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云
【摘要】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自三年級起設置閱讀策略單元,旨在引導學生掌握閱讀策略。在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預測”策略單元,編者用三篇課文幫助學生習得策略方法,運用策略方法。教師在教學中應結合單元的整體設計,有序開展教學,培養學生運用“預測策略”的意識和掌握基本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預測策略;整體設計;有序推進;深度閱讀
預測指預先的推測或測定。在閱讀策略中是指借助已讀過的內容對接下來將要發生的情節、故事的結局、人物的命運進行假設,并通過閱讀后面的內容加以印證和肯定。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對“預測策略”一步一步地在學習中滲透。如,在一年級下冊的《動物王國開大會》中讓學生根據課文信息進行簡單推斷;在二年級上冊的《雪孩子》中引導學生思考后續的故事情節;二年級下冊《蜘蛛開店》的課后練習題讓學生續編故事等。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自三年級起設置閱讀策略單元,旨在引導學生掌握閱讀策略。在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預測”策略單元中,其語文要素直接指向“預測策略”的理解和運用。那么,如何將預測這種無意識閱讀心理轉化為有意識的閱讀行為,引導學生撐握這一閱讀方法,感受閱讀的樂趣,促進深度閱讀呢?下面,談談筆者的一些做法。
一、緊扣目標,整體設計
本單元圍繞著“預測策略”開展教學,教學重點是“一邊讀一邊預測,順著故事情節去猜想”“學習預測的一些基本方法”“嘗試續編故事”。本單元從單元導語到課文前的閱讀提示,到課后練習,到交流平臺,都聚焦“預測”這一閱讀策略,凸顯單元核心教學內容。
本單元共編排三篇課文。第一篇為教讀課文《總也倒不了的老屋》,編撰此文,意在讓學生在閱讀中學習預測的基本方法。課文以旁批和課后活動的形式提示預測方法。旁批呈現了預測的思考過程,課后活動要求學生邊讀課文邊預測后面會發生什么,并和同學交流。交流平臺展示了學習伙伴在閱讀時預測的方法和發現。《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和《小狗學叫》是略讀課文,《胡蘿卜先生的胡子》在本單元起到運用方法,練習預測的作用。要關注課前導語和課后習題中的要求,鼓勵學生在閱讀中練習預測。《小狗學叫》在本單元起到運用方法,獨立預測的作用。可引導學生在閱讀中預測、根據故事結局的開頭預測。在預測的過程中,提升閱讀的速度和獨立預測的能力。“交流平臺”重在梳理總結預測的方法和作用。
學得策略要有法、有序、有理,預測單元各結構間指向一致,從“策略提煉——概念理解——方法獲得——練習鞏固——實戰運用”五大環節,緊密聯系。教師在設計每課的教學時,要以單元為整體讓學生從“模仿”與“練習”中習得策略,有序推進。
二、重視過程,落實指導
(一)用好教讀課文,習得“預測策略”
《總也倒不了的老屋》講述了小貓、老母雞、小蜘蛛向老屋請求幫助,老屋為了幫助他們堅持不倒的故事。課題“總也到不了”和“老屋”間的聯想,給學生帶來無限的想象空間。課文中七處預測旁批意在讓一個熟練閱讀者以學習伙伴的身份,引導學生分別從題目、插圖、文章內容、結尾以及聯系生活等方面進行預測。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入“學習伙伴”,假設七處旁批是“學習伙伴”,教師帶領學生和“學習伙伴”共同展開閱讀。同時,課后練習提示學生不能隨意猜測,不能毫無根據地預測,而是要結合生活經驗和故事情節進行預測。在教學中,教師要把“合理地預測”有機地滲透到教學中:1.注意喚醒預測意識,啟發學生順著情節發展預測后面的故事;2.點撥方法,有指向地進行預測;3.提供支架,我讀到……我預測到……因為……;4.重視體驗,學生的預測有一定依據即可,給予鼓勵,呵護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用好自讀課文,運用“預測策略”
《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和《不會叫的狗》,這兩篇課文對學生提出了兩個要求,一是積極主動地思考,一邊讀一邊預測后面的情節,二是要預測故事的結局。這兩篇課文有一個共同特點,都采用了特殊的編排方式,沒有在教科書中呈現完整的故事內容,而是把故事結局用省略號的方式隱去,將故事結局留給學生預測,體現對預測策略的充分運用。
教《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時,我們要把“合理地預測”進一步推,一步步修正預測結果。在閱讀時,學生預測的內容與課文一樣,就繼續讀下去,預測的內容與課文不一樣,就先修正自己的預測,再回到課文的思路繼續往下讀,預測到驗證,再預測再驗證。
《小狗學叫》這篇文章很長,原文有3個不同的結局。學生在閱讀時,應有意識地邊讀邊預測。在學生交流自己的預測后,教師再揭示原文,引導學生進一步實踐多角度預測,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把自己預測的故事結局和其他同學、原文進行對比,使自己的預測更科學、更準確,再進行續寫。
(三)加強閱讀實踐,鞏固“預測策略”
閱讀能力的形成需要學生在豐富的閱讀實踐活動中認知、應用,從而提升思考力。因此,僅靠書本例文的閱讀示范,練習是不足以落實“預測”能力的培養。教師要在接下來的教學中要繼續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運用邊讀邊預測的策略,還要引導學生把方法運用到課外閱讀中去,從題目、插圖、文章內容、結尾以及聯系生活等方面進行合理的預測,多角度預測。
預測單元是學生的第一個閱讀策略單元。在教學時,教師要以培訓學生運用策略的意識和基本能力為起點,讓學生不斷了解預測、嘗試預測、樂于預測、實踐預測,讓學生養成預測習慣,促進深度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陳旭興,潘文彬.雙線”并進學習“預測”——《總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學錄評[J].語文教學通訊,2019(30).
[3]李作芳.統編本“閱讀策略單元”編寫特點與教學建議—— 以統編本三年級上[J]小學語文教學,2018(10).
[4]曹愛衛.讀懂新體例 實現新功能——統編教材三年級上冊新體例內容解讀[J].小學語文教師,2018(1).
責任編輯? 陳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