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日彬
內容摘要:古詩詞蘊含著我國豐富優秀歷史文化,在傳承我國優秀文化中發揮著替代的作用。如何提高學生們的古詩詞的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便成了首要解決的問題。通過古詩詞群文閱讀教學方法,可以有效的拓展學生們閱讀視野,發展與提升學生思維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們的古詩詞閱讀與鑒賞能力,準確全面地把握詩歌人物形象。本文主要分析了在核心素養背景下,如何開展有效的古詩詞閱讀教學,探討了在古詩群文閱讀過程中,如何引導學生們全面、立體地把握詩歌人物形象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古詩詞 群文閱讀 人物形象
隨著語文課改的全面鋪開,傳統的古詩詞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要求了。雖然已經開始使用新教材,但是新的教學方法還在不斷的摸索當中。特別是古詩詞教學,無論是對老師還是學生,都是一個新的挑戰。在古詩詞教學中,很多教師只重視對學生們答題訓練,忽視了學生們對古詩詞閱讀興趣的培養以及閱讀能力的提升,對古詩詞中人物形象的印象是記著老師給的總結,臉譜化。以群文閱讀的方式來開展古詩教學,來增加學生古詩詞的閱讀量,拓展視野,讓學生能正確理解詩句,從詩歌文本出發,較為全面、立體地把握古詩詞中的人物形象的獨特個性。古詩詞群文閱讀教學能讓學生、老師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新的碰撞,切實、有效地提高學生古詩詞的閱讀鑒賞能力。
一.古詩群文閱讀人物形象探究的教學現狀
古詩詞閱讀鑒賞人物形象存在較為嚴重的扁平單一、臉譜化現象,詩詞鑒賞人物形象時不能從詩詞本身出發,正確把握人物形象。很多學生答題時拋開詩句本身,把記憶中臉譜化人物形象寫上去。高中面臨著高考的壓力,高中語文教師已經習慣通過運用傳統、簡單、與模式化的教學方式對學生們進行古詩授課。傳統的單篇教學模式還大行其道,在人物形象的鑒賞上,呈現出臉譜化的特征,例如:學生普遍認為凡是蘇軾、辛棄疾就是豪放大氣的;柳永、李清照就是婉約纏綿的;李白就是豪放浪漫……模式化的思維定式,不利于學生對詩歌的理解,更不利于詩歌人物形象的把握。當然,這樣的古詩閱讀教學是無法滿足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要求的。
二.古詩詞群文閱讀人物形象探究的意義
1.嘗試探索出有創造性、包容性的古詩詞群文閱讀教學課堂。通過對古詩進行群文閱讀視角下的教學設計,學生受任務學習驅動,根據自己直觀的群文閱讀體驗,總結出有自己獨特個性、豐富立體的人物形象,而不是單篇學習后得出的比較單一的,只有某一個特征的、臉譜化的人物形象。群文閱讀教學下探究的人物形象,更加的貼近人物本身,形象更鮮活,也更能引起學生探究的興趣。在這種情況下,肯定會引發思維的大風暴,對詩歌人物的解讀將更有創造性。而對一些不太正確的解讀,也要給予耐心的引導這也需要老師有足夠的包容,鼓勵新解讀,創造活力滿格的古詩詞群文閱讀教學課堂。
2.古詩詞群文閱讀感受和體驗人物形象之美,提升學生的審美品位與審美情趣。古詩詞群文閱讀人物形象探究,可以更加直觀的感受、體悟人物的豐富性。不但可以提升學生的各種思維能力與思維品質,而且能從不同時代、不同風格的作品中感受到詩中人物形象的人格魅力,進而提升自己的審美品位與審美情趣。這個過程中,增強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與認同,增強文化自信,自覺繼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三.群文閱讀模式下如何把握古詩人物形象
1.不同風格的古詩詞群文閱讀,領略人物的豐姿。進行古詩詞群文閱讀教學,在探討同一人物形象的時候,可以選取其不同風格的作品進行閱讀、分析。其實,不同的詩體風格,對詩人情感的表達是有直接關系的。抒發自己的家國情懷,豪情壯志,自然是大開大合的豪放風格最為合適。而想要表達細膩溫婉柔情的,自然是細膩、小巧溫婉的婉約詞更好表達。在群文閱讀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們對古詩群文中所包含的不同風格的意象、語言素材進行分析,為準確把握古詩詞中的人物形象奠定基礎。例如,我們在講解《念奴嬌·赤壁懷古》,分析蘇軾的形象時,除了分析其在本詩中體現的形象外,可以進行蘇軾的古詩詞群文閱讀教學,拓展學生的閱讀面,可選取《江城子·密州出獵》《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臨江仙.送王緘》這幾首詞,對這幾首詩的語言、景物意象特點進行整理、概括,對詩中的寫作手法進行賞析,分析這些詩中作者表達的思想情感。“聊發少年狂”“千騎卷平岡”“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與“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坐上別愁君未見,歸來欲斷無腸”等詞語,詩句的分析,讓知道一個詩人的寫作風格是多樣化的。學生既可以領略豪情萬丈的蘇軾形象,又體會到蘇軾的纏綿幽怨,百轉柔腸。既讓學生明白人物形象的豐富的、多樣的,也能讓學生的古詩欣賞水平得到提高。
