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念
摘要:幼兒正處于認知起步階段,對世間一切的事物都充滿好奇心。教師是幼兒接觸最多的人,是幼兒生命中領路人,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注意幼兒的身心健康,對幼兒寬容,接受幼兒的一切問題積極采取措施。在教學過程中,考慮到幼兒的年齡較小,不擅長表達自身感情。因此教師要通過團隊心理游戲提升幼兒的交往水平,讓其與他人更好的相處。本文就開展團體心理游戲,提升大班幼兒交往水平進行探究。
關鍵詞:團體心理游戲;大班幼兒;交往水平
隨著時代的發展,孩子的教育問題得到了學校、父母越來越多的重視。但關于幼兒心理健康,重視程度明顯不足。幼兒處于身心快速發展階段,這一階段的有效引導對其今后成長有著極大的意義。因此教師在各項活動中要關注幼兒的身心健康,避免幼兒因被忽視、冷落而產生不良情緒,進而影響到其心理狀況。教師應積極開展團體心理活動,不斷提升大班幼兒的交往水平,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一、團隊心理游戲在幼兒中開展的社會背景
團隊心理游戲是指在預先設計好的游戲情境中,在團隊環境下為各成員提供心理方面的幫助和支持。目前,其在小學生、中學生甚至成人中都有著較多的應用,但在學齡前幼兒中涉及較少。這源于社會認知的刻板印象,覺得人際交往不能力會在年紀增長之后逐步提升。但由于部分幼兒的語言表述能力弱,在感到孤獨時很難清楚的將自己的情感表述出來,這會讓幼兒產生被孤立、無助等不良情緒,若長期存在相關情緒,幼兒會越來越難以與其他人相處,嚴重情況下還可能發展為社會性障礙。因此,一定要重視幼兒的人際交往情況,讓幼兒在更好的環境下實現內心的健康發展。但是,由于幼兒的認知水平、性格特點不一,在人際交往方面也表現出差異化的水平。此時,幼兒教師可以通過適當的輔導,讓幼兒在團隊中與其他成員互動并實現自我認知、自我接納,從而更加健康快樂的成長。
二、目前幼兒交往中存在的問題
在成人的社會交往中,個體會為了達到特定目標來將自身的情感、思想及行為進行整合。但時幼兒在產生交往行為時,往往缺乏上述策略,很容易導致失敗結果。而幼兒今后要更好的適應社會、參加社會活動并在身處的環境中更好的生存,就一定要學會與同伴交往,而如果再次期間沒有予以正確引導,部分交際能力較差的幼兒,很容易錯過社會性發展的關鍵期。
目前,我國關于幼兒交際策略及發展方面的研究較少。在缺乏理論指導情況下,教師在幼兒游戲中,往往存在盲目性。比如在游戲過程中并不能敏銳的捕捉到幼兒的情緒狀態,只有當幼兒不良情緒有明顯表現后才能有所察覺。還有就是教師在組織幼兒游戲活動時,選擇的內容不夠恰當。部分游戲中,幼兒需要更多的表達。如果幼兒語言表達能力較弱或性格內向,此時教師會更多的參與其中。一旦教師干預較多,就會掩蓋幼兒交際能力不足這一情況。
三、開展團體心理游戲,提升大班幼兒交往水平策略
(一)提高重視程度,敏銳捕捉幼兒的情緒狀態
游戲能讓孩子們感到快樂,但只有深入的參與其中才能又良好的情緒體驗。如果一直游離于游戲邊緣,無法深入其中,幼兒只會產生孤獨感。這種情況下,教師如果能及時發覺,及時引導并幼兒參與到活動中,負面的情緒可以被很快消除。因此,教師首先應存在相關方面意識。在幼兒參與活動中,觀察每個孩子的狀態。其次,在發現問題后,應當及時干預。但教師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方式方法,在保護幼兒自尊的同時讓其參與到集體的游戲活動中。比如在“信任之旅”這一團體游戲中,游戲需要將幼兒分成任意的小組,其中一名幼兒會被蒙住眼睛,然后在另一名幼兒的指導下進行轉彎或上下樓梯,最終到達目的地。在這個游戲中,幼兒之間的交流溝通能力非常重要,由于不同團隊之間還存在競爭,幼兒需要通過溝通在最短時間內通過準確路徑到達重點,如果溝通不暢,很難取得良好結果。但在實際游戲中,教師會發現有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有的幼兒怕黑,不敢蒙上眼睛走路;有的幼兒語言表達能力不強,無法只給同伴明確的路徑。這些情況的存在都會影響到幼兒的參與熱情,并且還可能導致同伴之間發生爭執,這更不利于幼兒交際水平的發展。教師應當敏銳捕捉到這一狀況,此時,教師可以告訴幼兒,戰勝自己也是一種勝利,鼓勵幼兒完成游戲。同時,讓同伴給予鼓勵和支持,讓他們在互相鼓勵、互相配合下完成游戲。這可極大的增進雙方情感,鍛煉幼兒的交際能力。
(二)有效處理突發事件,進行總結反思
