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兵艷
摘要:隨著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提出和實施,積極地借助信息技術來優化和改進語文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和模塊,已經成為每一名語文教師的基本共識,同時也對教師的信息化綜合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每一名語文教師積極地通過各種方式來全面地提升自身的信息素養和信息化執教能力,以更好地發揮信息技術的應用優勢和應用價值,來不斷地強化信息化教學實施,助力核心素養培養目標的落實。本文將從四個方面入手,就提升教師信息化素養的對策開展討論和研究。
關鍵詞:語文;課堂教學;信息化;提升;策略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積極地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素養,已經成為每一名語文教師重要的教學目標指引,也通過眾多語文教師積極地學習和信息化實踐,提升了自身的信息素養,但不可否認在信息化教學過程中還暴露很多存在的問題,需要教師積極地結合實際的教學現狀,全面地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進和優化,以進一步強化信息化教學實施。
一、提高重視程度,明確提升目標
積極地開展信息化學習,進一步提升教師的信息化素養,已經成為每一名語文教師的重要工作任務,而語文教師對該項工作任務是否重視,重視的程度是高還是低,且提升自我信息化水平的目標是否明確,是否合理,都會對教師信息素養的全面化培養效果產生直接的和重要的影響,而從實際的情況來看,部分教師對該項工作的重視程度還不夠高,且提升的目標也不夠明確,使得最終的信息素養提升效益打了折扣,需要教師對此進行反思和改進。例如,語文教師要全面強化對課程標準的解讀,并積極地把握課程標準中對信息化學習的要求和指引,積極地將開展信息化學習作為提升教學效益和實現核心素養培養目標落實的重要指引,進一步強化自身認識。同時積極地結合實際的信息化學習需要,設計長中短期相銜接的信息化學習目標,并明確不同階段信息化學習的側重點,積極地按照目標要求有序開展信息化學習。
二、樹立學習理念,強化自主學習
積極地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有效地強化自主學習,已經成為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和信息化綜合素養的重要抓手,也只有進一步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有效地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才能更好的促使教師強化學習,補足存在的短板和漏洞,進而提升自身的綜合執教能力和綜合執教水平。例如,小學語文教師要積極地學習一些對應的電教化設備,如投影儀、電腦、交互式電子白板等的研究,并掌握這些設備的使用方法和簡單維護方法。還要積極地根據語文課程教學需要,學習一些繪圖軟件、PPT課件制作軟件、微課視頻制作軟件的使用方法,更好地借助這些資源進行教學資源的制作,同時教師還要積極地學習一些線上直播工具、線上交互工具,以適應新形勢下語文課堂教學的基本需要,更好的強化語文課程教學實施。當然,在自主學習過程中,需要教師做好總結和歸納,同時積極地強化問題驅動,及時解決存在的各種問題,更好的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綜合素養。
三、倡導互動交流,強化互鑒學習
獨學則無無友,要想真正地提升教師的信息化綜合能力和信息化綜合素養還,需要教師在該過程中積極地強化和其他優秀教師同行的互動交流,同時積極地結合優秀教師的經驗積累,進一步補足自身在信息化學習中存在的短板和漏洞,從而在強化互鑒學習中更為有效地提升教師的信息化綜合素養。例如,在具體的信息化學習過程中,語文教師可以積極地和其他優秀教師進行交流和溝通,了解不同教師是如何使用信息技術來優化和改進語文課堂教學的,還要積極地參加一系列信息化教學討論活動,如參加信息化課件制作比賽,并以活動為基本依托和載體,更好地強化和名師的互動交流,從而發現自身在信息化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并進行有針對性地解決,更好的提升自身的素養。
四、開展實踐教學,把握教學規律
要想真正的把握信息化教學規律,提升教師的信息化綜合能力,還需要教師積極地在語文教學實踐中開展信息化教學研究和探索,并積極地結合實踐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解決,從而更好地借助信息技術來服務語文課堂教學,更為有效地促進課程教學目標的高質量達成。例如,在具體的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思維導圖對具體的知識點進行體系構建,借助PPT課件對具體的知識點進行形象化和具體化講解,還要積極地借助微課視頻進行操作演示,也可以構建線上學習空間來引導學生進行靈活復習,繼而借助信息技術優化語文課堂教學實施。
綜上所述,語文教師要進一步強化自身認識,全面通過各種有效地方式來提升自身的信息化執教能力和信息化執教水平,并積極地在該過程中提高重視程度,明確提升目標;樹立學習理念,強化自主學習;倡導互動交流,強化互鑒學習;開展實踐教學,把握教學規律等,更為有效地,借助良好的對策和方法,更好的把握信息化教學的基本規律,從而充分的發揮信息技術的應用價值和應用優勢,不斷地助力語文課程教學目標的高質量達成。
參考文獻:
[1]張志強,寧永紅,蘇利偉,李喜才.信息化條件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變革分析[J].小學生(下旬刊),2021(11):3-4.
[2]楊葉.如何以信息化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水平的提升[J].新課程,2021(4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