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榮生
摘 要: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政治教學容易遇到教師對新高考改革的價值了解不夠、政治學科的地位明顯下降、教師沒有認識到德育的重要性、教師教學管理的難度提升、教師的專業(yè)能力需要進一步提高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可以采用以下對策: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對政治學科的認同程度;為學生提供更加全面的選課推薦方案;重視德育滲透,健全學生的道德認知;建立網(wǎng)絡教學平臺,提高課程管理力度;注重教師專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完善特色化走班管理制度;注重多元化教學,兼顧學生的政治學習特點;根據(jù)學生的課程選擇,量身制訂學習計劃。
關(guān)鍵詞:新高考;高中政治;問題;對策;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樹人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22)04-0037-03
教育部2014年根據(jù)國務院發(fā)布的《關(guān)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對高考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高考的考試形式、科目設(shè)置、招生錄取作出了較大的調(diào)整。對于高中政治學科來說,新高考改革雖然帶來了較大的挑戰(zhàn),但也為高中政治教學提供了良好的發(fā)展機遇,能讓高中政治教學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僵局,更好地推進素質(zhì)教育。但觀察當前高中政治學科的教學狀況,發(fā)現(xiàn)教師和學生還不能完全適應新高考制度帶來的變化。下面簡述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學容易遇到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以激發(fā)學生對政治學科的學習興趣,提高政治學科教學效率和教學質(zhì)量。
一、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學容易遇到的問題
1.教師對新高考改革的價值了解不夠
政治學科能對學生社會生活經(jīng)驗的積累、思想品德的培養(yǎng)、政治素養(yǎng)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而新高考改革將政治學科的作用進一步凸顯出來。但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沒有認識到新高考改革的價值,仍然以陳舊的理念來進行教學。如有的教師依舊采用平鋪直敘的教學方式,為學生畫重點,標記需要背誦的內(nèi)容,導致學生的學習沒有脫離死記硬背的困境,學習效率較低。
2.政治學科的地位明顯下降
福建等八省市新高考采用“3+1+2”模式,除了數(shù)學、語文、英語之外,學生需要在“物理”與“歷史”中選擇一科,在“政治、地理、生物、化學”中任選兩科。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對政治學科缺乏學習興趣,有意識地排除政治學科。而觀察當前的大學入學情況,也很少有高考生的第一志愿為思政專業(yè)。很多學生不選擇政治學科,不僅導致高中政治學科的地位明顯下降,也會打消政治教師的教學積極性。
3.教師沒有認識到德育的重要性
受傳統(tǒng)高考的影響,部分教師往往比較看重學生的考試成績,忽視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沒有認識到德育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多以知識灌輸為主,較少為學生講述政治學科中蘊含的德育內(nèi)容。
4.教師教學管理的難度提升
在新高考制度的影響下,大多數(shù)高中學校采用“走班制”模式,打破了傳統(tǒng)的固定班級的教學模式。選擇政治學科的學生來自不同的班級,各自的課表差異性較大,只有在上政治課時才會集中在一起,這也意味著政治教師的課堂管理難度顯著提升。假如教師想要檢查學生的課后作業(yè),或在課后對某個學生進行跟蹤輔導,往往很難第一時間聯(lián)系到學生,這會影響教師的教學計劃,對接下來的教學工作帶來一系列的負面影響。
5.教師的專業(yè)能力需要進一步提高
新高考對高中政治教學提出了新要求,需要政治教師深研教材,改變教學方法,但部分政治教師的專業(yè)能力不強,難以適應新高考的形勢。一些政治教師的終身學習意識不強,多安于現(xiàn)狀,不愿學習前沿的教育理念,導致教學能力不能勝任新高考的要求。
二、解決高中政治教學常見問題的對策
1.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對政治學科的認同程度
針對高中生選擇政治學科人數(shù)下降的問題,政治教師必須從教學方法上尋求改進,轉(zhuǎn)變政治學科比較抽象枯燥的固有形象,提高學生對政治學科的認同程度。首先,政治教師可以引入時事政治。例如,教學“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shè)備展示我國近些年來在教育、科技、醫(yī)療等方面的顯著成就,如教育扶貧的大力推行、航天科技領(lǐng)域的重大突破、抗擊新冠肺炎的成功等,讓學生產(chǎn)生“與有榮焉”的感受。其次,針對“走班制”教學任務不好落實的問題,教師可以采用微課教學法。比如,教師可以將“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節(jié)課需要學生重點記憶的知識點攝錄在微課視頻中,并結(jié)合案例列出一些思考題讓學生討論,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便利。
