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花
【摘要】新課改背景下,人們對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要求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提高語文教學工作質量。加強小學語文教學,對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以及升學,都會帶來非常重要的影響,而微課的應用,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作用重大。本文在此基礎上,對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情況進行研究,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具體的應用策略,希望能夠加強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際應用,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水平。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微課;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4—0463(2021)03—0120—02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教育技術的提升以及新課改的不斷深入,人們對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而加強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不僅是微課技術發展的要求,同時也是提高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的要求。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學生學習的需求加強對微課教學手段的應用,不斷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一、小學語文教學的現狀
我國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不利于學生語文水平的提高,限制著學生的發展,對提高其綜合成績造成一些負面影響。首先,語文教學任務較多,教學氛圍緊張,學生逐漸對語文教學產生抵觸心理,導致其無法積極配合語文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還有部分小學教師以黑板板書的形式進行教學,加之單純的理論闡述,導致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容易形成枯燥乏味的教學氛圍,不利于小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其次,學生對語文學習缺乏主動性。受我國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小學生對于知識的學習大多都是被動的,缺乏主動性,并且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缺乏對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視,使得小學語文教學質量較低。最后,教學內容單一,缺乏必要的互動。從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的實際情況能夠看出,大多數時間都是教師對書本內容進行講解,師生之間缺少必要的互動,不能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無法根據學生基礎知識掌握的情況進行教學,不能針對學生學習能力進行教學,不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與進步[1]。
二、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利用微課技術拓展教學。新課改要求小學語文教學不能局限于書本內容,而需要突破限制,不斷豐富教學內容,以達到開拓學生視野的目的;不斷充實學生的知識庫,在語文知識學習中提高學生的文化底蘊,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較好的基礎。而傳統的語文教學能夠達到的效果有限,因此需要借助微課技術的優勢,豐富語文教師的教學素材,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提升他們的綜合素養。微課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不僅能夠突破書本內容的限制,還能夠提高教學效率,增強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使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體現出生本教育的理念,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利用微課技術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微課技術能夠幫助語文教師創設相關的教學情景,激發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以此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從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的實際情況能夠看出,大多數小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不高,基本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如果僅僅通過語言來為學生描繪相應的教學情景,小學階段學生還不能根據教師的語言描述學習、想象相關情景,能夠起到的實際效果有限[2]。而微課技術的應用能夠幫助語文教師創設合適的教學情景,將學生引入到所要教學的內容中去,引導學生體會文章中的情景,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進而有效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例如,在《觸摸春天》內容的介紹時,教師可以通過微課技術的應用,將文中所描繪的內容更加生動形象地展現出來,也可以輔之以相應的音樂和視頻,提高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
3.使用微課完成導學任務,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應對學生進行全面分析,以此為基礎對學生開展教學,進而提高微課教學方式使用的合理性,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快速發展。小學生由于自身年齡的影響,其具備活潑好動的性格,導致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無法引導學生對相關知識進行學習,教師無法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小學生無法長時間集中自身的注意力,因此,教師可以使用微課導入的方式引導學生,確保教師通過簡短的視頻快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并且在微課中設置一定的疑問,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提高其對語文知識的學習力度,進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學生發展提供一定的內在動力。
例如,《雪孩子》一課教學中,語文教師可以在微視頻中播放動畫片的方式引導學生加強對相關知識的學習,進而提高學生對文章的學習興趣,保證學生可以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以此提高教學質量。
4.利用微課技術,使學生更好地感知語文的意境。學生對語文意境的感受,對于語文水平有很大的影響,決定著學生是否具備一定的語文學科素養。從當前小學生語文學習的實際情況能夠看出,學生對于語文的感受,大都處于感性認識狀態。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微課技術為學生創造更好的環境,幫助學生理解相關意境。如果僅僅通過教師對書本內容的口述,難以引起學生的共鳴,導致學生在課堂上不能很好地了解文章意境,降低了課堂教學效率。因此我們需要借助于微課技術的應用,加強學生對書本內涵的理解,通過相關情景的創設,激發學生主動思考,進而降低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對教師的依賴,保證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可以獨立思考相關知識,保證學生形成一定的思維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促進學生的快速發展[3]。
5.借助微課技術,攻克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如果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語文課堂教學工作,無法突出教學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內容,不利于學生對教學重難點的把握,導致學生無法提高自身的語文學習成績,容易打擊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自信心,久而久之,學生會逐漸喪失對語文教學的學習興趣,降低對語文知識學習的積極性,教師難以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水平[4]。而通過微課技術的應用,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對教學的重點與難點進行突出,通過視頻以及圖片等形式,提高對學生感官的刺激,加強學生對詞句的理解,保證學生可以明確語文教學工作中的重點及難點知識,并通過反復觀看微課視頻的方式提高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5]。
6.使用微課技術,完成翻轉課堂方式的使用。雖然微課教學方式在提高語文教學質量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應適度使用微課進行教學,防止出現微課教學濫用的現象,以此提高微課教學方式使用的效用[6]。因此,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結合其他教學方法使用微課,以此提高微課教學方式的使用質量。教師在課堂教學前,應播放微課視頻引導學生進行知識預習,確保學生在課前了解相關知識,在語文課堂中對學生進行提問,進而提高微課教學效率,確保微課能夠發揮自身應有的作用[7]。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是我國小學教學階段的重要內容,通過實地研究能夠發現,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無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而加強微課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既是新課改的要求,同時也能夠培養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提高其語文綜合素養。在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教師要合理地應用微課技術提高教學質量,拓寬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理解教材中的重點及難點知識,促進學生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唐英.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應用中的問題研究[J].教育,2019(01).
[2]王立榮.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問題的研究[J].學周刊,2018(36):130-131.
[3]梁艷鳳.基于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問題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8(06):142.
[4]蘭曉維.微課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及問題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6.
[5]委浩強.微課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9(21):151.
[6]高青玲,邢耀剛.基于核心素養的微視頻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9(12):62-66.
[7]朱海燕.新課程背景下微課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31):43.
編輯:孟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