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偉
【摘? 要】精心預設的課堂固然會因教師課前的充分準備達成較好的教學效果,而學生是充滿靈性的個體,他們并不總是按照教師的預設進行思維。為此,富有生機與活力的生成型課堂才是最能吸引學生興趣的課堂。為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針對學生的認知識記,通過整合多種資源,特別是課堂中的意外,建構生成型課堂,激活學生的思維,達到提高化學教學實效的目的。
【關鍵詞】初中化學;節外生枝;生成型課堂
一、整合錯誤資源,激活生成型課堂
課堂面向的是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盡管經過了教師的精心預設,但仍會存在我們意想不到的情況,如果教師在教學中能因勢利導,對這些“節外生枝”巧妙引導,則不僅可以讓課堂變得真實鮮活,更能喚起學生對課堂的認同,使學生感受到課堂中的智慧。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對于“節外生枝”的課堂,顯然每一個教師都不陌生,面對這樣的現實,教師是顧左右而言他,還是與學生展開細致深層的剖析,為學生撥開思維的迷霧?顯然,明智的教師會巧妙引導,將其轉化為一種教學資源,讓學生在“意料之外”,體會化學課堂的真實與鮮活,極大地提升課堂教學的效度。
(一)抓住意外情況,順勢而導
化學學科是探究化學奧秘的學科,其中不乏科學探究的內容,既涉及化學概念的理解,更涉及科學探究的具體過程。在教學化學性質時,往往采用實驗探究的方法展開,其間就易出現各種各樣的意外,混淆學生的探究思路。針對這一現象,化學教師不應當急于“撥亂反正”,而是應當抓住這些意外情況,順勢而導,基于課堂的意外生成,引導學生開展探究,進而實現學生科學思維的有效拓展,使學生感受到化學課堂的真實與自然。
比如,講解“氧氣的制取與性質”這一基礎實驗時,要求學生通過實驗探究的過程,掌握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方法,進而加深對氧氣性質的認識。具體實驗時,基于制備原理,我們選定了實驗器材,按照實驗步驟操作起來。我們采用的是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方法,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2KMnO4? ?K2MnO4+MnO2+O2↑
依據教材的實驗步驟,最后生成的氣體可用鐵絲和木炭加以驗證。然而我們收集的氣體并未出現設定的現象,實驗探究的過程中出了一點意外?;谶@一意外的出現,筆者順勢而導,讓學生反思實驗過程,查找可能出現意外的環節,以及可能導致意外出現的因素。最終檢查發現:發生裝置氣的密性不符合要求,導致收集的氣體不全是氧氣。學生在這樣的過程中既感受到了化學新知的探究絕非一個簡單的過程,唯有細致耐心,強化實驗環節,才能保證實驗的順利完成,同時,更在點滴之間讓學生感受到了學習中面對出現的問題,只要查找問題的根源,就必然可以發現問題的癥結,使問題迎刃而解。
任何一門學科的發展都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在各種各樣的意外中艱難前行。化學課堂猶如科學家探究新知一樣,課堂中出現一些意外在所難免,結合課堂中出現的一些意外,化學教師順勢開展對實驗裝置的檢查和實驗過程的反思,能極大地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和探究主動性,有效實現以生為本的生成型課堂,有利于學生自主探究意識的形成和探究能力的提升,更能增強學生對化學教師的認同感,感受化學學科的魅力。
(二)直面錯誤資源,深度探究
教材中的教學資源是有限的,也是固定的,僅依靠教材中固有的資源開展教學,既不能夠全方位地提升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對生成型課堂的構建也無甚益處,更會導致學生在這樣的過程中產生對化學學習的厭倦情緒。事實上,回顧化學教學不難發現,常常出現因考慮不周、操作不當出現課堂“事故”,也會有此產生一系列的錯誤教學資源。構建化學生成型課堂,就要敢于利用這些錯誤資源,引導學生伺機開展更深層次的探究,為化學課堂增添不一樣的風采。
比如,開展“氧氣的實驗室制取”這一實驗時,由于實驗裝置的氣密性不滿足要求,導致制備的氣體成分不明。這便是實驗過程中產生的錯誤資源。有的教師遇到此類問題時,總是放棄這一錯誤資源而嚴格按照教材要求重新進行制取、收集和驗證。這樣不僅浪費實驗探究資源,也是對實驗操作錯誤的一種逃避。因此,以錯誤資源——成份不明的氣體為探究對象,筆者引導學生展開了深度探究。首先,結合實驗操作過程,反思收集到的氣體有可能是什么氣體;其次,根據自身的猜測,選擇相應的驗證方法;最后,逐一驗證,并觀察氣體的反應。這樣基于化學課堂中產生的錯誤資源開展了更加深入的探究,使得原本“失敗”的課堂搖身一變,成為學生探究新知的難得的資源。相信學生在這樣富有生命力的課堂中會感受到真實與自然,也會體驗到一切知識皆有其發生的原因。
基于錯誤資源開展的深度探究,可能不會得出十分準確的實驗結果,卻是課教材之外的一種動態資源,讓學生在動態的、不確定的探究中進行實驗驗證,能夠十分有效地激發學生的主動探究積極性和主動性,對于其科學探究能力及問題分析能力的提升十分有利。因此,化學教師面對課堂中的失誤與錯誤,切忌回避,而要敢于面對課堂中的一些錯誤資源,引導學生挖掘錯誤產生的根源,并以其為探究對象,開展深度探究,實現課堂教學效果的升華與提升。
二、鏈接課外資料,豐富課堂教學實效
生成型課堂必然是鮮活多姿的,課堂中的資源也一定是豐富多彩的,如果我們始終沿用固有的教學資源,一成不變地呈現給學生,勢必導致學生的厭煩,長此以往,學生會從內心深處抵制化學學習,課堂教學效果弱化也在所難免。為此,教師要豐富課堂教學形式,引入多種資源,特別是巧借課外資源,豐富課堂,讓學生產生耳目一新之感。
(一)新課導入,奠定生成型課堂基礎
