開寫作活動。這樣的日記寫作,避免了任務式的生搬硬套。學生會真正地有感而發,學生的生活觀察能力、思想感悟能力以及語言創作能力均能得到有效培養。教師可以明確告訴學生,一周至少三篇的日記,教師是要檢查的,因為教師與學生之間既是師生關系,也是朋友關系,教師希望分享學生生活的點滴感悟。如果學生不想讓別人看某些日記內容,那么他們可以準備一個私密日記本,展開相應的寫作等。
最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文本內容展開縮寫練習。縮寫就是將篇幅較長的故事內容,通過言簡意賅的語言表達出來。縮寫,既能夠鍛煉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又能夠鍛煉學生的語言概括能力,還能夠幫助學生理清整個文本內容的框架結構。如學生閱讀過《獵人海力布》的故事內容后,可以將其用200字到300字的內容表述出來,只要學生將海力布搭救龍王女兒,被龍王女兒答謝以及變成石頭等這些過程描述清楚即可。
四、 引導學生結合閱讀內容展開基礎知識的積累
寫作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厚積就是學生的日常學習活動中要加強優秀詞語、句子和段落的積累,然后在適當的時候加以靈活運用。從某一方面而言,也正是因為學生有了大量的積累,所以學生才會在特定的環境下產生寫作靈感。
如《草原》,作者描寫羊群時寫道:“走在哪里都像是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這句話中將碧綠的草原比喻成了無邊的綠毯,將羊群比喻成了白色的大花。那么學生的寫作中,也可以運用這種比喻方法。還有文章中的“一碧千里,翠色欲流,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等等,學生都可以將其摘抄到專門的筆記本中。
還有學生在課外閱讀中看到的名言名句和精彩段落等,教師都可以促使學生將其摘抄到專門的筆記本中。如《冰雪皇后》,其中有“所有的東西都是冰雪做成,像透明的玻璃一樣閃閃發亮”的描寫,那么學生在描寫冰雪的相關特點時,也可以運用到這個比喻句。還有其中的“她的眼淚像流不盡的溫泉,流進加伊的心里”。那么學生在描寫眼淚時有可能就會自然而言地想到該語句,于是學生就會文思泉涌,妙筆生花。
同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關于閱讀內容的手抄報活動,即促使學生將閱讀中摘抄的優秀語句、段落以及學生自主寫作的閱讀感悟通過圖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出來。單純的摘抄積累比較枯燥,而手抄報的積累形式能夠增強積累活動的趣味性,并能夠促使學生對文本內容加深理解和感悟。
當學生通過多樣化的方法積累了大量的詞語、句子、段落內容以及寫作素材之后,他們的寫作中就會時不時地迸發出相應靈感,其寫作就會如行云流水般順暢自然。
五、 注重作文批改,激發學生的寫作靈感
傳統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會將學生寫好的作文內容放置在一邊,然后要求學生結合具體的主題再次展開相應的寫作練習,以至于很多學生并不清楚他們寫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因為寫作練習的枯燥而沒有寫作靈感。新課標背景下,教師不妨加強對學生作文批改的力度,并引導學生加強作文修改,從而讓學生注意寫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而全面激發學生的寫作靈感。
首先,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通過不記名的方式呈現學生的寫作內容,并重點講評學生寫作中存在的問題。如有些學生寫作中總是出現語句不通順的情況,那么教師就可以呈現學生寫作中存在的病句,讓學生反復朗讀,發現其中的問題,并展開自主性的改正;如有些學生的寫作根本沒有突出主題,那么教師也可以將其呈現出來,促使班級學生分享他們閱讀后的感受,然后促使學生發現其中的問題,并提出具體的修改策略;如有些學生的寫作中總是出現標點符號方面的錯誤,那么教師同樣可以將其呈現出來,促使學生加以集體改正。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課件圖片呈現班級學生寫作的優秀內容,從而讓學生受到相互之間的影響和啟發。
其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作文方面的評閱。比如上述內容中提到的《獵王海力布》的縮寫練習,學生就可以互相分享交流,查看各自的寫作內容,查看對方是如何將整個故事內容通過簡短的語言和文字概括出來的,然后在此基礎上做出相應的評價。
最后,注重評改中的正面激勵,培養學生的寫作靈感。語文學科中的閱讀和寫作都是一項厚積薄發的學習活動,學生的寫作靈感也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在大量的語言練習與思考中產生的。因此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正面激勵,從而讓學生在濃厚興趣的驅使下加強寫作積累與思考,進而有效培養學生的寫作靈感。比如學生寫作中恰當地運用了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那么教師不妨對學生進行公開的表揚;比如學生原先的寫作水平非常差勁,經常會有語句不通順的情況,那么教師同樣可以對其進行充分的鼓勵,肯定他的努力和進步;比如有學生原先的日記練習就是敷衍了事,后來經過一段時間的堅持,能夠做到文從字順,內容清晰生動,那么教師當然也要充分肯定學生的進步。當學生在寫作練習中感受到了成就感,他們的寫作思維就會非常開闊,寫作靈感也就更容易迸發出來。
總而言之,新課標背景下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教師要注意學生的主體地位,要通過結合閱讀文本展開隨文微寫作,結合閱讀文本積累寫作素材以及加強學生的寫作練習等策略,來夯實學生的寫作基本功,從而立足于強有力的生活觀察能力、思想感悟能力以及語言創作能力來激發學生的寫作靈感,進而促使學生創作出一篇篇文質兼美的文章。
參考文獻:
[1]王姣.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寫作教學[J].西部素質教育,2017(8).
[2]周宏偉.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寫作教學[J].基礎教育論壇,2019(16).
[3]夏銘陽,夏存霞.提高小學生寫作靈感的方法[J].考試周刊,2019(22).
[4]祝建國.寫作經常練,下筆如有神——淺談小學高年級作文教育[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18(5).
作者簡介:李淑杰,甘肅省平涼市,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八里鎮學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