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丹
摘要:高等院校作為為我國社會主義發展培養全方位人才的重要基地,推進綜合素質全面教育,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水平全方位提升已經成為我國各大高等院校的核心教育理念。舞蹈教育作為高等院校中培養學生個人藝術修養的重要課程之一,在高職舞蹈教學活動中,舞蹈創編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充分發掘高校學生的想象能力與創造能力,且高校學生在舞蹈創編過程中,能有效加深學生對舞蹈知識的理解,提升學生對肢體語言的運用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藝術品質。本文主要分析當前高職院校舞蹈創編教學的現狀,同時對高職舞蹈創編能力提高與教學創新的有效路徑進行探究。
關鍵詞:高職舞蹈 ?創編能力 ?教學創新 ?應用技巧
中圖分類號:J70-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3359(2022)01-0133-04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新時代的不斷發展,國民素質水平的整體提升是推進我國社會蓬勃發展的主要途徑。伴隨人們綜合素質教育思想的不斷深入,高等院校對舞蹈教學的重視程度亦是愈發提高,當前高職院校舞蹈教學形式也在不斷進行創新與改進。舞蹈創編教學作為舞蹈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培養高校學生自行編排與導演舞蹈作品的能力,是培養高校學生個人藝術品質與舞蹈素養的重要課程。因此,高校舞蹈教育工作者應當積極對當前的舞蹈創編教學形式進行積極創新,提高高職院校舞蹈教學水平,充分發掘高校學生自身潛力,促進其綜合素質全方位發展。
一、當前高職院校舞蹈創編教學現狀
(一)高校學生舞蹈基礎相對較差
舞蹈藝術作為人們生活中的重要娛樂型藝術,在人們精神文化生活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由于受到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在當前高職院校中,大部分學生對舞蹈知識的系統學習大多停留在小學階段,初中與高中階段受到學習壓力的影響,大部分學生根本沒有時間再進行舞蹈學習,進而導致大部分高校學生的舞蹈基礎相對較差,在高校舞蹈教學活動中,大部分學生受自身舞蹈基礎的影響,無法實現對舞蹈動作以及理論知識的有效理解,進而導致其在舞蹈創編時,無法將自身的創意很好地展現出來,造成舞蹈作品缺乏特點,嚴重制約了高校學生對舞蹈創編的積極性。
(二)舞蹈教學理念相對落后
在高職院校教學活動中,舞蹈、音樂、美術等藝術類課程都是主要的教學內容,是培養高校學生個人藝術修養、實現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重要課程,在當前大部分高職院校舞蹈創編教學活動中,舞蹈教學工作者仍然采用以往的舞蹈教學形式,缺乏對學生創造能力以及想象能力的培養,舞蹈課堂缺乏趣味性,無法提升高校學生對舞蹈創編學習的積極性。與此同時,大多數高校舞蹈教育工作者在舞蹈教學活動中,對于舞蹈創編的理論知識教學缺乏創新,高校學生在舞蹈創編課堂中缺少自主學習平臺,缺乏對理論知識的實踐機會,即使部分學生對舞蹈創編有些不同的想法亦無法付諸實踐,嚴重制約了高校學生舞蹈創編能力的提升。
二、高職舞蹈創編能力提高與教學創新的有效路徑
(一)采用分步驟教學,學習編導理論知識
編導理論知識以及基礎舞蹈動作的有效學習是培養學生開展舞蹈創編的基礎,舞蹈基礎動作教學主要是讓高校學生對舞蹈形式一個初步的認知,而編導理論知識才是舞蹈創編的核心。舞蹈教育工作者在舞蹈教學過程中,首先應當加強對高校學生的舞蹈創編意識培養,在對舞蹈創編知識進行細致的講解時,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結合實踐教學,讓高校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主題動作、隊列變化、捕捉形象特點等多個方面的編舞知識,同時可以采用案例教學,根據教學內容給學生選擇相應的正面案例與反面案例,讓學生通過對比,對相關力理論知識進行深度理解。與此同時,舞蹈教育工作者在教學過程中,應當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讓學生通過對單個舞蹈動作的創編、再進行組合舞蹈動作的創編,最后再嘗試創編整套舞蹈動作,讓學生由易而難、由簡單至復雜,逐漸提升自身的舞蹈創編能力,采用分步驟教學,可有效實現高校學生對編導理論知識的深度學習 ,為學生進行舞蹈創編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
