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毓梅 嚴麗華 劉小琴
摘要:為進一步促進教育教學改革發展,下文對信息化環境下智慧互動課堂的構建進行研究。首先,闡述了信息化環境下智慧互動課堂優勢,然后提出了課前智慧互動課堂構建、課中智慧互動課堂構建、課后智慧互動課堂構建這幾個構建策略,希望可以提供給相關人員一些參考。
關鍵詞:信息化環境;智慧課堂;互動課堂
引言: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以往灌輸式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學習需求,且逐漸顯露出一些問題。而信息技術不斷滲透到教育教學領域中,且慢慢的和課堂教學發展成為了一體,出現了課堂結構重塑,智慧課堂應運而生。現如今,智慧課堂成為了教育教學的熱點話題,在信息技術支撐下智慧課堂中學生互動性較強,教學和學習之間關系變得更加緊密,學生學習過程不再受到空間、時間限制,該種優勢給教學改革、創新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因此,教師需要順應時代發展,轉變自身教學理念,明確信息環境下智慧互動課堂構建的重要性,且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和教學內容,做好課程設計和決策,不斷提升學生學習效率和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1.信息化環境下智慧互動課堂優勢
在信息化環境下,智慧互動課堂具有較強的互動性,互動是貫穿于整個智慧課堂的一個重要環節。智慧互動課堂主要有以下幾種互動方式。第一,師生互動。在智慧課堂中,學生可以在移動學習端口對自己的問題進行上傳,可以在大屏幕、白板上對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進行分享,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參與度,提升教學互動有效性,營造良好的課堂討論氛圍[1]。第二,生生互動。在智慧課堂中,學生互相之間可以在線上交流,隨時隨地利用移動平臺、多媒體設備進行思想碰撞和交流,有助于提升學生協同解決問題能力。第三,媒體之間互動。在智慧課堂中,信息平臺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記錄,把教學資源個性化推送,給學情分析提供數據支持,教師可以設定準確的教學方案,有效把控教學進程。在繁多網絡教學資源中,學生可以挑選適合自己的資源,能夠提升學生信息獲取能力。
2.信息化環境下智慧互動課堂的構建策略
2.1課前智慧互動課堂構建
在信息化環境下,在智慧互動課堂構建時,課前準備階段教師可以利用教學信息平臺,了解學生知識掌握程度,并結合學生成績的大數據分析,得到精準的學情分析,以此為基礎,設定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內容,預設實際教學中有可能出現的問題,設定備選方案。與此同時,教師可以在網絡中挑選和教學內容有關的資源,且在教學平臺中推送給學生;或者是可以結合學習內容,對預習測試進行預設,教師可以在學生產出成果中對典型樣本進行挑選、評估修訂,根據教學目標,且對課堂中師生合作互評內容、步驟進行決定,這樣能夠促使整個教學流程呈現閉環狀態。在該過程中,學生完成預習,且可以把預習中遇到的問題反饋到學習平臺中,教師進行收集,這時實現了第一輪師生互動。和傳統課前預習相比,智慧互動課堂的課前準備過程、內容都存在多樣性特點,在該過程中學生會深入思考,能夠開發智慧,對于后續課堂中學習和課后鞏固均具有較為積極的意義。
2.2課中智慧互動課堂構建
在以往課堂教學中,基本上都是教師講解,學生聽講,中間穿插一些提問,學生進行回答。該種教學模式較為單調,因為受到課堂流程、課堂時間的限制,課堂中很難全體學生都參與到問題回答中。而在智慧互動課堂中,教師可以通過多種信息軟件、平臺,和學生進行互動,還可以指引生生互動。例如,在課堂導入環節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課前網絡平臺中提交的測試,或者是結合學生已經完成作業情況,對本節課教學任務內容、步驟進行發布,且在學生提交的成果中對典型樣板進行挑選,這時實現了課堂第一輪師生互動[2]。在課堂教學階段,教師可以利用信息平臺,對互動任務進行發布,學生利用網絡形式進行即時互動,且在平臺中表達自己的見解,如用留言的形式,然后教師可以在課堂中挑選學生的回復。此外,在課后,教師可能夠在平臺中查看其他學生回答,在線上互動答復或私下進行交流。通過該種平臺互動形式,不僅可以突出學生互動性,還可以表面學生課堂尷尬,更加有助于教師對學生的答復及西寧查詢,提升學生參與度。此外,在學生理解教師要求后,可以進行自評和互評,能夠保證討論交流有效性,并且教師在對教學過程進行引領時,需要對本節課知識點、重難點進行不斷強化,可以使學生完成本節課練習,在師生、生生互動中提升學生人文素養和啟發學生智慧。
2.3課后智慧互動課堂構建
在課后階段,智慧互動課堂構建給教師提供了更多的便捷,教師也擁有更多的選擇權。首先,在信息平臺中,教師可以課后作業進行統一發布,且結合學生教學中反映出來的知識接受度,對相應的提交作業時間進行設定。其次,教師可以有針對性的對學習任務進行推送,學生可以自主選擇適合習題,進行知識練習。再次,在平臺中,教師可以對豐富的課后學習資源進行上傳,激起學生學習欲望和興趣。最后,在平臺中具有作業任務點評模塊,可以促使學生及時對自身學習任務完成質量進行了解。
針對學生來講,智慧互動課堂可以提供給自身個性化、針對性的輔導。首先,學生可以結合自身學習情況和進度,還有結合課內教師要求,在規定的作業提交時間內,完成作業提交,上傳最終成果,長期以往可以有效提升學生自覺性。其次,在平臺中,學生可以對自己作業的即時評價進行查看,也可以結合評價提出問題,在平臺中和教師、其他學生互動交流。這些數據,均會在平臺中記錄,教師可以結合這些數據,為下一階評估和分析學生學情提供參考依據。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信息化環境下,在教育教學中構建智慧互動課堂是非常重要的,能夠保證教學效果,還可以發展學生綜合素養和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創新自身教學理念和思維,并且教師需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教學內容,以智慧互動課堂為依托,做好課程設計與決策工作,從多個層面入手,指引學生在智慧互動課堂中理解知識和掌握技能,進一步促進教育教學改革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慧玲.英語智慧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優勢與思考[J].知識窗(教師版),2021(10):15.
[2]劉勝群,丁光營.教育信息化時代智慧課堂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21(1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