2.不同思想的古詩詞群文閱讀,遇見更為全面、立體、鮮活的人物形象。要避免傳統古詩詞單篇教學中人物形象的扁平、臉譜化問題,就應當通過群文閱讀的方法開展古詩詞教學。語文教師為學生們提供多種多樣的群文體系,將體現不同思想的古詩詞文本素材進行有效的銜接,讓學生們從各個方面找出古詩詞之間的聯系與差異,然后展開分析,更好的把握到古詩詞中的人物形象特點。例如在講《念奴嬌·赤壁懷古》時,也可以讓學生對《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赤壁賦》進行對比分析,讓蘇軾的形象全面化、立體化。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蘇軾是一個功業未達但豁達樂觀的儒者,《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中,他是一個飲者,想成為隱于江湖逍遙自得的修道者。《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充分體味他的淡定、從容。《在赤壁賦》中,他又是一個佛教徒,在變與不變的思辨中表達了對人生、世界的無常無定的認識。他知道生命是某種東西剎那間的表現,是永恒的精神在剎那間存在軀殼之中的形式。儒釋道三種思想在蘇軾身上呈現出來,它們在蘇軾人生的各個不同時期都適時的幫助蘇軾找到平衡點,在宦海浮沉中一直劈波斬浪。這樣的蘇軾形象就更加立體、全面、鮮活的呈現在學生的腦中,蘇東波是個樂天派,是個飲酒成癖者,是個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個佛教徒……通過古詩詞群文閱讀教學,學生將更容易理解蘇軾,理解蘇軾的詩歌,學生古詩詞賞析能力也相應得到提升。
3.不同時期的古詩詞群文閱讀,深刻理解詩歌人物形象的精神世界。古詩詞群文閱讀教學的視野下,探討并理解詩歌的人物形象,也可以選取詩人不同時期的作品,探討其思想變化的軌跡,深刻理解詩歌的思想內容,準確理解人物形象的內心世界。比如講解李清照的《聲聲慢》,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有效的凸顯群文閱讀的價值。語文老師可以找出其少女時期、婚姻時期、南渡時期三個時期的代表作品如:《點絳唇·蹴擺秋千》《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一剪梅·花自飄零水自流》《武陵春·春晚》《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進行群文閱讀教學。讓學生更好的了解到李清照的生活變遷,疏通其思想變化的歷程。學生看到李清照由為賦新詞強說閑愁的少女,到獨守西樓期盼云中錦書來的思婦,最后一直尋尋覓覓卻一無所獲的孤獨老婦,進而理解其孤獨凄苦內心世界。
4.不同的古詩文群文閱讀感悟交流,鼓勵與激發學生個性化閱讀。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古詩詞閱讀更是如此。教師進行古詩詞授課過程中,通過開展群文閱讀交流活動,對詩歌進行合理的個性化的解讀,并交流心得感悟,激發閱讀的創造性與學生的參與激情,增強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課堂互動,進而促進高中古詩閱讀授課的完成。另外,教師在進行古詩詞群文閱讀教學目標的基礎上,積極的組織豐富的古詩拓展活動,不斷的對課內古詩詞之外的古詩素材進行搜集和整理,完善古詩詞群文閱讀的體系,引導學生們仔細調研古詩詞,自主的搜集相關的古詩詞文本素材,幫助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更加具體、全面的掌握到古詩詞知識。例如,學習《念奴嬌·赤壁懷古》這首詞時,可以讓學生搜索蘇軾在黃州時期的作品,深入的探索作者在寫這首古詩詞是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與此同時,還要對學生們進行寫作訓練,圍繞《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的意境進行詩詞創作,詮釋作者的思想感情,讓學生們身臨其境,提高學生們的文學創新意識和自主創作能力,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總而言之,高中古詩詞群文閱讀方式是一種全新的教育新形式,呈現出來的整體性與銜接性特征比較突出,在高中語文開展古詩詞教學過程中,將群文閱讀的方法合理、科學地引入到課堂中,不僅僅可以讓學生全面、立體的鑒賞詩歌中的人物形象,還可以使古詩詞課堂呈現出全新的發展面貌,讓學生們感受到語文教學課堂的古詩學習氛圍,豐富學生們的古詩詞化底蘊,大大的提高學生的古詩詞閱讀鑒賞能力,繼承和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進而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將學生們培養成全面發展的綜合性人才。
參考文獻
[1]群文閱讀,讓古詩詞教學煥發新彩[J].鄭海英.教師.2019(24).
[2]課外深度閱讀策略研究[J].李巖.文學教育(上).2019(10).
[3]高中古詩詞群文閱讀教學群文選擇例談[J].羅蓓蕾.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9(08).
[4]群文閱讀教學與目標確定——以古詩詞群文閱讀教學案例為例[J].賀煥蘭.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8(06).
(作者單位:廣東省云浮市新興縣惠能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