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夢浩
摘 ?要:新課程理念倡導互動教學,主張教與學相互影響,師和生交往溝通,形成和諧的師生、生生關系,在互動中提高教學效果。然而,許多教師在互動教學中有失偏頗,把握不準互動教學的要領,存在一些形式主義傾向,導致互動教學有違初心,教學效果不夠理想。筆者結合日常教學實踐,談談小學數學互動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數學教學;課堂活動;策略探討
在小學階段的數學課堂上,應該積極的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以學生為主體,適當的增加無論教師與學生之間還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數學課堂的互動。除此之外,這種互動還能夠及時的調動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大腦能夠活躍的思考數學問題。教師利用多樣的方式增加與學生的互動,是提升數學教學質量的前提,而且教師要平等的與學生進行交流,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師的尊重。所以教師要改變教學理念,讓小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下進行數學學習。
一、以生為本,積極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
數學情境創設是指把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出來,讓學生產生認知沖突,進行探索,將實際問題逐步抽象成數學問題。作為教師,在教學計算的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去創設合適的情境,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將抽象的數學與具體的實際生活相結合,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從而提高學生的興趣。例如,呂老師巧妙地創設了一個情境:王老師帶學生去歡樂谷玩,在坐車過程中遇到問題,需要學生解決。這情境來源于生活,學生容易融入其中,從而激發學生的思維,使其在頭腦中潛移默化地學會數學的計算。如果把情境中的王老師變成學生熟悉的呂老師,讓學生變成去歡樂谷玩的主人,讓學生來解決自己去歡樂谷玩可能遇到的問題,是否更加能令學生快速地投入到學習中來呢?
二、關注多元創新,激發學習興趣
重視對生態課堂的構建,加強小學數學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互,需要教師結合不同的知識內容,選取有效、優質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探索熱情。與此同時,教師還要培養學生學習總結、質疑與提問的能力,激發其主觀能動性。在慕課教學、翻轉課堂、混合施教、思維導圖與支架式教學中,教師要給予學生獨立探思的機會,使其形成自主預習能力,更好地獲取知識,升級自我認識,繼而讓小學生感受數學廣泛的應用性,并具有操作能力。在此情況下,學生的主動交互能力得到顯著提升,他們自然愿意與教師進行互動和交流,這對構建生態課堂是極為有利的。
三、創新建立學習小組使學生進行互動交流
合作和溝通是在現如今的人類社會活動所必須的,也是在小學數學課堂互動要多運用的教學方法。在小學數學的課堂上,教師要與學生積極互動,也要讓學生之間進行溝通和交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可能因為各種因素不向教師提問,向同學問問題學生可能更加自然,這時教師就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分成學習小組,提出溝通交流,指導學生展開討論和溝通,增加同學之間的交流與溝通的機會,讓更多的學生說“我是這么想的”、“我有不同看法”、“我對他的回答有補充”等等,充分讓每個學生在小組學習中有付出、有收獲,發揮學生的最佳潛能。從而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養不懂就請教同學的習慣。
四、創設問題情境,增強師生的互動性
學生在小學學習階段中,對于新事物的好奇心是非常重的,教師可利用這種好奇心對問題進創設,讓學生提高學習積極性,以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參與到課堂的教學過程中,通過問題的有效提出與解答,以此提高師生之間的互動性。教師在進行問題教學情境創設的時候,一定要遵循問題來源于生活的原則,讓學生通過對于生活中問題的解決與訓練,以達到數學應用于生活的目的。比如在“小數的加法和減法”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舉貼切生活的實際案例,對問題進行情境創設,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進一步設置多元化的互動模式,培養學生質疑精神
教師可以利用小學生興趣廣泛的特點,將情境互動形式多元化,并且數學本身與生活就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與生活的變化結合,更能體現數學的親切感與熟悉感,一定程度上減弱學生學習過程的距離感,對于激起學生學習興趣有莫大的幫助。教師在互動過程中,可以多設置一些生活中的情境化的問題,讓學生可以加以想象,引導學生置身其中引發其解決問題的積極性,或者教師也可以提出,學生自己針對課堂知識提出問題小組互動討論問答,通過學生走進互動情境,培養提出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便是開頭提出的學生質疑精神的初步培養的開始。
六、注重合作互動,提高數學互動效果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班級學生數量較多,教師很難在數學課堂上面面俱到照顧每一位學生,這也是數教育教學常見問題。針對這一現象,教師在小學數學互動教學課堂上,可以采用合作互動的方式來為每一位學生分配相應的任務,讓每一位學生在小組合作、互動中完成數學學習,這樣學生均能在數學課堂上有所發展和提升,從而真正優化數學教學。例如,教師在“統計”知識教學的時候,教師即可提前為學生準備好大小相同的水果卡片以及白紙,然后結合學生個體能力、水平差異合理分組,讓各個小組學生在白紙上貼上水果卡片,而且確保其不能重疊,之后再讓各個小組就不同種類水果進行統計,從而優化教學。
七、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打造互動課堂
要想進一步的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教師要學會去聆聽學生的心里話,讓學生主動地與你交流,對學生的生活、學習方面要給予正確的引導,教師要主動的走進學生的生活,不能只將教學局限到教學課堂上,在課下也要積極的與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了解學生的性格特征和興趣愛好,聽取他們對教學課堂的意見,并且結合自身的思想以及學生們的興趣愛好,制定合理科學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要對教學計劃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制定學生喜歡的教學方式,開展出自己獨特的教學課堂,從而讓學生更加喜歡數學課堂,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加強他們課堂的參與度,進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
在小學的數學教學中,課堂中的師生互動是一個非常普遍且有效的教學方法,它不僅可以幫助教師使整個課堂的氣氛變得活躍生動,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在課堂上養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可以理解的更加的透徹,對課堂上的重點內容和知識,有更加深刻的印象。
參考文獻:
[1]簡佳玲.小學數學生態課堂中師生交往互動的新思考[J].文理導航,2020,5(03):27-28.
[2]張鳳英.小學數學生態課堂中師生交往互動的新思考[J].讀書文摘,2020,4(1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