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文筆
摘要:近年來,課程改革在不斷深入,對學生各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育教學方式上,也從以往的課本式教育模式轉變為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核心素養身為高中學生必須具備的能力,現如今引起社會大眾的高度關注。數學建模意識是高中數學教育教學中需要重點掌握的知識,由此,作為高中數學教師,就應該重點對學生數學建模思想進行培養,提升學生的各項能力。
關鍵詞:高中數學;核心素養;建模思想;教學策略
目前來看,近幾年高中數學考試中,建模類題型逐漸增多。因此,要求教師教育教學方案制定上要重點培養學生的數學建模思想,并與學生的日常學習以及生活相結合,對學生進行全面培養,從而促使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全面提升。
一、例題生活化教學模式
在高中數學課堂上,教師多會選擇使用例題方式對知識點進行講解,從而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明白如何掌握知識。但目前來看,教師所講解的例題題目十分枯燥,學生難以提起學習興起?;诖?,教師應當將例題與生活結合在一起,使例題逐漸生活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能夠更加認真的學習。例如,教師在講到人教版高一數學必修1第一章的“集合”時可以提這樣一個問題:全班一共30個人,1到30學號,要求學生回答出班級的集合里一共有多個子集。這樣提問,學生會對這個例題充滿興趣,也會積極思考問題的答案。通過將日常生活融入例題中,能夠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建模能力。
二、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能力
要想提高學生的數學語言能力就要重點培養學生的接受、表達能力。接受就是能看懂、聽懂教師講授的數學知識點;表達為學生可以寫出、講出自己的解題思路以及數學觀點。在現在的數學學習中,許多學生存在會做不會說的問題,這個問題看似對學生的成績沒有什么影響,但卻能使學生難以提高自己的建模能力。因此,高中數學教師應當盡力改變學生這一現狀。作為教師,上課或多或少都會對學生進行提問,而對于數學教師來說,課上提問最多的也就是需要學生牢牢記住的固定知識點。為改變學生會做不會說這一現狀,教師在上課提問時應當把提問重點從知識點轉變為解題思路。例如教師在課上找例題讓學生練習的時候,可以找幾名同學到黑板上寫出自己的解題步驟,然后講述自己的觀點以及答題方法。以此種方式進行數學教學,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數學語言能力,強化知識點的記憶,對學生建模能力進行全面培養。
三、通過開設實踐課程,培養學生建模思想
現在的數學課基本都是理論課程,很少有教師開設實踐課程,因此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不高。教師也無法培養學生的建模意識。為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適當開設實踐課程,培養學生建模思維。例如,教師在講到人教版高中數學必修1的函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某一超市的客流量并記錄,在此之后繪制圖像分析客流量變化趨勢以及變化原因。不同的學生可以觀察不同的超市,在課上可以分析哪家超市的客流量多、生意好。學生可以在觀察客流量記錄數據的同時放松一下上了一天課緊繃的神經。通過這種勞逸結合的方式,使學生在游戲中學習,在放松中思考問題。
四、加強各學科之間的聯系,培養學生的建模能力
大家都知道,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在高中的許多課程中都會涉及數學問題。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加強數學與各學科之間的聯系,來培養學生的建模能力。很多學生認為,其他科的學習與數學是沒有任何關系的,這些學生往往缺乏理性思維,不了解數學這一學科的重要性。因此,教師就需要對這些同學舉例講述數學這一科在其他學科中的作用。例如,對于生物這一課程來說,需要利用數學計算遺傳概率;對于物理這一課程來說,在各個知識點的學習上都要利用數學進行計算;對于化學這一門學科來說,需要利用數學來配平化學方程式等等。教師在上課時,可以將其他學科的例題拿到數學課堂上來講,通過利用數學建模,運用數學知識點解決其他科目的問題。這樣學生可以直觀感受數學學習的重要意義,明白數學建模能力應用的廣泛性。通過給學生帶來直觀沖擊的方式,使學生主動學習建模能力,提高自身的數學核心素養。
五、結語
培養學生建模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還需要教師與學生共同努力,教師要將培養學生建模能力這一任務穿插在日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明白學習數學建模能力的重要性,讓學生主動學習,培養自身建模能力。通過以上幾種方法,便能夠在提升學生學習成績的同時,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從而達到培養學生自身核心素養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宋玉輝.基于高中數學核心素養中數學建模培養的教學策略[J].中外交流,2021,28(2):699-700.
[2]周志娟.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高中數學教學策略探討[J].廣西教育(中等教育),2021(1):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