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柳娟
【摘要】通過課堂紀律管理,可以培養學生自覺遵守紀律的好習慣,創設最佳的教學環境,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紀律是一個班級成功與否的關鍵。紀律好,班級的班風也一定會隨著紀律的提高而提高。相反,如果紀律不好,班級混亂班風渙散。小學生年齡尚小,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課中的紀律與課堂管理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小學班級;課堂紀律;好習慣;教學環境;教學效率
小學生天真爛漫,活潑可愛,每天早上甜甜的一句:“老師早上好!”放學時小手一揮,“老師再見!”在外行人眼里,教師就是天底下最光輝、最幸福的職業。可君不見課堂上能說出甜甜的“老師好”的小嘴,同樣會說出駭人見聞的、與課堂無關的語句,把教師上課的內容越扯越遠;整齊劃一的小手也可能會做出各種各樣的小動作。通過課堂紀律管理,可以培養學生自覺遵守紀律的好習慣,創設一個最佳的教學環境,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日常課堂里,筆者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課前準備
上課前要求學生準備好書本,練習本,文具盒,并統一放在桌子的左上角。剛開始實施時,不是每個學生都能做到。我們就要采取班干部的帶頭、示范作用。值日班干站在講臺上掌控全班同學,各小組長監督自己小組的同學,準備好學習用品,伏桌靜息等候教師的到來。對于個別特別好動的學生,可找個“專員”專門負責監督,天天如此、每節課如此,相信學生們一定能養成良好的課前準備的好習慣。
二、上課問候方式
凡事都要做有儀式感。教師先說:“上課!”然后班長喊:“起立!”教師先問候學生:“同學們好!”學生再問:“老師好!”最后班長喊:“坐下!”上課前的問候儀式感,能讓學生們輕松地從下課的放松狀態過渡到上課的認真模式。
三、坐姿
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平放在胸前,頭正,身直,手平,足安。(雙腳平放于課桌下)。這樣的坐姿也是有講究的,右手放在上,左手在下,可以預防學生的手動來動去,玩筆、玩紙團、亂涂鴉;右手在上,也方便我們舉右手發言,右手拿筆做筆記;雙手平放于胸前,腰身就會自然挺直,長期堅持這樣的坐姿也成就了學生的良好體態;頭正、眼睛要直視前方的教師或黑板,做到目不斜視,也防止學生東張西望,分散注意力;足安,雙腳平放于課桌下,防止學生的雙腳晃來晃去,翹二郎腿。
四、課堂紀律
上課期間,學生不能隨意進出教室、不睡覺、不交頭接耳、不大聲喧嘩、不玩玩具等。學生必須專心聽講,當學生開小差、睡覺或搞小動作,必須及時提醒、教育,絕不能視而不見。不記筆記時不能伏在桌子上,自始至終按照“頭正、身直、手平、腳安”的要求端正坐好,專心聽課。
五、回答問題
教師提出問題,學生要積極舉手發言。舉手時,要舉右手,而且胳膊肘不得離開桌面,更不能站立舉手,被教師允許后才能回答。回答時需站立,呈立正姿勢。回答要說普通話,教師隨時訂正學生語法上錯誤,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特別注意學生說話要完整、通順。有必要端書時,要雙手端書。讀書時做到:“心到”“眼到”“口到”。其他學生認真傾聽別人的發言,不能打斷別人發言,安靜聽課。
六、握筆寫字的姿勢
寫字時做到 “一尺,一寸,一拳”。握筆時特別注意大拇指不能壓在食指上,要呈“捏”的姿勢,其它三指要自然彎曲,不得平伸。筆自然放在虎口,不能緊抓筆桿挺直筆。很多學生的寫字姿勢錯誤,教師在課堂上要不停地巡視,發現學生姿勢錯誤要馬上糾正。
七、下課常規
下課鈴響后由班長喊:“起立!”教師先說:“同學們再見!”學生再說:“老師再見!老師您辛苦了!”這樣也能讓學生學會感恩,感謝教師在課堂上的辛勤付出,更尊敬教師。學生一定要等到教師離開教室后才能離開教室,離開座位時將凳子推放進課桌下。走出教室要輕聲慢步,不能橫沖直撞。
課堂紀律好,學習成績就會好。因為紀律好的話,這個班級的班風也一定會隨著紀律的提高而提高的。相反,如果紀律不好的話,就會班級混亂,班風渙散。班級紀律的好壞關系著全班學生的成績與整體形象的好壞,小學階段,學生處于身體和心理正在發展的關鍵時期,小學生的成長尤其需要有一定的規矩約束,才能在今后的生活與學習中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與行為習慣。而教師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班級的紀律與課堂管理是重中之重。
責任編輯? 胡春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