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華
摘 要:初中數學是一門基礎課程,初中生會產生許多的錯題,而數學學習就是一個重復錯誤和解決錯誤的過程。但是很多初中生遇到錯題經常不能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法,錯題整理一拖再拖,因此教師的任務就是要安撫學生,幫助學生重新樹立信心,培養學生解決錯題的意識,充分研究學生的錯題資源,針對學生制定出科學有效的教學方針,提高學生數學綜合能力。
關鍵詞:初中數學;錯題資源;教學方案
古人云:“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可見在學習和生活中出現錯誤是不可避免的一件事。況且古人又云:“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因此出現錯誤不可怕,只要有錯就改,就可以完善自身。數學學習也是同樣的道理,初中學生一定會有錯題,有不理解的地方,但是只要學生及時發現錯題,明確原因并且進行有針對性的改正,就會提升學習效率。因此教師應該培養自己的錯題資源教學意識,幫助學生歸納解決錯題,充分利用錯題資源,鞏固和完善學生的數學水平。
一、錯題原因
(一)教學方法有偏頗
孔子在千年前就提出“因材施教”,而如今許多教師采用填鴨式的方法教學,忽視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差異性,不能有針對性地管理每一位同學。教師忽視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會造成嚴重的兩極分化情況,而且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很難對學生的成績起到有效的幫助。例如,初中知識點“二元一次方程”,如果老師教給學生方程的模式,而不將其內在原理進行講解,許多學生很難明白其中的變化,因此對學生要進行有針對性、目的性的教學。
(二)注意力分散
初中生正是叛逆期的開始,心里的自我意識開始萌生,他們會有各種各樣的想法,導致各種各樣的煩惱,這種煩惱會影響學習質量和生活質量,學生在課上很難集中精神學習知識點,而數學課程節奏較快,因此知識點稍縱即逝,學生很容易忽視,那么做題時就可能發生因一蟻穴,毀千里之堤的慘劇。例如,初中數學有許多代數和幾何相結合的題型,學生如果有一方面知識點沒有把握到位,就很容易有錯題產生。
(三)新舊知識銜接困難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產生思維定式,因此在面對新知識時,難以轉變原有的思維模式,從而給新知識的學習與運用造成很大困擾,如果不能及時解決這個問題,很容易產生概念混淆的情況,造成錯誤的產生。例如,初中有理數、無理數以及實數之間的概念,相反數、倒數、絕對值之間的概念,就很容易發生混淆,導致出現錯題。
(四)學生缺乏自主意識
許多學生出現錯題不能自主地去解決,最后錯題依然是錯題,不會依然是不會,沒有刨根問底的學習態度。例如,測試后,學生只記住了老師的答案,沒有深入研究,那么下次錯題依舊會錯。
二、各種錯題分類
(一)對原理的理解不夠
初中生對于知識只靠死記硬背,缺乏對問題內在的邏輯分析,而數學題的解答需要學生具有較好的邏輯能力,因此學生會有錯題產生。在初中數學教育學習的過程中,有許多數學公式需要學生記住,并將其應用于解題過程中,而一些學生因為沒有明白公式原理,生搬硬套地進行解題,導致遇到有些陷阱的題目,稍有不慎就解題失誤。例如,初中知識點“三角函數的誘導公式”,如果學生不能理解角與象限之間的各種轉換,就很容易出現失誤,對符號判斷錯誤。
(二)缺乏常識
初中生閱歷較少,缺乏生活經驗,這可能會對數學學習產生一定影響,很多時候學生是因為對題目的判斷不準確,從而致使解題失誤。很多題目考量的是學生對于生活的認知。例如,關于單位轉換,學生可能對其沒有概念,因此極易混淆,從而造成一些錯誤。
(三)相似概念
初中數學有許多相似概念,如果學生不能認真辨別,極易出現錯誤。比如,“減少了”和“減少到”之間有一字之差,意義卻大相徑庭;還有,三角形三條中線的交點叫什么?三角形三條垂線的交點叫什么?也是有差別的。
(四)思維固化
初中生對解題擁有了一定的經驗,產生了固定的思維模式,解題中就會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運用先前的思維解決問題。例如,“一個數是30,比另一個數多7。另一個數是多少?”學生錯答為:30+7=37。例如,“一個數是16,比另一個數少9,另一個數是多少?”學生錯誤地認為是16-9=3。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看出學生有各種各樣的錯題。
三、有效運用錯題資源
(一)積累錯題
培養數學思維的關鍵是不斷解決數學問題,解決有疑問的數學問題,因此積累錯題變得至關重要,因為其可以幫助學生迅速提高數學水平。例如,在學習“二元一次方程”相關內容和知識點時,許多學生容易出錯,那么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從其積累的錯題中深度剖析,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分析習題出錯的原因,使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代入消元法的步驟,解決這一方面的問題。比如,關于絕對值方面的知識:已知|a|=3,|b|=2,并且a
第一,教師要幫助學生將積累錯題融入日常生活,讓學生將各種錯題進行積累,根據不同的原因和錯題類型進行歸納和總結,如此有助于抓住學習的重點,以小見大地理解問題,同時有利于學生找到自己的知識盲區,進行彌補和完善,解決數學中的細節問題,避免相同情況的錯誤出現,增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反思能力。教師要讓學生通過反思發現問題的本質,更快地找出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第二,教師利用錯題資源,可以有效提高數學的教學效率,集中大多數的教學時間,解決學生較為集中的錯題,及時發現大多數學生的不足,教授學生正確的數學思路和方法。
(二)反思錯題
在積累錯題之后,教師需要對錯題進行分析,認識到學生不完善的地方,以此來調整教學方案;學生也要對自己的錯題進行分析,知道自己的薄弱環節,進行有效的彌補。同時對于初中生,教師要引導他們對錯題進行反思,幫助其培養反思習慣,進一步加強學生的學習成果。
(三)錯題拓展
研究錯題,發現錯題的內在本質,引發新題的產生,充分利用錯題資源。初中數學教學中,老師要抓住學生錯題的內在知識點,再次拓展新題,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完善和鞏固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掌握和理解。同時要培養學生多種思維的思維方式,提升學生數學綜合素養。
總之,充分利用好學生的錯題資源,使初中學生充分認識到自己的缺陷所在,做到及時彌補,并且幫助學生拓展延伸知識內容,鞏固知識基礎,能夠讓學生的數學水平有極大的提升。教師要修改錯題,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找回自信心,增強學生的心理素質,以此減少外部條件對學生的影響,切實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主性,提升學習質量,有效地利用錯題這把“雙刃劍”,實現對錯題資源的高效利用。
參考文獻
[1]張慶祥.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錯題資源的有效利用[J].課堂內外·教師版,2016(8):93.
[2]張躍軍.錯題資源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利用[J].中外交流,2019(2):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