2.為學生提供更加全面的選課推薦方案
受到“重理輕文”思想的影響,部分高中生通常誤認為政治學科在大學的發(fā)展有限,不如物理、生物、化學等理科前途廣闊。對此,政治教師可以為學生做好選課指導工作,讓學生了解政治學科與社會職業(yè)的密切聯(lián)系。比如,馬克思主義哲學課程與哲學類專業(yè)、經(jīng)濟學課程與金融類專業(yè)、法學類課程與法律類專業(yè)都有一定的關(guān)聯(lián)性,同時也能拓展到公共管理、工商管理、教育管理等專業(yè)領(lǐng)域。在此基礎(chǔ)上,政治教師應當與學生家長加強聯(lián)系,全面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學習傾向、職業(yè)夢想,評估學生在政治學科方面的發(fā)展?jié)摿Γ瑸閷W生提供全面的選課推薦方案。
3.重視德育滲透,健全學生的道德認知
德育方面的缺失是傳統(tǒng)政治課程教學的弊病,也是新高考改革關(guān)注的重點,政治教師應當重視德育滲透,以健全學生的道德認知。觀察2019年人教版高中政治新教材發(fā)現(xiàn),必修政治課程將教學內(nèi)容分為四個模塊,其中“哲學與文化”重點論述了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提及民族精神與傳統(tǒng)文化在德育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教師可以結(jié)合教材特點,突出其中的德育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與民族認同情感。比如,教師在教學“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與民族精神”時,可以開展主題討論會,讓學生就“我心目中的民族精神”暢所欲言,談一談自己對民族精神的理解。此外,還可以組織社會實踐活動,帶領(lǐng)班級學生去社區(qū)、公園等公共場所宣傳傳統(tǒng)文化中的“孝、悌、仁、義、禮、智、信”。這樣不僅有利于正能量的傳遞,也能讓學生在宣傳過程中受到良好的德育熏陶。
4.建立網(wǎng)絡教學平臺,提高課程管理力度
“走班制”使學生的流動性較大,政治教師如果采用傳統(tǒng)的線下管理方式,則管理效率將較低。對此,教師可以建立網(wǎng)絡教學平臺,由線下管理轉(zhuǎn)變?yōu)榫€上管理,提高課程管理的力度。比如,教完“我國的基本經(jīng)濟制度”之后,教師可以通過微信、微博等方式建立網(wǎng)絡平臺,加強與學生之間的聯(lián)系,并在平臺發(fā)布課后作業(yè)、試卷資源,實現(xiàn)“線上完成作業(yè)、線上批改、線上評價”。通過這種方式,政治教師可以隨時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提高課程管理的成效。
5.注重教師專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
教師若專業(yè)能力不足,則政治學科的教學改革自然難以得到有效推進。學校應當重視政治教師隊伍建設(shè),通過各種培訓平臺,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教師的專業(yè)能力。比如,根據(jù)新高考制度,學校需要加強心理學、管理學等方面的專業(yè)培訓,讓教師能針對學生在新高考制度下的心理問題進行適當?shù)氖鑼АS秩纾瑢W校可以開設(shè)新課標知識講座,讓政治教師結(jié)合新高考制度要求與學生的實際情況,開發(fā)校本課程,鍛煉教師的專業(yè)能力。也可以與名校積極進行合作,引入知名教授或優(yōu)秀教師的教學案例,促進教學資源共享,豐富教師的學習資源。
6.完善特色化走班管理制度
新高考制度催生了“走班制”,這也意味著政治教師不能采用傳統(tǒng)的管理方式來管理學生。根據(jù)前文論述,教師采用建立線上教學平臺的措施,可以提高政治課程教學管理成效。而對于學生的管理來說,教師需要采用更契合“走班制”的管理模式。比如,政治教師可以采用學生自主管理的方式。如教師在其他固定的行政班級任命一名學生當組長,專門負責管理該行政班級中選修政治科目的同學。同時,教師在走班中任命一名總班長,直接管理全體行政班級的學生組長,成為連接教師和學生的紐帶。由此,通過學生自主管理的方式,教師可以全面落實考勤、作業(yè)安排、收作業(yè)等工作。當教師布置某些學習任務時,也可以安排總班長傳達給組長,再由組長告知給每個學生。這種特色化的走班管理制度,能讓各個班級的學生迅速熟悉起來,提高對走班班級的歸屬感,營造和諧的政治學科學習環(huán)境。
7.注重多元化教學,兼顧學生的政治學習特點
在走班班級中,學生們來自不同的行政班級,平時熟悉的學習環(huán)境也有著不同之處。比如,有些行政班級的學風傾向于互動交流,則這個班級的學生習慣與他人討論知識。有些行政班級的學風傾向于人人為師,則這類班級的學生習慣為他人講課,以提高自己對知識的熟練程度。對此,政治教師需要總結(jié)每個行政班級的學風特點,在走班中開展多元化教學,組織多種多樣的教學活動。比如,教師可以設(shè)立學生講堂,讓學生篩選重要的時政新聞,并在課堂上為其他同學分析這些時政新聞包含了哪些學習過的政治知識。又如,可以以某一年的政治高考試卷為話題,組織學生通過小組的方式進行合作學習,深入剖析高考題的出題特點,分析涉及哪些重要概念。這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好地鞏固學過的知識,也能讓學生提前了解政治高考的特點。通過多元化教學的運用,政治教師既可以兼顧學生的政治學習特點,又可以讓不同行政班級的學風相互融洽,為學生帶來觸類旁通的學習感受。
8.根據(jù)學生的課程選擇,量身制訂學習計劃
受到新高考“3+1+2”模式的影響,學生們的選課往往各不相同,這就意味著政治教師不能采用平均化的授課模式。比如,有的學生選擇的科目以物理、化學、生物等理科為主,有的學生選擇的科目以地理、歷史等文科為主。因此,教師需要提前了解學生們的選課情況,為每一個學生量身制訂學習計劃。比如,若學生以文科為主,政治教師就可以與其他學科的教師一起開展合作教學,參考STEM教育理念,實施跨學科教學模式。政治、歷史、地理等學科的許多知識點存在共通之處,教師開展跨學科教學,可以深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若學生以理科為主,考慮到他們的主要學習精力不會放在政治科目上,但理科需要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教師就可以將案例分析類的政治題作為他們學習的主要方向,不要求他們能將政治知識完整地背誦下來,而要求他們能在分析案例的過程中掌握政治知識點的內(nèi)涵。