(二)采用模仿式教學,培養學生舞蹈基礎
在高校舞蹈教學活動中,模仿是高校學生學習舞蹈創編必須經歷的學習方式之一,高校學生只有先通過對基礎舞蹈動作的模仿,逐漸掌握基礎舞蹈動作表現形式,才能根據基礎舞蹈動作進行單個舞蹈動作或組合舞蹈動作的創編。另一方面,舞蹈創編能力對學生想象能力與創造能力具有一定的要求,學生通過對優秀舞蹈動作的模仿,可有效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對高校學生的舞蹈創編能力提升有很大的幫助。因此,模仿作為學生學習舞蹈創編課程的初級階段,高校舞蹈教育工作者在教學過程中開展模仿式教學是培養學生舞蹈創編能力的基礎。
例如:在教學活動中,舞蹈教育工作者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掌握不同風格舞蹈形式的特點,可以為學生開展一堂舞蹈賞析課程,利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對不同風格的舞蹈形式進行觀看賞析,充分感受不同舞蹈風格的優秀舞蹈作品中所展現出來的特色美。然后讓學生將自己對不同舞蹈風格的所見所想進行描述,提升學生對舞蹈作品的賞析能力,并通過對不同舞蹈風格的了解,逐漸根據自己的喜好培養出適合自己的舞蹈風格,自然而然地對類似舞蹈風格的優秀舞蹈作品進行模仿,并在不斷地模仿與創新中,逐漸形成自己的舞蹈創作風格,進而實現高校學生舞蹈創編能力的提升。
(三)采用互動式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為了有效提升高校學生的舞蹈創編意識,高校舞蹈教育工作者應當轉變傳統的舞蹈教學思路,對舞蹈教學形式進行積極地創新,構建以學生為主導的舞蹈教學課堂,讓高校學生在舞蹈課堂中充分發揮對舞蹈創編的獨到見解,并敢于付諸實踐,突破傳統舞蹈編排形式,將自己的個性元素充分融入到舞蹈創編當中,創新舞蹈編排。高校舞蹈教育工作者應當對學生創編的舞蹈動作給予正確的指導,積極鼓勵學生對創編的舞蹈動作進行不斷的完善,提升高校學生對舞蹈創編的自信心。因此,高校舞蹈教育工作者在舞蹈教學中,可以采用互動式教學,充分發現高校學生在舞蹈創編方面的點滴進步,并給予正確的贊賞與肯定,不僅能有效實現高校學生對舞蹈創編知識的深度學習與運用,同時可有效增加高校學生對舞蹈創編的興趣。另一方面,高校學生的音樂素養同時亦是學期舞蹈創編能力的決定性因素,高校舞蹈教學活動中,舞蹈教育工作者應當幫助學生對音樂的節奏、韻律、曲風等多方面的音樂知識進行充分地了解,培養高校學生音樂與舞蹈動作相結合的基本舞蹈創編能力。
(四)采用多元化教學,激發學生創編欲望
在高職院校舞蹈教學活動中,想要切實提升高校學生的舞蹈創編能力,高校舞蹈教育工作者應當加強學生對舞蹈動作所傳達的情感進行深度理解。因此,高校舞蹈教育工作者在舞蹈創編教學中,應當充分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采用多元化教學方式,為高校學生創設良好的舞蹈課堂氛圍,讓高校學生充分感受舞蹈創編的課堂魅力,將對舞蹈的興趣逐漸轉化為舞蹈創編欲望,積極采用肢體語言的表達方式抒發情感。
例如:高校舞蹈教育工作者在舞蹈創編課堂中,可以為學生設置一個研究主題,讓高校學生以興趣小組的形式對主題進行研討,自主選擇舞蹈配樂,自主進行舞蹈動作編排,完成舞蹈創編之后,高校舞蹈教育工作者可以組織一次舞蹈創編比賽,讓學生對本組創編的舞蹈進行展示,在展示結束以后,舞蹈教育工作者與學生對參賽舞蹈進行一一點評投票,最終選擇最佳的舞蹈創編小組。在比賽過程中,作為教育工作者,應當對學生的創編作品進行詳細地記錄,并從中發現學生作品中的優點以及存在的不足,在點評過程中,教育工作者應當對學生作品中的不足進行針對性指正,并提出相應的指導意見,然后再對學生的優點進行放大,在鼓勵學生進行繼續創作的同時,可通過取長補短讓其他小組學生取其精華而自用,逐漸形成具有獨特魅力的舞蹈創編能力。
(五)采用生活化教學,引導學生學會構思