化學是一門與社會生活緊密相關的學科,更是一門緊跟時代發展的學科,在化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將一些與化學有關的社會熱點事件引入課堂,在新課教學之始展示給學生,從而激起學生強烈的化學認同感,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如學習“金屬的性質”時,教師在新課之始引入前些年發生在上海地區一個科技制品廠堆放的金屬廢料起火燃燒的事件,消防人員一度將火撲滅,然而一場暴雨卻使大火再度復燃,且雨越下越大,火勢也越來越猛。最終找出原因,是廠房底層堆放的鎂與水發生了化學反應,產生了可燃性氣體,進而采取沙土覆蓋的方法最終才滅了火。
在新課教學之初,教師就給學生展示了一個發生在身邊的社會事件,特別是這種社會公共事件,危害性大,會對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較大的危害。在教學中呈現給學生,能夠激起學生濃厚的探究興趣,使學生產生一探究竟的欲望,既能深化課堂,更能為后續生成較好的教學效果奠定良好的基石。
(二)課中鏈接,拓展學生知識視野
化學生成型課堂的構建不能夠固守成規,而是要打破刻板課堂的壁壘,探尋更多的教學輔助材料,以此豐富化學教學資源,拓展學生的化學學科視野,為學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化學知識奠定基礎。具體開展教學時,教師要基于課堂教學的具體內容,適時地鏈接課外相關材料,這樣一則能促進學生全方位地理解相關知識,再則可以有效拓展學生的化學學科視野,促進生成型化學課堂的建構。
比如,講解“能源的綜合利用”時,要求學生認識能源發展和節約能源的重要性,以及化學燃料綜合利用和開發新能源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還要求學生們有進一步拓展,了解更多的新型能源并了解新能源在當代社會的一些主要用途。然而教材中的拓展是有限的,學生只能從現有的教材資源中了解能源的部分知識,對新能源的認識也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夠確保其全面地了解當今社會新能源的使用現狀。針對這一問題,筆者搜集了一些與新能源相關的材料讓學生進行思維拓展,如當今社會中日漸興起的新能源汽車、風力發電、光伏發電、核能發電等一系列應用?;谶@一幅幅關于新能源廣泛應用的圖畫拓展,學生對這部分內容有了更加廣泛的了解。
在化學教學中,教學資源的拓展不僅有助于豐富化學教學資源,也能有效拓展學生的視野,讓其從生活中的真實應用出發,理解化學能源知識的重要意義,從而激發其開展科學探究的積極主動性。因此,化學教師在開展相關教學時,應當提前準備拓展材料,在課堂中適時給學生拓展相關的課外材料,豐富學生的學科視野,同時促進化學生成型課堂的構建。
三、結合生活現象,注入生機活力
化學是與我們的生活聯系最緊密的科學,在化學教學中,幾乎每一個知識點都能在生活中找到生成的影子。在化學教學中,教師要時刻將化學教學與學生的生活緊密關聯起來,將化學教學根植于生活的土壤,從而為生成型課堂的構建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觀察生活現象,學以致用
化學學科是學生認識科學、走進科學的第一步,也是學生以科學的目光看待世界萬物的起點。因此,化學探究的過程離不開生活中的點滴積累,生活中的一些現象也處處反映著化學學科的奧妙。因此,妙趣橫生的生成型化學課堂不僅是知識的灌輸和科學的探究,還強調學生能夠學以致用,將科學探究的過程及科學知識應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真正理解和掌握科學探究的方法,做到既能深入探究,也能廣泛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化學學科中的相關知識點對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十分有用。教師引導學生運用課堂所學知識解決生活難題,不僅有助于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學知識,也能促進學生充分鏈接化學知識與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具體教學過程中,化學教師要適時地引入生活中的一些相關現象,使學生們將日常生活與化學知識緊密地聯系起來,促進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內化,以有效促進化學生成型課堂的建構。
(二)嫁接生活,助推學生理解
生活中的很多問題都與化學知識存在緊密的聯系,在教學中,教師適當展示,既可助推學生深度理解化學新知,更能培養學生正確的化學觀。如教學“酸、堿”時,筆者讓學生自帶家中的生活用品,如食醋,洗滌劑,潔廁靈等,和學生共同分析這些生活中常見的生活用品的化學屬性,并一起來測一下它們的pH值。學生在這樣的過程中既有了清晰的認知,還經歷了探究的過程,使得生成型課堂有了落腳點。
總而言之,化學生成型課堂的作用遠遠超出教師的想象,對化學教學產生的益處也無法一以概之?;瘜W生成型課堂的建構,不僅對教學課堂的開展十分有益,對學生個體發展乃至科學探究思維的形成也大有裨益。因此,化學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主動地把握和利用課堂內的“節外生枝”現象,抓住課堂內的意外生成及錯誤資源,引導學生在深度探究的過程中實現知識的鞏固和能力的提升,真正構建起動態生成型課堂。
【參考文獻】
[1]唐海艷.初中化學課堂中動態生成性資源的利用[J].中學生數理化,2018(07):18.
[2]杜娟.節外生枝處 自有暗香來——初中化學課堂即時生成資源的巧妙利用[J].中小學實驗與裝備,2016(03):18-19.
[3]洪茲田.捕捉實驗教學生成資源 讓化學課堂煥發活力[J].化學教與學2013(11):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