三、結(jié)語
新高考改革是在新課改背景下對傳統(tǒng)高考制度的改進,這對素質(zhì)教育的推動、社會發(fā)展的促進、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義。高中政治教師應當做到與時俱進,緊跟新高考改革的形勢,激發(fā)學生的政治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目前,大多數(shù)政治教師能夠分析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學容易遇到的問題,并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課程的趣味性方面仍把握不足,導致學生對政治學科的參與性不強,這是政治教師接下來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參考文獻:
[1]陳林福.新高考制度下高中教學遇到的挑戰(zhàn)及應對之策的思考[J].思想政治課研究,2015(01).
[2]竇育國.嬗變與應變:新高考評價體系下政治教學如何突圍[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20(23).
[3]陳玉.淺談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政治教學[J].考試與評價,2019(06).
[4]林惠如.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政治學科面臨的困境及對策[J].高考,2019(14).
[5]周秋齡.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政治選科分層走班教學的現(xiàn)狀及應對探析[J].廣東教育,2021(02).
[6]任怡.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學的優(yōu)化策略研究[J].中學政史地,2021(01).
Exploration of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Politics Teaching in Senior Middle School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Reform
Chen Rongsheng
(Longyan No. 4 Middle School, Longyan City, Fujian Province, Longyan 364000,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reform, middle school political teaching is easy to encounter some problems, such as teachers' insuffici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value of the new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reform, the obvious decline of the status of political discipline, teachers' failure to recognize the importance of moral education, the difficulty of teachers' teaching management, and teachers' professional ability need to be further improved. In view of these problems, the following countermeasures can be adopted: improve teaching methods and improve students' recognition of political discipline; provide more comprehensive course selection recommendation scheme for students; pay attention to the penetr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and improve students' moral cognition; establish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and improve curriculum management;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ability; improve the characteristic shift management system; pay attention to diversified teaching and give consideration to students' political learning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the course choice of students, tailor-made learning plan.
Key words: new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middle school politics;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