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立鵬 何麗麗
摘要: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促進學生身心和諧健康成長的重要途徑。我們應該為孩子們創設良好的教育和成長環境,教給他們自我調節的方法,打造家校協同育人環境,多措并舉為中小學生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關鍵詞: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思考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在對近年來中小學生心理健康調查統計結果進行分析后,我們發現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比如易怒、焦慮、抑郁等,他們并不快樂,其原因主要有學業壓力大、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存在問題等。因此,我們一定要重視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大教育改革力度,為中小學生身心和諧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一、堅持素質教育改革,創造良好成長環境
在分析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時,我們發現學業壓力大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學生的不良學業情緒來自于學習壓力大,而學習壓力又來自于現在的教育評價唯分數論、進行大量的考試,還來自于過重的作業負擔。而這一切都與“知識本位”的應試教育有著直接的聯系。素質教育堅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堅持多元化的評價方式,能夠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所以在中小學教育中,我們一定要堅持素質教育改革,從根本上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
例如,在國家為學生“減負”出臺“雙減”政策的背景下,教師積極努力地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創新教學方法,運用情境教學法、游戲教學法等新型教學法,遵循小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調動學生的綜合經驗,給學生提供親身體驗的機會,從而使學生能夠在積極主動地建構中學習知識、架構經驗體系。在這樣的學習中學生掌握的知識更加牢固,不必再通過機械訓練、大量刷題進行鞏固,有效減輕了他們的學業負擔,緩解了他們的心理壓力,為他們擁有愉快的情緒和健康的心理,創造了有利條件和良好環境。
因此,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過程中,如果我們不改變應試教育下的成長環境,僅僅針對他們現在存在的行為問題,往往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良好的環境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影響因素。堅持素質教育改革,為中小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成長和教育環境,是心理健康教育達到“標本兼治”效果的重要途徑。
二、開心理健康教育課,教會學生自我調節
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課的具體實施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沒有真正解決學生的心理困惑和行為問題,從而沒有使心理健康教育課發揮其應有的功能。
我們在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目標之一就是通過心理訓練,讓學生獲得解決心理問題的直接經驗,解決他們存在的行為問題。但是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課,使學生成了盛裝心理健康知識的容器,雖然實現了心理健康知識的傳播,卻未達到規范行為的目的。如有的初中學生雖然知道了青春期有煩惱很正常,應該學著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但是實際上,他們并沒有通過心理健康課,通過心理訓練活動進行情緒情感的調節和控制,沒有真正學會如何抑制自己的沖動行為,心理健康教育課沒有實際地解決他們遇到的真實問題。
所以,在中小學實施心理健康教育課,既要關注心理健康知識的傳播,又要重視心理訓練,從而通過親身體驗的方式,讓學生掌握自我調節的方法,實現自我教育。
三、“家?!眳f同育人,互信互助形成合力
在教育實踐中,我們發現當學生心理出現問題以后,家長責怪教師沒有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教師會埋怨家長沒有及早發現自己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我們必須加強家校共育,加強家校之間的溝通,從而通過“家?!敝g互樹威信,相互支持,形成教育合力。
例如,我發現某個學生在與同伴的交往中,出現了很強的攻擊性行為,在觀察和教育了一段時間之后,攻擊性行為卻一直在持續性,表現最明顯的就是語言的攻擊。于是我與這名學生的家長取得了聯系,希望通過和家長的合作,了解孩子產生語言攻擊性行為的原因并制定解決問題的方案。由于家長在這方面缺乏相應的家庭教育方法,所以我們首先對家長進行了相關的教育指導,提出在家庭生活中和孩子交流溝通時不使用攻擊性的語言。比如當孩子作業拖拉,不懂得珍惜時間時,不要使用攻擊性的語言教育孩子,可以通過名人名言或者是名人故事的方式,進行引導教育。由于孩子的自尊心得到了有效保護,他也會模仿成年人的語言交往方式,不用攻擊性語言去破壞他人的自尊心。最終通過家校協同育人,從根本上解決了他的語言攻擊性行為。
為了加強家校協同育人,我們要積極構建家校協同育人的機制,重視家校之間的有效溝通,為家長提供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導,進而通過家校協同育人,形成教育合力,使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更大的成效。
總之,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現階段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足,導致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日益突出。為了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我們一定要重視中小學生成長和教育中良好環境的創設,重視心理健康教育課中心理訓練的運用,重視家校協同育人局面的形成,從而從根本出發,全面推進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
參考文獻
[1]欒彩云.關于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幾點思考[J].中華少年,2019(29):296.
[2]俞潤山.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與探索[J].新課程(中),2018(08):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