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玲
摘要:大部分教師還是受應試教育思想的束縛和限制,盲目地追求學生能在平時的考試中取得高分,所以一味地要求學生對課文中某些優秀的詞句、段落進行死記硬背,以期在寫作文時能直接用到,卻忽略了對文體知識的滲透、忽視了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與開發,這種“重分數、輕能力”的陳舊思想逐漸抑制了小學生的綜合發展。因此,為了扭轉這種局面,教師必須擺脫以往的教學模式,注重對學生生活經驗的調動、作文能力的鍛煉,讓學生在掌握優秀語言知識的同時獲得語文學習的綜合技能。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作文能力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寫作一直是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部分,寫作能力也是學生寫好作文、學好語文必須掌握的一項關鍵技能。新課程的改革對寫作教學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不斷探索并創新寫作教學的形式與方法,盡可能加強寫作內容與學生生活間的聯系,在教學中落實“生活化”這一理念,逐步降低小學生寫作文的難度,使其體會到作文素材的“生活性”,并形成較強的生活作文意識。因此,教師要結合新課改的要求,進一步探索寫作教學的有效方法,以此來促進小學生作文水平的提升。
一、挖掘生活寫作素材,喚醒生活經驗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教師必須要讓教學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較強的融合,要善于從學生的周圍生活中提取有趣的、可利用的素材和資源,將其當作是寫作教學的一部分,這樣一來可以促進學生以往經驗的調動,降低他們對寫作文的“陌生感”,使學生體會到寫作課的生活氣息。因此,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特點來開展教學,挖掘身邊生活中的習作素材,充分喚醒本班學生曾經的生活經驗,觸動他們的內心,從而使學生“有感而發”,能夠在作文中表達出最真實的想法和感受。同時,在小學語文寫作教育中,深度挖掘生活化寫作素材,能夠對現有教育內容進行拓展與延伸,體現出語文教育的實踐性、生活化特征,讓小學生擁有一雙善于發現美、發現生活的眼睛,能夠在生活中發現更多的寫作素材,也可以在寫作中運用生活化素材,達到由此及彼、學以致用的寫作效果。
二、設計以讀促寫訓練,提高仿寫水平
我們都知道“讀”與“寫”是不分家的,二者之間有一種相互促進的關系。在寫作課上,教師也要適當地發揮閱讀對學生的促進作用,讓學生從優秀的閱讀文本中汲取一些可利用的詞句、語段等,學習文本中的表達方式和技巧,這樣可以促進學生對各種描寫方法、寫作技巧的掌握,從而將其用到自己的寫作當中。在學習了課文中的詞句段和表達技巧之外,教師要設計“以讀促寫”訓練,要讓學生根據某個段落或者是運用某種手法來進行仿寫,發揮該階段學生的模仿優勢,并提高他們的仿寫水平。在以讀促寫訓練活動中,教師要多多為學生提供一些優質的閱讀素材,并且要把閱讀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閱讀中去感悟、體驗,從中掌握文本的主旨、主題、思想感情,從中獲得良好的閱讀體驗、情感體驗,這樣才能夠投入感情去閱讀、去寫作,實現閱讀與寫作的相輔相成。
三、注重滲透文體知識,提升寫作素養
教師必須努力擺脫以往“重分數、輕能力”的陳舊思想,不能一味地向學生講解在考試中取得高分的“技巧”,而忽略他們的素養發展。在寫作教學中,除了設計多樣的讀寫訓練之外,還要適當地向學生滲透一些文體知識,比如記敘文、應用文等,以此來拓寬小學生的知識視野,讓他們充分地掌握在寫某種文體類型的文章時應該注意哪些事情,從而才能提高其寫作的規范性,并促進其寫作素養的穩步提升。在講解文體知識的過程中,教師要采取趣味性的手段,避免枯燥地向學生講解理論,否則不利于促進其對文體知識的吸收和理解。教師可以借助于多媒體技術的形式,生動化、形象化來展示文體知識,讓學生能夠更加專注、用心,認真投入文體知識學習中,從中真正積累文體經驗,掌握更多的寫作技巧、寫作方法,從而養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之后的寫作、語文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運用思維導圖工具,拓展寫作思路
大部分學生在寫作文時往往會出現“想到什么就寫什么”的情況,他們難以形成具體的、強烈的謀篇布局的意識與能力。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加強對思維導圖這項工具的運用,鼓勵學生通過“畫圖”的形式將自己的關鍵詞和大致思路列出來,使他們清晰地掌握作文的大致脈絡和框架,有效降低他們接下來寫作文的難度。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工具來呈現出自己構思的過程和作文的脈絡,以此來拓展他們的寫作思路,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鍛煉。教師在運用思維導圖過程中,可以先為學生提供一個主題,并且要把繪制思維導圖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圍繞主題來構思思維導圖的詳細框架,無形之中明確了寫作思路,讓之后的寫作更加流暢、有規律、有技巧,提升學生的寫作質量。
五、開展激勵性評價,增強寫作信心
小學生在寫作文時往往存在著畏難情緒,對此,教師必須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對學生所寫的作文展開及時、激勵的評價,以此來挖掘他們的潛能,使學生通過教師的評價認識到自己的優點以及在作文中還存在的缺陷,并以更高的熱情來修改自己的作文,從而讓自己的作文層次越來越高。因此,教師要善于運用激勵性的評價來強化小學生的寫作信心,使他們不再害怕寫作,能夠全身心地投入今后的習作訓練中去。同時,教師要尊重學生之間的個性化寫作差異,積極挖掘學生寫作過程中的閃光點,讓學生在寫作之中獲得較強的自信心、成就感,從而能夠更加認真投入寫作活動中。
六、結語
綜上所述,語文教師要遵循新課改的要求,充分地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生活基礎以及原有的認知水平來開展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寫作教學活動,通過挖掘生活中的寫作素材、設計以讀促寫形式的訓練、對相關文體知識的滲透、對思維導圖工具的靈活應用以及對學生的作文進行激勵性評價等多種手段來提升小學生的作文水平,讓他們的寫作思維能力得到有效的鍛煉,并強化他們寫作文的信心,使學生得到綜合性的發展,最終提升寫作“教”和“學”的整體效果。
參考文獻
[1]孫秀芹.如何提高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有效性[J].新課程(上旬),2018,(1).后插17.
[2]春花.簡析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科技投資,2018,(5).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