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階段是人生觀、價值觀的啟蒙時期,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至關重要。統編版語文教材各個板塊豐富的練習設計、大量的語文實踐活動都潛移默化地融入了立德樹人教育內容。語文教師要秉持全程育人、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發揮語文學科的育人優勢,肩負起立德樹人的使命。
關鍵詞:小學語文;統編教材;立德樹人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指出:“語文課程致力于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為學好其他課程打下基礎;為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礎;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打下基礎。”“語文課程還應通過優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進學生和諧發展,使他們提高思想道德修養和審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可見,語文教師應發揮學科育人優勢,在教學中有效滲透德育。
小學語文學科蘊含豐富的德育資源,包括教材內容、教學實踐活動、課外拓展延伸,等等。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考慮到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的特性,確定了人文主題與語文要素相結合的雙線組元結構。筆者以統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教學為例,探討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
一、挖掘教學資源,創設德育環境
本單元的人文主題是“童話王國”,由《賣火柴的小女孩》《那一定會很好》《在牛肚子里旅行》《一塊奶酪》四篇課文加“快樂讀書吧”組成。其中《賣火柴的小女孩》講述小女孩在大年夜沒有賣掉一根火柴,沒有掙到一分錢,怕爸爸打她,不敢回家,五次擦燃火柴看到美好幻象,最后凍死在街頭的故事;《那一定會很好》講述主人公從一粒種子到成為陽臺上的木地板的生命歷程;《在牛肚子里旅行》講述蟋蟀紅頭不小心被牛吃進肚子里,朋友青頭安慰它、鼓勵它、救出它的故事;《一塊奶酪》講述螞蟻隊長在一塊非常誘人的奶酪面前抵住誘惑、嚴于律己、關愛弱小的故事。“快樂讀書吧”還推薦了《安徒生童話》中的《丑小鴨》《拇指姑娘》《堅定的錫兵》,《格林童話》中的《灰姑娘》《小裁縫》以及葉圣陶先生的《稻草人》。此外,本單元《語文園地》的“交流平臺”梳理總結了童話充滿想象、神奇、給人帶來啟示等特點,習作《我來編童話》為學生搭建了創作表達的平臺。這些童話故事都生動地展現了人性的善與美。在教學中,筆者通過以下教學資源創設德育環境(見表1)。
二、注重教學過程,增強德育體驗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在第二學段的閱讀目標中提出“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的要求。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時,教師讓學生互相交流讓自己印象深刻的部分,當學生談到小女孩的悲慘生活時,筆者引導學生關注故事中其他人物對她的態度。大家發現,駕駛馬車的人橫沖直撞,小男孩搶走小女孩的一只拖鞋,掙不到錢爸爸會打她,沒有一個人買她的火柴,唯一疼愛她的奶奶已經死去……在指導朗讀的過程中,學生的心靈為之震撼,都想幫助小女孩。
教學《在牛肚子里旅行》《一塊奶酪》時,學生在分角色朗讀體會人物心情時,讀到了朋友在困難時刻的不離不棄、溫情安慰、不懈鼓勵,讀到了螞蟻隊長拒絕誘惑、嚴于律己、以身作則、關愛弱小的美好品質。學生在交流課外閱讀收獲時,教師引導學生讀懂拇指姑娘盡己所能地救活燕子、永遠不放棄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錫兵和丑小鴨歷經磨難與歧視,從未放棄對未來生活的向往;灰姑娘、白雪公主雖然身處逆境,仍然心懷善意,真誠待人。
三、延展教學途徑,升華德育認知
建構主義認為,教學應從兒童潛在的發展水平開始,不斷創造新的“最近發展區”,把復雜的學習任務加以分解,把學習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本單元的習作教學內容為創編童話,在學習了《賣火柴的小女孩》《那一定會很好》這兩篇課文之后,我們嘗試創編了一篇童話故事。
雨天的午后,孩子們在操場活動,偶然發現假草皮里積水了,便一個學一個地踩了一通水洼,忘記了踩濕衣服和鞋子的后果……筆者本是帶著反思的目的,指導全班寫了一篇題為《踩水洼》的日記,結果發現大家寫得都很有意思,就結合近期學習的童話故事,指導學生把這則日記改成以“小水洼”“小水滴”“襪子”“鞋子”等為主人公的童話故事。
學完本單元所有故事后,筆者又結合“語文園地”中的“交流平臺”和“快樂讀書吧”的內容,引導學生回顧四篇故事中的喜怒哀樂,并再次指導學生修改創編的童話。這樣的教學支架讓德育滲透層層推進,學生在不斷創設新的“最近發展區”時建構著善與美的認知,他們的故事中出現了以下情節:
襪子難過地對小水滴說:“我之所以會這么白凈,都是媽媽一遍一遍幫我搓洗出來的。這下好了,她肯定會洗得更吃力。”小水滴和兄弟姐妹們一看,襪子妹妹已經被他們搞成大花臉了,他們也難過起來,連忙向襪子妹妹賠禮道歉:“對不起,襪子妹妹,媽媽洗你的時候,我們會乖乖的,讓她不那么吃力。”
統編版語文教材各個板塊豐富的練習設計和大量的語文實踐活動,都潛移默化地融入了立德樹人的教育內容。語文教師要秉持全程育人、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發揮語文學科的育人優勢,肩負起立德樹人的使命,有效滲透德育,讓學生在獲得語文知識和能力的同時,成長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王本華.統編語文教材建設與立德樹人教育[J].語文教學通訊,2020(4).
[2]呂姍姍.基于立德樹人的小學語文德育探究[J].吉林教育,2020(10).
(責任編輯:李晶)
作者簡介:張小燕,江蘇省海安市城南實驗小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