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曉
摘要:隨著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到中國旅游、就業、居住,這使得城市軌道交通客運服務人員掌握必要的英語技能成為必須。而作為為城市軌道交通行業輸送人才的技工學校,其英語教學工作卻一直處于尷尬的位置,學生群體特殊,英語語音基礎薄弱,語言應用能力弱,課堂注意力容易分散等都是導致英語教學困難重重的原因。作為技工學校的一名英語教師,筆者在教學中一直在嘗試針對我校學生英語學習的現狀進行改革?;诖?,本文對自然拼讀法的概念進行了分析,探討了如何通過游戲化教學和自然拼讀來激發學生興趣,以提升英語教學效果。
關鍵詞:技工學校;游戲化教學;單詞;自然拼讀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技工學校的學生英語語音基礎普遍薄弱,其語音受地方音和漢語拼音的影響頗為嚴重,多數學生并不具備單詞拼讀的能力,。因此,在技工學校的英語教學中滲透自然拼讀,培養學生拼讀生詞的能力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且能夠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學生拼讀生詞的能力是指學生能夠根據音標注音或者根據字母組合的讀音規則獨立拼讀生詞,即見詞能讀、聽音能寫的能力。(張正東,2007)
1自然拼讀法的內涵和意義
在美國的幼兒園,小朋友們從三歲起就開始接受自然拼讀的教育了。這里所說的自然拼讀法,英文即Phonics,是指學生能夠根據英文字母在單詞里的發音規律,把單詞讀出來的一種方法。通過學習26個字母和字母組合在單詞中的發音規律,培養學生對字母和字母組合及發音的感知能力,訓練學生看到一個單詞便能立即反應過來如何去發音。
根據研究表明,英語里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單詞都符合一定的發音規律,只要學生能夠掌握這些發音規律并加以練習,就可以輕松地達到見詞能讀、聽音能寫的學習目的,把枯燥無味的背單詞變成一件簡單有趣的事,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自然拼讀法”在技工學校城軌專業的英語教學中的實踐
2.1教學分析
2.1.1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的教學材料為技工學校英語教材《新模式英語1》的Unit 1 Lesson 2 What does he look like(第一單元中的第二課他長什么樣?),該課題是關于描述人物的外貌特征,包含與外貌特征相關的核心詞匯有tall, short, thin, fat, long/short hair等等。
2.1.2學生現狀分析
該班學生為城軌專業中技生,年齡在十四五歲之間,學生多數來自農村地區,單詞拼讀的能力較弱,可以說不會不懂如何拼讀,一些學生甚至用標注漢字的方法來記單詞,以至于產生錯讀、誤讀的現象,從而導致其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不高。
然而,城軌專業中技班的學生個性活潑,好奇心強,喜愛參與活動,能根據指令做動作開展活動。由于其之前基本沒有接觸過自然拼讀法,第一次見識到英語單詞還能這么玩著學都很感興趣。
2.1.3教學目標
基于對本課題的分析,本節課預設了以下教學目標:
(1) 學生能夠掌握描述人物外貌特征的重點詞匯,如tall, short, thin, fat, long/short hair;以及詢問人物外貌特征的重點句型,如 What does he/she look like?