任何一個舞蹈作品在創編過程中,首先需要的是對整個舞蹈藝術表現形式的構思,舞蹈的創編主要是將編導的主導思想以及情感融入每一個舞蹈動作當中,而這些內容都屬于舞蹈藝術構思。在對舞蹈藝術構思過程中,無論是對任務情緒的表達還是對社會狀態的展現都是源于我們的生活。因此,高校舞蹈教育工作者在舞蹈創編教學活動中,應當充分發掘生活中的教學素材,培養學生對身邊事物的敏感度,善于觀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通過對生活中人物形象、社會現象等細致觀察,并形成自己的舞蹈藝術構思,在舞蹈創編過程中,結合舞蹈主題,對舞蹈中的故事情節、人物形象等進行更加形象生動地刻畫,將整個舞蹈作品賦予靈魂,在音樂響起舞者踏上舞臺的那一瞬間,舞者就是主題中的主人公,將人物的變化特征、情感流露充分地展現在觀眾面前,將觀眾的情感與思緒帶入到舞蹈情感之中,這樣才是優秀的舞蹈作品。在高校舞蹈教學活動中,高校教育工作者可以結合實際生活為學生設置一個創作課題,讓學生對生活中的事物或者人物進行觀察,充分感受生活中的人物或者事物的變化特點、情感細節等,并將自己的觀察充分融入到舞蹈創編之中。舞蹈教育工作者在學生創編過程中,應當對學生的舞蹈節奏、層次變化等方面進行指導,結合創作課題,對整套舞蹈動作進行合理的布局,指導學生創編出優秀的舞蹈作品,提升高校學生的舞蹈創編能力。
(六)采用延伸式教學,拓寬學生舞蹈視野
在高校舞蹈教學活動中,舞蹈教育工作者應當幫助學生尋找更多的舞蹈素材,激發學生的舞蹈創編靈感。靈感作為創作的源泉,所有的創作都離不開靈感的支撐,在高校舞蹈教學活動中,舞蹈教育工作者可以采用延伸式教學,充分發掘網絡資源與生活資源中的舞蹈教學素材,拓展學生的舞蹈創編思維,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培養高校學生的舞蹈創編意識。與此同時,教師應當加強鍛煉學生,讓他們自己去搜集生活中或者網絡資源中的舞蹈素材,讓高校學生養成發掘自我潛力的能力,通過多個途徑對舞蹈素材的不斷發掘,學習自我尋找創作靈感,并在不斷尋找與發掘過程中,逐漸豐盈學生的舞蹈創編靈感,在任何創作主題面前,靈感都會水到渠成,創作出完美的舞蹈作品。
例如:舞蹈教育工作者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次公益活動,帶領學生一起走上街頭,為城市工人發放免費的礦泉水,讓學生充分感受作為社會基層人員勞作時的狀態、接到免費的礦泉水時、面部神態、情感上的變化等等。高校學生在做公益活動的同時,可充分體會清潔工人的辛苦,感受其為我們的城市默默奉獻的良好品質,提升自己的社會責任感,并充分發掘生活中的舞蹈元素,尋找時代感,在日后的舞蹈創編過程中,逐漸將自己的生活閱歷轉化成創作靈感,創作出不同形式、不同風格的舞蹈作品。
三、結語
總而言之,舞蹈作為一種表演藝術形式,主要是舞蹈演員通過肢體語言向觀眾的情感傳達,在舞蹈藝術中,借助音樂結合肢體語言可以對個人情感、社會狀態、人類心態等多個方面進行完美詮釋。對高校學生舞蹈創編能力的培養是一個持久戰,需要高校學生通過不斷地積累與實踐逐漸豐盈自身的舞蹈創作素材,進而實現舞蹈創編能力的提升。作為高校舞蹈教育工作者,應當對高校舞蹈教學活動進行積極地創新,為高校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舞蹈學習環境,激發高校學生對舞蹈創編的興趣與欲望,積極參與舞蹈創編活動,進而實現舞蹈創編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姚丹.對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創編教學的幾點思考[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1):57-58+63.
[2]苗燕.舞蹈編導技法編創技巧教育與教學——評《舞蹈動作開發與編舞技法教程》[J].中國高校科技,2019(10):104-104.
[3]郭延平.高職舞蹈教學中培養學生情感表現力的策略分析與實踐——以晉城職業技術學院藝術系為例[J].晉城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06):63-65.
[4]代春洋.微課視域下的高職教育教學模式改革實證研究——以學前教育專業幼兒舞蹈創編課程為例[J].黃河之聲,2019(07):74-74.
[5]孫菁.高職舞蹈教學中的針對性培養方式改進與創新[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9(36):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