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媚玲
摘 要:在幸福教育的基礎上開展德育工作,學生的探究興趣被激發,積極推動了學生塑造良好思想品德。就目前來看,基于幸福教育的德育工作相關研究雖處于探索時期,仍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效。本文在描述幸福教育相關概念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研究初中班主任如何在幸福教育基礎上開展德育工作的方法、策略。
關鍵詞:幸福教育;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策略
教育,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相關知識,另一方面還能提升學生感知以及獲得幸福的能力。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人們對幸福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而教師能夠對學生進行直接管理。因此,初中班主任需要積極開展德育教育工作,使學生在實踐教育活動中提升個人幸福感,將教育的育人功能最大程度的發揮出來。
一、幸福教育的概念
幸福教育從本質上來說,就是運用相關的教育方式使學生的內心感到快樂和喜悅,同時提升獲得幸福的能力。總之,培養、提升學生情感認知的能力即是幸福教育。學生能夠擁有時間較長的舒暢、愉悅好心情,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升綜合素養。在具體實踐中采用幸福教育手段,學生可以輕易在日常生活中獲得幸福感,情感交流得以強化。幸福教育活動是一個長期、潛移默化的過程。因為初中階段學生的心理較為敏感,對其開展幸福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在日常教學、生活中,初中班主任需要及時的關注到學生的心理及行為變化,給予學生充足理解,包容錯誤,多關心愛護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積極探索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特征的德育教育方法,以幫助學生在學習中取得更多幸福感。
二、在幸福教育基礎上,初中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的方法策略
1.對幸福德育形成正確認知,尊重學生主體性地位。
德育教學方法采取主體模式,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幸福感。主體模式最重要的原則是學生自己主動發現趣味性較高的事情,進一步對其展開研究并解決問題,核心點在于鍛煉學生各項能力如批判、思維能力等。主題模式下能夠使學生明確目標、掌握并熟練使用相關概念知識。在整個德育過程中,教師充分尊重每個學生的想法,教師只發揮引導與協助作用。當初中生感覺自己被重視、關懷時,不論是在家里還是在學校,他們都會更好的表現自己。因此,在對青年人進行能力培養時需要及時對其關懷、愛護。表現關懷、重視的一種則是自主權。依據學生的興趣所在,精心設計德育活動,給予學生相應的自主權,培養學生自尊自愛、自強不息的良好品質,幫助學生掌握知識技能。例如在學習到《意志力的培養》相關知識時,班主任能夠依據學生實際情況,讓他們自主制定學習以及生活的目標,鼓勵他們認真記錄自己每日的完成情況,與同學互相監督、幫助,進而形成和諧的班級氛圍。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更愿意去實踐完成目標,取得一定的幸福感及成就感。
2.進行團隊小組合作,學生自我實現需要得以滿足
初中階段的學生自我認知尚未完善。這一階段的學生渴望得到別人的贊美與鼓勵,想要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展開深度合作,自我實現需求想要得到滿足。因此,初中班主任在德育教育開展過程中,積極融入團隊合作方式,能夠促進德育教學成效的提升,進而完成幸福教育的目標。班主任在設計團隊活動時,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需求,明確每一位同學的責任,鼓勵學生朝著共同目標努力。在對學生團隊精神進行培養時,需要讓學生明確團隊合作的好處,使得每位成員專注同一個目標,定期回顧目標,考量成就,及時的調整規劃。團隊成員互相贊賞、學習,團隊合作能力得以提升。班主任需注意的是,團隊合作要分階段進行。尤其是開始階段,團隊合作成效并不明顯,這時班主任需要及時的對學生表達鼓勵與支持。班主任依據任務難度的大小來規劃每組成員數量及規模。站在全局的角度考慮,合理分配,在解決方案、分析以及評論上,要求每個隊伍從不同的角度考慮給出不同的答案。比如,在開展以“熱愛祖國”為主題的德育活動時,班主任可以將愛國主義進一步劃分,具體為學習祖國文化、感受祖國大好河山、了解民族英雄等多個模塊,讓初中生自主選擇完成其中一個模塊的任務。再將選擇相同的學生進行組隊。在執行任務時分工合作,最大程度上發揮自身作用。開展此類活動,學生能夠充分體會被需要的感覺,提升學生的幸福感。
3.在項目化設計的基礎上,學生的求知欲得以滿足
項目化設計從本質上來說就是讓學生自主參與設計德育問題,同時與教師共同商討教學活動方案,學生自助設計整套流程并參與其具體實踐中在此基礎上不斷地總結經驗并反思,明確不同方案會給教學成效產生什么樣的影響。不同年級、性格的學生選擇的教學內容方向可能會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使得德育活動具有更多的可能性,活動內容更為靈活、豐富。和以往的呆板形教學模式有著很大的不同,項目化設計的教學理念成功規避傳統矛盾“做多與學”,學生在設計教學內容的同時對學習知識獲得更好地掌握,學生的思維都已拓展,完善了學生的人格。將社會和個人價值進行結合是項目化學習特征之一,指向思維遷移、知識再構建,是一個具有挑戰性和真實性的教學問題,學生的成就感得以滿足。
結語
總而言之,在幸福教育基礎上開展德育工作,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學生能夠更好的掌握科學知識,提升個人幸福感以及鍛煉獲取幸福的能力。在具體實施中需要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明確幸福德育理念;開展小組合作,滿足學生的自我實現需要;進行項目化設計,滿足學生的求知欲。進而幫助學生取得更好的進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亞平.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創新策略分析[J].幸福生活指南,2019(15):0232.
[2]張方.幸福教育理念下的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J].家長(中、下旬刊),2020(7):33-34.
[3]黃錦.基于幸福教育的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和策略探究[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0(14):16-17.
[4]何錫梅.淺談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水平的有效策略[J].幸福生活指南,2020(3):0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