(2) 學生能夠掌握語法be動詞以及has/have的用法
(3) 學生能夠友好、客觀地描述人物外貌特征,作為未來城市軌道交通客運服務的準從業人員,能夠為外國乘客提供幫助,弘揚助人為樂的中國傳統美德。
(4) 學生能夠了解中西方文化之間存在的差異 —— 中國人較為委婉,而西方人則更為直接,對學生進行不同文化意識的滲透。同時,讓學生學會尊重他人,學會不以貌取人,最后無論自己長什么樣,都要學會愛自己。
2.2教學過程
Step 1: 基于工作內容的情境導入,激起城軌專業學生的興趣
播放事先錄制好的工作情境對話 —— 外國乘客在高鐵站內過安檢時與其朋友走失,于是向高鐵站的站務員求助,從而引入本節課的話題“What does he/she look like?”,并向學生介紹本節課學習的重點和難點。
【設計意圖】
結合城軌專業的特點進行情境導入,將英語學習與職業場景相結合,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得學生能夠親身體驗、主動參與,使得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并為后續課堂活動奠定了基礎。
Step 2: 新單詞和實用句型的呈現
Activity 1:利用學生所熟悉的運動員或明星的圖片逐步呈現身高、體型和頭發的描述表達,并利用閃卡進行自然拼讀教學。同時,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總結be動詞的用法。在教授有關頭發的詞匯時,則注意has/have的用法。
Activity 2:利用閃卡通過“大小聲”的游戲(High-low Voice)復習詞匯,即老師大聲讀,同學小聲讀。
Activity 3:利用閃卡通過“誰消失了”的游戲(Who is missing)鞏固詞匯,即學生先閉上眼睛,再睜開眼睛,找出消失的單詞。
Activity 4:利用閃卡歸類描述身高、體型和頭發的詞匯(Word matching)。
【設計意圖】
通過直觀形象的圖片展示,教授學生學習外貌特征的描述。同時,通過多項教學活動來完成生詞和句型的學習和練習,運用圖片對比展示、字卡呈現、游戲教學法、單詞配對等多種教學方法讓學生不斷操練生詞和句型,講練結合掌握本課重點之一。
Step 3: 語法講授
Activity: 通過挖空習題讓學生再次操練be動詞和has/have在描述人物外貌特征時的不同用法,同時讓學生自己進行總結歸納。
【設計意圖】
在第二步生詞和句型學習過程中已經提及本節課語法知識:在描述人物外貌特征時謂語動詞的用法,在這個環節中運用多媒體的直觀性,讓學生快速獲得操練并在比較中掌握正確的表達方式,進一步通過語法練習來鞏固這一重點內容。
Step 4: 小組活動
情景再現:
外國乘客與他的朋友在車站內走失了,于是向站務員求助。
同時呈現本班學生的照片,讓各個小組根據圖片完成描述人物外貌特征的對話。小組成員代表上講臺進行角色扮演。學生互評,最后教師對各個小組的表現進行點評。
【設計意圖】
這個環節通過情景重現,與導入部分相應,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解決職業情景設置中出現的問題,達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難點。
Step 5: 總結和升華
帶領全班學生朗讀一首勵志詩歌,并對本節課進行總結和升華:無論自己長什么樣,都要學會愛自己。
【設計意圖】
通過本節課,學生學習了描述人物外貌特征的詞匯、句型和語法點,掌握了如何去描述,同時讓學生學會外貌并不代表著一切,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去改變,要學會愛自己、尊重別人,達成本節課的思政目標。
Step 6: 作業布置
自畫像:你長什么樣呢?
【設計意圖】
通過讓學生描述自己長什么樣的課后作業來對課堂內容進行延續,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們鞏固課堂所學知識。而且也進一步幫助學生學會正確對待自己的外貌,學會愛自己!
3實踐反思
3.1“自然拼讀法”應用到技工學校英語課堂的意義
3.1.1培養學習興趣,建立學生的自信心
自然拼讀對學生來講是一種認讀思維方式的轉變,即學生的學習由原來的死記硬背轉為“音、形”結合的認讀解碼辦法。把單詞切割成具體的音素,幫助學生像搭積木一樣把單詞自主地拼讀出來,教師接著進行拼讀教學,做到了以學生為中心。
自然拼讀是把“音”和“形”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能夠降低記憶單詞的難度。隨著學生會拼讀的單詞越來越多,其成就感也會越來越強。學生感到拼讀單詞有趣,對英語自然就有了興趣。
3.2.2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學生拼讀能力的缺失直接導致了學生用漢字注音的方法來識記單詞或機械地記單詞,增加了其學習的負擔,使得學生后續的學習缺乏后勁,且這種不合理的學習方法也給英語教學帶來了困境。因此,培養學生拼讀的能力在英語教學中特別重要。
4結束語
由于技工學校所培養的學生是以就業為導向的,所以對技工學校的學生進行自然拼讀的滲透,拼讀能力的培養勢在必行,為使得學生將來具備可持續發展的學習能力,教師不僅要“授之以魚”,更要“授之以漁”。培養技工學校學生的自然拼讀能力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而且還能夠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張正東. 2007. 張正東英語教育自選集[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