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琦
摘 要:因特需學生與普通學生相比而言在智力、行動等諸多方面存在一定不同,因此,教師在教學過成中,需對特需學生特點予以充分考慮,激發音樂學習熱情,調動學生音樂學習積極性,推動音樂教學效率不斷提升。
關鍵詞:音樂教學;特需教育;有效教學
音樂教學為特需教育重要構成部分,針對學生欣賞能力及審美能力的提升將會起到一定推動作用。然而,因受多種因素的制約、影響,使得具體音樂教學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均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形成制約。針對此現象,教師在今后教學過程中,需以學生角度出發,設計科學有效的音樂教學策略。
一、特需教育學校展開音樂教學必要性
分析特需教育學校發展發現,音樂教學發揮著重要作用,借助有效實施音樂教學策略,除可實現學生良好品質的培養外,還可有助于學生審美能力的進一步提升,針對學生健康成長而言具備重要意義。此外,音樂教學活動的展開還可在一定程度上對特需教育學校學生心理需求加以滿足,還可有助于學生自信心的樹立,推動學生積極、樂觀生活態度的形成。眾所周知,音樂可激發人類情感共鳴,促使身體、音樂二者有機融合,并推動學生正確人生觀及價值觀的樹立,針對學生今后發展而言發揮著重要作用。教師在特需教育學校中展開音樂教學活動,除可實現學生欣賞能力的培養外,還可有助于學生孤僻心理狀態的突破,還可有助于特需教育學校學生健康成長。
二、特需教育學校實施音樂教學的有效途徑
(一)設計音樂游戲,幫助學生克服障礙
部分學生因存在智力障礙,使得學生在各方面的認知能力與普通學生相比而言存在一定欠缺之處,認知障礙問題較為明顯,加之學生思維方式靈活度不足,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沿用傳統的音樂教學方式,則學生注意力將難以長時間維持于課堂中,對于音樂內容難以形成準確理解,長此以往,學生將會產生學習障礙。無論為智力障礙兒童或是普通兒童,教師在音樂教學過程中設計音樂游戲均可有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重視音樂游戲的應用。教師在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為幫助特殊學生群體對音樂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障礙加以克服,教師便可設計音樂游戲的方式,實施音樂教學活動,借助游戲活動以實現學生聽覺及視覺等多重感官的調動,推動學生音樂學習熱情的進一步激發,還可有助于學生內心表現欲望的增強,促使學生在音樂課堂中敢于表現自我。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學習強節奏感的音樂時,教師便可設計“傳球”游戲,主要即為學生甲將球在桌面敲擊兩下后,傳送至學生乙手中,學生乙敲擊兩下桌面后,傳送至學生丙手中,以此類推,最終傳回學生甲手中。教師在傳球開始時可播放強節奏感的音樂,促使每個人均可參與到球的傳遞中,這不僅是簡單的動作傳遞,還可促使學生通過反復聆聽音樂,使學生大腦皮層處于興奮狀態之中。此外,學生在強烈的節奏中,還可實現學生反應能力、動作連貫性的鍛煉,還可實現學生自我表現欲望的增強。
(二)組織器樂教學,感受音樂之美
特需教育與普通教育相比而言,在音樂教學展開過程中將會面臨諸多難題,以器樂教學為例,其中便存在著學生吹奏技巧不熟練、識譜困難及肢體協調性不高等諸多問題。教師在音樂教學過程中,為對上述問題加以改善,教師需重視學生觸覺及聽覺等多種感官的充分應用,引導學生針對不同器樂的聲音展開辨別活動,以此實現學生聽覺神經的刺激,還可促使特殊學生針對音樂的美好之處形成感受,在潛移默化中調動學生器樂學習興趣,還可有助于學生在辨別器樂名稱、器樂種類過程中對音樂美感形成理解。教師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應重視恰當時機的把握,展開音樂教學活動,借助器樂對學生聽覺產生刺激,促使學生可在試吹樂器及觸摸樂器過程中對音樂之美形成感受。
如以口琴教學為例,教師可鼓勵學生試吹并觸摸器樂,借助單音吹奏方式對口琴特點加以感知。針對教師而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重視學生音準的不斷調整,借助不斷記憶及觸摸對口琴演奏手型、演奏姿勢、節奏類型等加以了解,以此為基礎,引導學生利用口琴展開吹奏練習活動,實現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及優化,幫助學生對吹奏技巧形成熟練掌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欣賞《溪邊景色》這首交響樂時,教師便可鼓勵學生聆聽這首音樂作品中所涉及的樂器,并在仔細聆聽過程中,分辨是否為管弦樂,幫助學生對于不同樂器聲音形成清晰認知,還可借助樂器對音樂之美形成理解。
(三)展開動作模仿,感知音樂
分析特殊學生發現,在智力方面均存在一定不足,因此,學生僅憑借自身能力難以理解教師所講述的內容,存在智力障礙,學生記憶事物速度較慢,且記憶力較差。教師在音樂教學過程中,需以特殊學生群體實際要求作為依據,設計動作模仿教學活動,主要即指將音樂中的節奏、動作二者有機融合,鼓勵學生借助雙眼對教師肢體動作進行觀察,并對教師節奏、動作反復模仿,促使學生可在多次重復中對音樂形成充分感知,推動學生音樂記憶效率的提升。教師在動作模仿過程中,要求教師需具備充足的耐心,促使學生可逐漸理解并記憶音樂,教師在引導學生模仿《小貓》這首歌曲時,教師便可將音樂節奏、貓的特點有機融合,促使學生可借助簡單的肢體動作展開模仿,提高音樂記憶效率。
綜上所述,教師針對特需學生而言,在教學活動中需重視學生個性化需求的滿足,結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設計多樣化音樂教學策略,幫助學生感知音樂學習樂趣,推動音樂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單云珠.特殊教育初中音樂有效教學策略探究[J].中學生作文指導,2019,000(032):P.169-169.
[2]羅翠婷.特殊教育學校音樂教學策略分析[J].2021(2019-7):157-157.
[3]陳芷奕.淺談特殊學校初中音樂教育教學策略[J].成功:教育,2018,000(020):P.192-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