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飛
摘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寶貴的精神財產,在新時代仍然煥發著勃勃生機,要想實現進一步的發展,就必須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與弘揚效果并不理想,需要尋找更為有效的傳播與弘揚方式。而初中語文教學也需要引用中華傳統文化來豐富其內涵。文章以初中語文為例,在分析初中語文教學中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引用困境的基礎上,提出了幾條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以通過引用中華傳統文化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語文 中華傳統文化 現狀分析 策略研究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語文作為一種人文學科,與數學等重邏輯推理的學科不同,其更加側重于一種文化精神的傳達,因此在素質教育觀念逐漸發展的今天,應試教育模式下的語文教學與學習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現實需要,要想在新時期提高語文教學效果,就必須從中華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而中華傳統文化也將在這個過程中獲得進一步的傳播與弘揚。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引用中華傳統文化的問題分析
(一)學生方面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其對于初中語文教學中引用中華傳統文化具有重要影響,但是卻在一些方面表現出了對引用中華傳統文化的制約。首先部分學生的思想認識不高,缺少對中華傳統文化的了解,對中華傳統文化在當今時代中的價值認識不清;其次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學習氛圍不濃,學生距離中華傳統文化過遠;再次是缺乏學習意識,這與學生思想認識不高是密切相關的,由于對中華傳統文化價值的錯誤認識,限制了學生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的意識,進而影響了初中語文教學中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引用。
(二)教師方面
一方面教師的教學觀念落后,仍然囿于應試教育觀念,對素質教育的要求置若罔聞,仍然按照傳統的教學方式組織初中語文教學活動;另一方面教師進行教學評價的標準非常單一,是典型的唯成績論,這也制約了中華傳統文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
二、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引用中華傳統文化的措施
(一)充分利用古詩詞
古詩詞作為古代直接流傳下來的文學形式,深刻體現著中華傳統文化,是在語文教學中引用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媒介。首先教師要領導學生進行誦讀,在誦讀過程中體味作者的感情,其次教師要帶領學生深入體味作者的感情與古詩詞的韻味,再次教師要帶領學生對古詩詞進行輯錄與總結,按照作者、情感等類型對其進行總結,更深層次的理解古詩詞的韻味。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雁門太守行》時就要先領導學生進行朗讀,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品味詩詞的語言美與韻律美,并且教師還可以將教師領讀與學生齊讀相結合,讓學生在反復誦讀的過程中更好的欣賞詩歌,再次就要深入理解作者對國家的憂慮之情,還可以由這種思想感情發展到中華傳統文化中的愛國的優秀精神,進而再按照具有同類思想感情對這個學期學到的古詩詞進行回顧與總結。
(二)培養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興趣
首先要擴大閱讀范圍,深挖文章蘊含的深層意蘊,例如教師在講解《錢塘湖春行》時可以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喜愛,在講解《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時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其次教師要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具體的活動中增加對中華傳統文化的了解程度以及喜愛程度,例如教師可以組織一個關于中國傳統文化風俗的活動,引導學生展開討論。再次教師要指導學生閱讀名著,例如《西游記》,相較于《紅樓夢》、《三國演義》,《西游記》無疑是最適合初中生閱讀的,魯迅曾說《西游記》“諷刺挪揄則取當時時態,加以鋪張描寫”,因此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也可以了解當時那個時代的世態以及文化,增加對中華傳統文化的了解。
(三)提高教師自身的修養
教師與家長是學生成長路上的重要引路人,因此教師要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示范。首先教師要以情感人,自己先對中華傳統文化感興趣,進而通過自己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深沉情感來帶動學生;其次教師要不斷豐富自己的學識,增加對中華傳統文化的了解,在組織語文教學活動中做到旁征博引,促進中華傳統文化在初中語文教學活動中的滲透。
(四)挖掘教材豐富的內涵
教材是任何學科展開教學的重要依據,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引用中華傳統文化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認識教材的重要作用,將教材作為語文課引用中華傳統文化的媒介,以文章為中心,圍繞文章引進與之相關的中華傳統文化。例如在講解《愚公移山》這篇文章時教師就可以將其與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堅持的美德相結合,進而引申為學生在學習與生活中要學會堅持,遇到挫折不能輕言放棄。這樣就能在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過程中,利用中華傳統文化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的思想觀念。
結語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引用中華傳統文化既有現實需要,也有阻力。阻力不僅來自于傳統教育觀念、教師與學生方面,更來自對中華傳統文化的不了解上,因此社會必須重視中華傳統文化塑造人、培養人的積極作用,并且尋找其與初中語文教學的連接點,讓初中語文教學與中華傳統文化天然合一。
參考文獻
[1]張海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滲透[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下旬刊),2021,(07):200-201.
[2]李輝.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J].課外語文,2021,(21):21-22.
[3]吳晨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思考[J].當代家庭教育,2021,(1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