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愛珠 林妙麗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很多教師改變了他們的教學方式,采用新型教學模式,并且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但是還存在一部分教師濫用教學方法,或者采用傳統教學模式,一味地“滿堂灌”,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濃,教學效率低,學生得不到發展。為了探尋更好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落實新課改的理念,本文對“智慧語文情境體驗式板塊教學”進行實踐探討,以期達到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落實學生核心素養。
【關鍵詞】情境體驗;板塊教學;小學語文
小學語文學科是基礎課程,它是培養學生學習使用祖國語言文字的重要載體。學生要想將自己所思考的東西更形象地表達出來,離不開語文教學,因此,語文教學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起著決定性作用。但是很多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對學習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了解不能夠深入,這勢必成為阻礙新課程深入實施的“瓶頸”。《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指出,要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廣東省名教師工作室主持人林愛珠教師結合她本人的研究成果,在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智慧課堂教學模型的建構與實踐》一書中,結合前人相關理論與多年教學教研實踐實證研究,從統編版教材的編寫理念出發,提出了基于核心素養的創新型教學方法模式——情境體驗式板塊教學方法,實踐證明,這一方法,為解決城鄉接合區一線課堂教學的“少慢費差”現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如,相關論文成果在中國知網被引用和下載達2600多人次,相關輻射引領作用已經在論著中具體闡述,在此不再贅述。
一、情境體驗式板塊教學方法的核心概念
智慧課堂情境體驗式板塊教學方法,是指依據智慧課堂教學理念和宗旨,根據學生認知的特點,創設教學情境,科學整合教學資源板塊,融合信息技術,優化教學技能和教學內容,讓學生在自主體驗中獲得真知,逐步形成全面發展的具有創新能力、充滿智慧的大寫的人的教學方法。
情境,是指“情”和“境”的組合,但情境不只是情境的重現,更是包括情感的復合。從“體驗”的字面意思來理解,它是指自身的一種親身經歷,是與經驗所不同的一種形式,它不僅注重行動的過程,同時還注重行動者心理所產生的感受,而且更注重在經驗基礎之上達到主體和客體相互之間的結合,從而構建起一個有機的關系結構。板塊教學是指將所要講授的知識根據內在關系分成不同的模塊,且各板塊相互之間都有聯系,從而進行模塊化教學。情境體驗式板塊教學是指老師在教學過程當中,依照學生學習能力、理解能力、認知能力以及各方面因素,將知識按邏輯分成不同的板塊,再根據板塊的內容,利用相關的手段及設備進行情境再現,從而讓學生可以在親身實踐過程當中更好地掌握相關知識,進而讓學生從實踐中產生共鳴,獲得自身的想法,抒發自己的情感,達到實踐體驗與教學內容的習得達到最佳效果。
二、 情境體驗式板塊教學方法的應用原則
(一)準確解讀教材,合理安排板塊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教師應確立適應社會發展和學生需求的語文教育觀念,注重吸收新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應認真鉆研教材,正確理解把握教材內容,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從中看出,教材解讀應作為教師日常工作的重要內容,恰當地解讀教材才能抓住重點,確定目標,才能順利開展和完成教學任務。因此,要設計出合理有效的教學板塊,首先就得從教材入手。筆者在教學復韻母《ai ei ui》這一課時,結合情鏡體驗板塊教學方法,認真分析了教材內容。從整體看,部編版低年級的教材注重提高學生的語言文字理解和運用能力,一年級的拼音的學習與識字相輔相成,同時降低了拼音的拼讀和書寫要求。在設計板塊時,我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境圖把拼音的學習與實際生活建立聯系,安排了“以圖助學,讀準音”作為重點板塊。課文的插圖是語言文字的具象,讓學生看圖交流,由熟悉的語言帶出復韻母的學習,從教材出發,以學生的體驗、參與為主要教學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此外,復韻母的書寫板塊和拼讀板塊作為次要板塊出現,讓學生在游戲和實踐中,掌握拼音學習的知識與技能。
(二)精心創設情境,優化板塊體驗
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在學生日常的教學過程當中是離不開與生活的聯系,語文學科是來源于生活,是人們對于生活體驗的文字表達形式,又利用語文的學習反饋于生活,因此,語文的教學要和學生日常生活聯系在一起。根據情景體驗設計板塊方法,教師在設計課程的過程當中應該考慮怎么樣將學習內容貼近學生們的日常生活,通過什么形式讓學生覺得這不是課本冷冰冰的拼音字母而是生活中經常見到的東西。