在團體游戲中,由于幼兒年紀較小,配合能力不足,因此在游戲過程中很容易出現突發狀況。部分性格內向的幼兒在受到指責后,他們往往不會表達,但是卻會反應在行為中,具體表現為在之后的游戲中不積極,或者干脆不參與游戲。但這并非他們的本愿,如果被孤立在一旁,他們還是希望能參與到游戲中。這就要求教師能及時、有效的處理突發事件,給予這部分孩子保護,讓團隊中的幼兒了解到一個團隊游戲失敗時是所有人的責任,而不是責怪某一個人。這不僅能培養幼兒的交際能力,還能讓幼兒萌發團隊、合作理念,這對其今后的成長也大有裨益。比如在“無敵風火輪”這一游戲中,教師可以讓10人為一組,然后利用報紙和膠帶制作一個可以容納所有團隊成員的封閉式大圓環。隨后團隊成員需要站到圓環上走動并滾動圓環到達重點,但期間要注意不損壞報紙。在游戲過程中,幼兒很容易因步調不一致導致圓環被破壞或者集體倒地。此時,幼兒之間會互相埋怨,甚至會推搡。此時教師要立即制止,避免打架,造成傷害。隨后教師可以帶領整個團隊進行回憶,到底是哪個步驟出現問題,是不是需要互相之間配合,保持步調一致,這樣才能更好的完成。在幼兒之間相互溝通后,互相之間也能更加包容。在出現問題后,也能通過溝通解決,從而更好的完成團隊游戲。
(三)給予鼓勵、引導和幫助
與日常集體教學活動不同,團體心理游戲更側重于日常交往中存在孤獨感的幼兒。在開展團體心理游戲前,教師可以先了解幼兒對孤獨感的看法。比如:你指導孤獨是一種什么感覺嗎?什么樣的事情讓你感到孤獨?在遇到這樣的事情時你是怎么處理的?當然,幼兒因為表達能力不強,并不能完全表達自身想法。但他們會認識到孤獨是一種不良的心理體驗,會讓自身處在一種身心不適的狀態下。此時,教師要給予幼兒鼓勵和引導,讓幼兒通過參與團體游戲來減輕孤獨感。也可以在游戲與其他小朋友建立起良好關系,并嘗試與他人一起分享快了情緒,獲得情感上的滿足。比如在“不怕孤獨”這一團體心理游戲中,教師可以讓團隊中的每個成員都進行自我介紹,當有內向、害羞的同學表達不清時,鼓勵所有成員給予鼓勵,讓其順利完成自我介紹。在團隊成員互相了解后,教師可以讓所有人員完成《我很孤獨》這一繪本的閱讀,讓團隊成員認識到人人都會存在孤獨情緒。隨后,教師可以創造情景:“沒人和我玩”。在這一活動中,所有成員都會一一體驗孤獨情緒。之后,教師可以組織行為訓練,“我想和你一起玩”,讓團體成員一起協助他人共同游戲,分享交朋友的方法,共同體會快樂。在這樣的游戲中,每個幼兒都會感受到“孤獨”是一種怎樣的體驗,這能讓互相之間更加包容。對于交際水平較低的幼兒來講,團體中朋友的支持和鼓勵也能幫助其樹立信心,更好的進行交際,避免不良情緒在內心積蓄,從而更加健康的成長。
四、結束語
在幼兒成長過程中,保持心理健康非常重要。但受限于年齡特點及思維方式,幼兒交際能力不足,這可能導致幼兒被孤立或自我游離于集體之外,這不利于幼兒心理健康發展。因此教師要更多的關注幼兒的內心狀況,通過團隊游戲來提升幼兒交際水平。當然,幼兒在短期內無法實現交際水平的提升,也無法很好的解決每次的情緒不良體驗。但是在一次次的團體游戲中,幼兒之間可通過互相交流,互相幫助來消除孤獨感。教師在這一過程中通過積極、正面的引導來幫助幼兒正確處理情緒,推動其深入到游戲中,從而實現交際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宋蕾. 心理情景劇促進5-6歲幼兒同伴交往能力發展的實踐研究[D].大理大學,2021.
[2]蘇曉潔. 幼兒心理健康問題的多維審視——一個6歲幼兒的心理問題探析[J]. 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8,33(04):20-22.
[3]周麗華,曹中平,蘇林雁. 游戲情境中幼兒的同伴交往策略系統[J]. 學前教育研究,2012(04):36-40.
[4]米玉. 多維視角下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問題探析[J]. 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21,23(01):52-56.
[5]李楠. 角色游戲對大班幼兒同伴交往策略影響的研究[J]. 教育現代化,2015(05):49-53.
[6]桑標,徐軼麗. 幼兒心理理論的發展與其日常同伴交往關系的研究[J]. 心理發展與教育,2006(02):1-6.
[7]李喜元. 幼兒園微系統內影響幼兒心理理論的因素及教育對策[J].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7,33(10):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