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瑞民
【摘要】溝通素養是在良好的溝通認知、溝通技巧和溝通態度的基礎上,有能力判斷、感受在任何場合或時機中用何種方式、以何種語言與他人進行溝通的能力。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教師要掌握良好的溝通技巧,才能優化溝通效果。農村學生中有很多留守兒童,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教師更要用包容、寬厚的心態來對待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才能收到更好的交流效果。
【關鍵詞】農村小學;班主任工作;溝通技巧
引言
溝通是語言交流藝術,能夠讓同學之間深入交流,提升交流的幸福感和滿足感,在各教學環節中都離不開溝通,溝通也是師生傳遞知識的橋梁。對于小學時期的學生來說,心理和生理都處于發展階段,對一切新鮮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很難將關注點始終放在學習中,所以在后續教學和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應掌握各溝通技巧,細心照顧學生,加強和學生的溝通交流,并掌握溝通技巧,增進師生情感,為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溝通藝術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意義
溝通是生活和交際技巧,教師在管理工作中巧妙運用溝通藝術,能夠建立新型和諧的師生關系,通過溝通促進與學生之間相互理解,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同時,通過溝通,班主任也能夠及時了解學生的生活狀況和學生的個性特點,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因材施教的引導方式,在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體現素質教育的深層次理念。從客觀原因來看,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心智不成熟,受身心發展的影響,因此對自己的行為后果缺乏理智的考慮,也無法有效約束自己的行為。因此,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應當充分運用溝通藝術,讓學生能夠真實地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在了解學生想法的過程中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對學生進行引導。同時,通過溝通藝術在班集體內灌輸集體意識,提高班集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強集體榮譽感,也能夠使學生學會與他人和諧相處,從而增強學生的社會性和適應能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一方面,通過與學生的有效溝通,教師能夠發現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能夠根據學生的個性特征進行幫助,增加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感。另一方面,溝通藝術的應用能夠使學生消除對教師的畏懼感和身份上的差距感。消除距離和身份上的差距,才能夠使學生更好地尊重教師的引導,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二、農村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溝通技巧
(一)針對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實現激勵為主的探究
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應以激勵為主,利用微笑來贊美學生,微笑是最好的語言,所以班主任應用積極向上的態度來面對學生,如果班主任總是板著臉,對學生愛答不理,那么必然不會得到良好溝通效果,學生也不會主動和班主任交流,因此班主任要時刻保持微笑,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溫暖。需要注意的是,班主任在面對各種工作時,難免會有負面情緒,而當存在這一問題時,則要求班主任學會合理調節自身情緒,避免將自身負面情緒帶給學生。俗話說得好:“笑一笑,十年少。”多微笑會讓人始終保持愉快的心情,班主任在各項工作中有必要和學生保持微笑進行交流溝通。小學時期的學生,心理和生理都處于發展階段,對一些新鮮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很難一直保持注意力集中,而教師則應以一種正確的眼光看待學生這一年齡特點,要意識到通過贊美、肯定、鼓勵學生,會激發起斗志,更有利于其全面發展。雖然批評以及高壓政策是各班主任所推崇的管理和工作手段,但是這種做法只會導致學生在表面上服從班主任,但是心里卻依然具有叛逆心理。所以說,班主任還是應注重表揚學生,利用各種贊美的語言對其肯定,從而樹立自信心和勇氣,那么班主任在開展各種教育管理工作時也會變得更加順暢。
(二)小學班主任工作中加強家校溝通的探究
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要加強家校溝通,實現良性互動。開展有效交流和溝通,實現從家長口中來獲得學生全面、真實的信息,班主任在后續管理工作教學工作中則將會更加具有針對性,讓學生始終向著正確方向發展,還能增進雙方信任度。對于家長來說,對學生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都較為了解,將會給班主任更加可行性的建議,促進各項工作有序開展。而班主任則應善于從教師的角度來給予家長各種家庭教育建議,讓學生家長獲得更加完善的教育手段。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班主任還是學生家長,在和學生相互交流溝通中都要給予學生更多尊重,要尊重學生的想法,實現在家長和班主任共同努力背景下為學生創設良好學習氛圍。
(三)提升學生信心
在素質教育不斷深入的背景下,我國更加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要求在讓學生掌握各種重點內容的同時,還要提升自我表達能力。不管在哪一學科教學中,要想讓學生真正掌握知識內容,靈活應用各知識點,并形成完善知識體系,應始終關注提升學生的自我表達能力。尤其像語文、英語等語言性學科,只有讓學生敢于開口,才能提升自身綜合能力。但是由于小學時期的學生年齡較小,部分學生性格較為內向,不愿意開口,缺乏學習自信心,也就沒有形成良好表達能力,那么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就應注重采用各種溝通技巧來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
結束語
在農村小學班主任工作中,教師要充分認識到農村學生的心理特點,在管理工作中采用合理的溝通技巧來解決問題。這樣能促使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尊重,他們會更樂于與教師溝通交流,積極表達想法,進而解決各種心理問題。
參考文獻
[1]于英.淺談小學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溝通[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