拼音是一種比較抽象難理解的符號,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比較的枯燥,學生也難以理解。筆者在漢語拼音課《ai ei ui》的教學過程中,將“聲母”和“韻母”分成兩大陣營進行拔河比賽,將陣營中的每一個拼音字母比作“拔河運動員”,有目的地創設了具有一定情境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結合這個場景展開這節課的教學,貼近了學生的日常生活,同時又用生動形象的方式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過程當中掌握知識。
情境體驗式板塊教學的進行是離不開多媒體設備的,各式各樣的多媒體設備可以讓整個課堂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提高教學質量。多媒體具有很強的轉化性,它可以將一些復雜抽象的知識通過圖表、視頻、媒體等方式轉化為通俗易懂的內容,從而讓學生更好的理解。繼續以漢語拼音課《ai ei ui》為例,在導入時利用多媒體將課堂背景轉換為“比賽場景”,把聲母和韻母形象化,變成一個一個“運動員”來出場,這樣的話,學生能快速進入情境,學習興致就更高了。在最后一個體驗板塊,筆者通過多媒體設計了“去做客”“摘蘑菇”兩個游戲來學習音節,解決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易疲勞、注意力分散從而影響教學效果的問題。
(三)科學體驗“動靜”,落實板塊目標
傳統教學中以靜為主,通過教師不斷地講和學生不停地讀、記來完成,這樣的教學模式是效率低下的。有別于傳統教學中單一、枯燥、封閉的課堂模式,情景體驗式板塊教學是多元、開放、包容的。在實施過程中,教師科學靈活運用導學方法,動靜結合,彈性引領學生完成板塊體驗,落實板塊目標。板塊之間“動靜結合”,教學內容中的動態板塊和靜態板塊交錯安排,讓語文課堂更加地豐富靈動。教師“動靜結合”,或觀察、傾聽,或演示、參與,以一個組織者、引導者的身份進行導學,引導學生進入情境體驗。學生“動靜結合”,在教師引領下燃起學習欲望,在情境體驗中自主思考、靜心體會和互動交流、合作探究。
繼續以漢語拼音課《ai ei ui》為例,筆者設計了六個板塊,其中“動”的有板塊三“互動交流,學標調”,學生與學生之間展開討論,各抒己見,表達對復韻母標調的看法,板塊五“鞏固突破,拼音節”,積極參與到有趣的游戲活動中,學習拼讀音節;“靜”的有板塊一“創設情境,定目標”,教師聯系學生已有的知識,引導學生進入學習情境,明確了“尋找復韻母”的目標,板塊四“掌握技能,規范寫”,學生學會讀之后,教師創設“邀請復韻母去做客”的情境,讓學生在趣味性的情景氛圍中寫復韻母。動靜的結合,讓整個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從而落實板塊目標。
三、情境體驗式板塊教學方法的顯著成效
在拼音課堂教學實踐中,我們根據情境體驗式板塊教學方法的內涵和運用原則,充分發揮學生深入學習拼音的主觀能動性,真正實現課堂教學提質增效,落實核心素養。
(一)優化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當中,我們常常發現拼音教學是十分繁雜、內容意象比較抽象的,而很多教師想要做到面面俱到,從頭講到尾,課堂無疑也是雜亂無序的,學生會感到枯燥無味,甚至是產生厭學的心理。如果采用情境體驗式板塊教學,將所要講述的內容科學分成幾個相關聯的板塊,刪去不必要的內容,歸納總結出核心的目標,再依據學生認知規律,將各板塊通過情境體驗的方式進行再現,這樣會讓學生在有邏輯有條理,且生動有趣的過程當中學會知識,同時也培養了他們的思維邏輯能力,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的熱情,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能力。用情境體驗式板塊教學,加深了學生對拼音的把握,提高了借助拼音識字與閱讀的能力,進而更好地落實了教學目標,提高了學習效率。
(二)喚醒了情感體驗,落實了核心素養
情境體驗式板塊教學的核心實質就是通過模塊化的方式,將知識進行分類歸納化,然后再利用情境體驗式的方式將模塊讓學生更好的接受,從而引發學生感情的共鳴與思考。這種方式是以學生的情感構造和精神構造所設立的,最終的目的也是為了喚醒學生情感的思考,達到對于語文的理解和感悟。情感是作為一個生命所具有獨特的形式,語文的教學是離不開情感烘托的,因此情境板塊式教學就是建立在情感教育的基礎之上,讓學生在自我情感認知和表述的過程當中,學會并且掌握知識,最終將知識轉為自己的經驗,讓學生在自主體驗中獲得真知,逐步形成全面發展的具有創新能力、充滿智慧的人才。
[本文系湛江市中小學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重點課題“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智慧課堂教學模型的建構與實踐”(課題批準號:2019ZJZD009)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林愛珠.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智慧課堂教學模型的建構與實踐[M].吉林人民出版社,2020.7.
[2]林愛珠.依托統編教材,構建口語交際“體驗式板塊教學”模型[J].語文教學通訊,2020(4).
[3]陳國進.情境體驗式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教研版), 2019(3):88.
[4]許美玲.關于情境體驗式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的應用策略研究[J].新課程(上),2019(1):67.
[5]張靜.在體驗中研究,在研究中收獲——體驗式教學在小學語文學科研究性課堂中的運用[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文科專輯)[C],2006.
[6]林建華.身臨其境真情流動——體驗式教學在語文課堂中的運用[J].閱讀與鑒賞旬刊,2011(4):59,33.
責任編輯? 溫鐵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