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英
[摘? ?要]初中歷史課堂活動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載體,合理設計課堂活動,對于提升初中歷史教學效率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核心素養背景下,從學情出發,以課程標準為導向,科學規范地設計教學目標,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形成“教、學、評”一體化的課堂教學,是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歷史;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 ? G633.51?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21)34-0068-02
初中歷史課堂活動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載體,合理設計課堂活動,對于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歷史教師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基于課標和學情設計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課堂活動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來設計。當前,實施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最重要的依據是教育部頒布的《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11年版)》。教師應當認真研讀該課程標準,充分理解其基本理念和編寫思路,并在了解學生已有知識、能力水平和遵循學生學科認知規律的前提下設計教學目標,且所設計的教學目標要具有可操作性。依據課程標準對學生的要求,解讀和重構教學內容,科學制定教學目標是合理設計課堂活動的前提和基礎。
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要綜合考慮三維目標之間的關系,努力實現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平衡發展。教學目標應使用明確、具體、可觀察、可檢測的行為動詞,能準確地描述學生在什么條件下學什么、如何學,通過學習能達到什么程度,同時能體現教學評價的要求。
以部編初中歷史教材九年級上冊中《美國的獨立》一課為例,對于該課,課標的要求是:通過華盛頓、《獨立宣言》和1787年憲法,理解美國革命對美國歷史發展的影響。本課屬于九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資本主義制度的初步確立》的內容。該單元的內容依次是《君主立憲制的英國》《美國的獨立》《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本課主要包括華盛頓、《獨立宣言》與1787年憲法三個部分。教材內容按照獨立戰爭的序幕、爆發、進程的順序展開,符合學生學習的時空邏輯。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思維水平來看,九年級的學生經過兩年的學習,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歷史學科能力和歷史思維能力,能夠通過直觀的地圖、豐富的圖片、多元的史料等歷史素材,形成對歷史的認知和解釋,能夠對教學中的問題進行進一步的思考和探究。
筆者在研讀課標要求、分析教材和學情的基礎上,制定了四個教學目標:學生通過閱讀史料,能知道美國的開國元勛和國父華盛頓,了解華盛頓為美國獨立做出的重大貢獻;學生通過閱讀史料,能概述《獨立宣言》的基本內容及其意義,知道《獨立宣言》的發表標志著美國的誕生;學生通過閱讀史料和小組合作交流,能概述1787年憲法的基本內容及其意義,知道美國政治體制的顯著特征是三權分立,了解英國和美國政治體制的不同;學生能論述美國通過資產階級革命,擺脫了英國的殖民統治,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這對美國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二、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學中滲透歷史學科核心素養
隨著課程改革的實施,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活動成了歷史教學的趨勢。教師應在教學中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以及歷史學科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培養其合作能力和探索精神。
課堂教學的最終目標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因此教師在設計課堂活動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現有知識水平和學科理解能力,創設多樣化的歷史情境,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將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和家國情懷五大歷史學科核心素養進行整合、細化,并融入課堂教學中,使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在課堂教學中落地。
如在《美國的獨立》一課的教學中,筆者圍繞核心素養進行了如下設計:
1.唯物史觀和歷史解釋:從唯物史觀的角度解釋美國獨立戰爭爆發的原因(英國的殖民統治嚴重阻礙北美資本主義的發展)。
2.時空觀念:要求學生畫出時間軸,并標出美國革命的重大歷史事件。
3.史料實證:在本課的重點和難點《獨立宣言》中選取一段材料,并設計1~2個問題。
問題:《獨立宣言》體現了北美民眾的哪些訴求?
4.家國情懷:學生通過閱讀史料,感悟華盛頓的愛國情懷。
在北美獨立戰爭中,華盛頓以堅強的毅力和高度的愛國心,組織軍隊,整頓軍紀,籌集物資,指揮作戰,表現出了卓越的組織才能。
——摘編自陳森《華盛頓——美國的開國元勛》
問題:材料中體現了華盛頓的哪些優秀品質?
小組交流之后回答。
三、基于“教、學、評”一體化設計教學評價
傳統的歷史課堂教學重視教,忽視學和評。教學評價是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重要途徑,是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教學評價的主要目的是收集有關學生學習成效的信息,了解和反饋學生學習的過程和結果,激勵學生學習,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同時幫助教師調整、改善教學,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除了常用的課堂提問和紙筆測試等方式,教師還可以結合學生實際,靈活采用訪談、辯論會、表演歷史劇等方式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多元化的教學評價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還能提升學生的歷史學科思維,培育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
教學評價對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在設計教學評價時,應緊扣課程標準要求,滲透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教學評價的設計要以“目標導向”為基礎,形成“教、學、評”三個環節有機結合的歷史課堂教學,避免“教、學、評”三個環節脫節。在設計辨析題和論述題時,要保證試題具有一定的開放性與探究性。
如在《美國的獨立》一課的教學中,筆者依據4個教學目標設計了3道選擇題和1道材料論述題,并對每個教學目標進行了檢測。
題目1.1796年,身為國父的他拒絕第三次連任總統,返回自己在弗吉尼亞州的種植園,他是(? ? ?)
A.華盛頓? ? ? ? B.林肯? ? ? ? C.愛迪生? ? ? ? D.福特
題目2.下框中橫線處的文獻是(? ? ?)
A.《漢謨拉比法典》? ? ? ? ? ? ?B.《權利法案》
C.《獨立宣言》? ? ? ? ? ? ? ? ? ? ?D.《宅地法》
題目3.1803年,美國總統杰斐遜簽訂了從法國廉價購買路易斯安那的協議。此舉超越了總統的權限,最終總統將協議交予國會,獲得批準后才得以生效。據此可知(? ? ?)
A.國會權力至高無上
B.總統權力受國會制約
C.總統由國會選舉產生
D.美國行政權高于立法權
題目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789年根據這一憲法成立的聯邦政府,……一個長期穩定的強有力卻不專制的中央政府取代了以前松散的軟弱無力的邦聯政府。在這以后的一個多世紀中,除南北戰爭以外,憲法和聯邦政府保證了美國始終處于一種政治和社會高度穩定的狀態,這就為美國的長期經濟發展提供了一種很好的社會環境……并成為美國邁向現代化的起點。在憲法制定不到100年的時間里,美國經濟迅速發展,很快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
——摘編自張進銘《論〈美國憲法〉和建立聯邦政府對美國長期經濟發展的影響》
(1)請寫出材料中“憲法”的名稱。
(2)閱讀以上材料,提煉出一個觀點,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加以論述。
教學評價是為了驗證教學目標的實現程度,并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教學評價要融入教學過程中,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教師只有科學規范地制訂教學目標,設計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并能有效評價學習過程,形成“教(基于課標和核心素養)、學(提升核心素養)、評(基于課標和核心素養評價)”一體化,才能不斷優化歷史教學,提升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
[? ?參? ?考? ?文? ?獻? ?]
[1]? 歐旭強.核心素養背景下“目標導向,學會標準,單元過關”初中歷史教學模式淺探[J].中學教學參考,2019(22):77-78.
(責任編輯? ?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