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春 古毅
摘 要:《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職業教育法》這兩個文件明確了職業技能人才的培養標準。這兩個文件強調,要著力發展職業教育,產校聯合,深度挖掘培養人才、塑造人才的方法,促進全社會共同為職業教育事業發展添磚加瓦。
關鍵詞:校企合作 專業發展 人才培養
深化校企合作,構建校企合作長效機制是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方向,也是推進學校內部管理機制變革的著力點。校企合作能否落到實處,校企合作能否深度推動職業教育教學發展,校企合作專業是否能夠發展成為學校特色乃至王牌專業,這是每一所職業院校都需要關注的重點。通過校企合作,學校人才培訓能力得到提升,依托地方經濟發展,各專業通過深化校企合作加強學生綜合素質培養,促使專業的整體面貌發生變化,社會聲譽大幅度提高。
一、確定校企合作工作的目標與任務
校企合作重在充分發揮企業優勢,引進企業技術人才參與學校課程體系構建。特別是在合作培訓、課程設置、教材開發、師資建設等方面要展開深度合作,將產、學、研、用四者緊密結合,學校籌集大量經費,積極投身于此項建設。學校有什么,企業有什么,要將二者進行有機融合。學校與企業合作,搭建實踐教學平臺,創建配套的實訓環境,著力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和專業技能。
二、校企合作工作的主要舉措
(一)完善校企合作管理制度
1.成立校企合作領導及工作機構
成立專門的校企合作領導委員會,致力于發展最優化的校企共建專業,突出抓好學校專業質量特色。
2.完善內部管理與校企合作工作的配套制度
建立完善的企業管理與學校合作的配套制度,學生在校期間就可以提前適應企業工作氛圍,同時遵循校內紀律,有利于學校工作的開展。建立與專業相適應的科研項目開發、校外實踐基地管理、頂崗實習、師資培養等制度體系。
3.建立校企合作工作考核與激勵機制
制訂《校企合作工作考核辦法》,加強績效考評,對貢獻突出的人員予以表彰獎勵。校企合作的最終目的是形成雙贏局面。一方面,從地區經濟發展入手,另一方面,以提高學生就業能力為重,最終實現雙贏。學校與企業相互扶持,相互合作,致力于推動校企合作的高質量發展。
(二)拓寬校企合作渠道,提升學校校企合作能力
1.拓寬校企合作渠道
在常規的校企合作基礎上,還要拓寬校企合作的渠道。與多個企業在專業建設、實踐教學、師資培養、員工培訓、技術研發等方面開展多途徑合作。多派遣專業教師到企業實踐,專業教師通過實踐了解企業對員工的要求,不斷提高教學能力,并將自己在企業所學運用到教學中,將“要學生學”的狀態變為“學生要學”。
校企合作活動的范圍可再拓寬一些,不局限于學術和科研活動,可以再適當地增加一些休閑娛樂活動。教師們在休閑、放松的狀態下進行溝通、交流。這樣,一方面可以加強專業教師對企業的了解和企業專家對專業建設的了解;另一方面,有利于促進教師自身能力發展,還有利于培養團隊合作意識。在與企業合作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審視自身不足,從而提高自身能力。
2.深化校企合作,服務社會發展
通過共建“師資隊伍”、共建“實訓實習基地”、共建“人才培養方案”、共建“課程”、共建“課堂”五個共建達到校企合作內容深化、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目的。教師不斷提高自身學習能力,增強自身競爭優勢,牢記“學無止境”這句話。面對校企合作專業,教師要重視個人角色的轉變,由學校型教師轉變為社區型教師,由理論教學轉變為指導學生實際操作的教學。
3.開展特種作業優勢,服務地方企業
企業需要什么類型的人才,學校就培養什么樣的人才,這是校企合作最直接的內容。依據地方特色經濟,打造地方特色專業,從而促進地方經濟發展,這就是校企合作的本質所在。學校構建特色服務平臺,明確企業發展要求,培養相應人才,助推社會經濟發展。
三、鞏固校企合作工作的成果與成效
(一)創新合作模式
打造人才共育模式。對接合作企業,建立校外實訓實習基地,共建校外教師培訓基地,聘請校外兼職教師參與專業教學、新技術應用的講座、實訓指導、畢業設計指導、頂崗實習指導等多項工作。
(二)拓寬合作項目
育人與教學結合,學校與企業合作,教學與就業結合。幫助學生完成從學校到社會的銜接,企業為學生提供實習與就業的崗位,保證工作無憂;學校為企業提供高質量、高素質人才,實現人才供給無憂;社會為學校和企業提供發展的大平臺。三者緊密合作,共同致力于職業教育事業發展。學校有培養學生的獨特優勢——培養對象集中和教學經驗豐富,企業有培訓環境和設備優勢,二者都可為學生的培養做出巨大的貢獻。
(三)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在校企共育人才的實踐中,努力實現校企深度對接,深度推進協作共育模式,促進人才質量顯著提升。統計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專業對口率、雙證書獲取率、用人單位滿意率,讓數據“說話”,監督校企合作工作的落實。
(四)增強社會服務能力
匯總企業人員培訓成果,內容包括特種設備作業、上崗證、操作證培訓等;總結校企共育人才為地方經濟做出貢獻的經驗,不斷提高站位、嚴格要求、深化執行。繼續加強校企合作體制上的突破,對教師加強培養,轉變教師的人才觀念和育人觀念。進一步拓展校企合作管理組的職能與職責,為專業建設提供持續支撐;加大校企合作運行機制創新力度,繼續加強教師在專業建設、教學改革、教育科研、大賽指導、企業實踐等方面的培訓,促進師資隊伍能力的持續提升,為人才培養提供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李冬霞.基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建筑類專業人才培養品牌模式探索與實踐[J].品牌研究,2019(23).
[2]郝小琳.中職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與探索[J].機械職業教育,2012(2).
[3]張慶發.中職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研究[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8(1).
[4]李蜜.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與探索[J].科教導刊,2012(25).
[5]李鳳彥.校企合作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與探索[J].職業,2008(23).
[作者單位:重慶五一高級技工學校(重慶五一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