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建鳳
摘要:經濟社會的發展推動了我國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群文閱讀思想由來已久,但在實際教學中群文閱讀也多處于“說起來重要,忙起來不要”的邊緣境地,近年來,群文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地位日益提高,逐漸成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當中,教師要將群文閱讀放在教學的較高地位,重點關注群文閱讀的創新和探索。群文閱讀教學可以有效增強學生的整體綜合素質,在這樣的背景下,從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角度出發,深入探索群文閱讀的教育形式,以期提高群文閱讀的有效性。基于此,本文主要對小學語文群文閱讀與寫作結合的教學實踐做論述,詳情如下。
關鍵詞:小學語文;群文閱讀;讀寫結合;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群文閱讀與讀寫教學相結合,是一種新的教學手段,有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筆者立足于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實踐,對小學語文群文閱讀與讀寫教學的結合提出了幾點策略。群文閱讀是近年來新興的對語文閱讀教學模式的突破教學實踐,教師引導學生結合議題對文章進行閱讀與思考。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將群文閱讀與讀寫教學融合,對培養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和提高學生綜合素養大有裨益。
1融合BERT和眼動技術的語文閱讀能力訓練系統
無論是任何階段的學習,學生的閱讀能力都非常重要。認讀能力是閱讀能力的基礎,是以一定的識字量為基礎的。閱讀理解是閱讀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對文章中詞語句法、內容結構、表現形式、作者觀點等重要信息的把握都決定了最終的閱讀效果。人腦在處理視覺信號的時候會有一種注意力機制,即通過快速掃描全局內容,獲取需要關注目標的細節信息,抑制無用的信息。而眼動的本質是人注意力資源的主動或被動分配,從而選擇更有用或更有吸引力的信息。應用眼動儀技術,使用Tobii眼動儀記錄回放眼球的移動與停留軌跡,將人在閱讀時的眼球運動軌跡與停留時間進行可視化地呈現。這樣可以幫助訓練者分析文中哪些內容是最受關注或哪些內容容易被忽視,從而分析造成閱讀速度較慢的原因。同時結合使用者的眼跳次數、注視時間、凝視次數、回視時間等數據和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從閱讀速度、閱讀技巧、關鍵信息提取、記憶力、注意力這五個角度科學地給出閱讀能力提升的方案,以提升學生的朗讀技能、默讀技能、速讀技能,從而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這種良好的閱讀習慣,對于學生在寫作上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2感悟拓展,提升探究能力
從感知到感悟,從感悟到理解,是閱讀不斷深入的過程,是探究不斷推進的過程。完成與文本的多元對話,深化對作品的認知和理解,就需要對文本內容與中心進行探析。教師要引導學生運用探究方法,活化探究思維,在解決教學重點、難點的過程中,不斷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如下教學片段:
師:請大家速讀課文,找出“我”在不同時期思想與行為發生了哪些變化。請大家注意一邊讀一邊畫。
生:當“我”聽到母親給予的“精彩極了”的贊揚時,“我”既靦腆又得意,對于爸爸的評價,“我”顯得有些迫不及待。
生:“我”希望得到父親的表揚,為此“我”還將這首小詩精心謄寫了一遍,充滿信心地把作品放在父親常坐的位置上。
生:父親給予“我”的評價卻是“糟糕透了”。生:父親的評價讓“我”出乎意料,甚至是大失所望,“我”流下了淚水……生:父母的爭吵聲,特別是父親的話讓“我”備受打擊,難以承受,所以撲在床上放聲大哭。
師:后面事情怎樣了呢?
生:在母親一如既往的鼓勵之下,“我”始終如一地堅持寫作。
生:在堅持寫作的過程中,“我”也意識到最初的那首詩確實很糟糕,“我”認可了父親“糟糕透了”的評價,并且學會了修改。
生:最終“我”獲得了成功,感受到自己是一個幸運的人。
師:同學們讀得很認真,分析得也很透徹。在“我”看來,愛有哪兩種表現形式呢?
生:一種是“精彩極了”,這是母親慈祥而溫柔的愛;一種是“糟糕透了”,這是父親嚴肅而深沉的愛。師:你喜歡哪一種愛?
生:母親的話如春風一樣,給我鼓勵,讓我充滿勇氣,我喜歡母親的慈祥的愛。
生:挫折使人成長,人要敢于直面自己的缺點,如果一個人總活在表揚之中,就無法正視自己,所以我喜歡父親嚴肅而深沉的愛。
生:我覺得人的成長過程中,這兩種愛應該是相輔相成的,人需要鼓勵,也需要批評,只有這樣才能健康成長。
教師以“主問題”為線索,引導學生立足文本、解決問題,同時讓學生結合文本、聯系實際、暢談感悟,將自己對文本的理解與自己的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從閱讀中獲得了獨特的探究體驗,有效提升了探究能力,生成了對文本的創造性理解,實現了與自我的對話。需要指出的是,引導學生建立自我經驗與文本意蘊之間的聯系,要符合學生的認知經驗,要通過對生活經驗的品析和感悟,對學生的生活起到一定的指導和教育作用,從而使文本意蘊為促進學生的成長服務。通過這種探究式的閱讀,對于學生的寫作思維也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3精讀批注感知,積累言語經驗
批注式閱讀賦予學生自主探究、獨立思考的學習能力,學生在閱讀學習中既可以對文本關鍵詞句、寫作手法進行圈點批注,也可以對文章中心思想和主旨情感展開個性化、具體化地注解、評釋。教師在核心素養教育理念下,要以發展學生閱讀能力、積累語言文化知識為目的,引導學生從文章環境、主題、情節、人物、語言、情感角度,進行精準、深入、細致的研讀批注,讓學生在與文本的深層次對話交流中,能基于自身的學習和理解,清晰、準確地運用具體的語言文字,表達獨特的認知觀念和思想情感。
結語
群文閱讀是在新課改背景下產生的一種新型閱讀教學模式,它旨在拓展學生的閱讀廣度和深度,對語文教學的整體發展具有比較深厚的價值?;诖?,文章將從增加學生閱讀數量、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等方面對群文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價值進行分析,并從轉變閱讀教學觀念、合理選擇閱讀素材、引入思維導圖工具等方面對其實踐策略進行研究。
參考文獻
[1]邱淑娟.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語文閱讀習慣養成探究[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0(5).
[2]嚴發財.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J].學周刊,2020(4).
[3]陳雪菲.語文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小學群文閱讀教學策略[J].語文建設,2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