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春苗
摘要:語文素養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教學內容。學生在課外閱讀中獲取到了豐富的語文知識,然后在寫作教學中進行了運用。教師需要將課外閱讀和習作教學有效融合,提高習作教學的質量,使學生可以在小學階段建立文學創作的基礎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重要性
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關鍵部分。隨著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不斷進步,其對于課外閱讀的要求也隨之提高,因此當前小學語文習作教學需要把握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根據學生情況制定相關教學方法,才能夠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促進學生習作能力的提高。
一、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現狀
(一)學生較抵觸習作
在當前的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大多數的學生對于寫作較抵觸,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感覺寫作困難,找不到寫作的方向,不能很好地將自身的情感表達出來。小學生常常寫到一半卻感覺自己不知道接下來該寫什么,這是由于寫作基礎不扎實,無法完成自我理解認識的語言建構,缺乏文學底蘊。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習作練習就會感覺困難,無法建立寫作興趣,在寫作時都是以應付作業完成為主,在小學階段無法建立一個良好的習作意識。
(二)教學過程過于簡單
小學生寫出的習作太過刻板,表達意思不清晰,不知怎樣表達自身的情感。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習作教學過程單一,簡單介紹之后就布置任務,學生對于寫作知識的理解不夠深刻,也就不能在寫作中進行應用。
(三)限制學生個性發揮
小學語文教師在習作教學中的枷鎖太多,學生找不到寫作的方向,也缺少有效地引導,造成學生在寫作練習中不自由,思維得不到發散,限制了學生個性發揮,更多的是按照框架完成寫作練習。教師除了要在自身教學方式上改變之外,還需要從寫作教學的過程上做出有效安排,讓學生可以得到自由性的寫作練習,提升學生寫作練習的效果,使學生在自我發揮中完成高質量的習作學習。
二、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的運用方法
(一)指導學生書寫讀書筆記
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建立書寫讀書筆記的習慣,保證課外閱讀獲取的知識可以得到有效積累,并使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可以得到寫作基礎的鍛煉。在指導學生書寫讀書筆記的過程當中,需要注意的是不能采用硬性教學,那樣只會讓學生降低課外閱讀的興趣,影響書寫讀書筆記的學習效益。教師應該采用柔性的方式,讓學生在課外閱讀之后,進行摘抄、書寫讀后感、改寫文章等多種方式,將讀書筆記變成閱讀的一種方式,能夠完成自主閱讀理解的吸收,既保證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記憶和理解也會更加深刻。讀書筆記的開展能夠讓學生的閱讀有自主性的認識,并且隨著學習理解會有知識理解的完善。這樣在寫作中就可以隨時拿來使用,促進了課外閱讀中的知識吸收,可以為習作學習提供良好的基礎。但是小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不強,課外閱讀的進行受個人意識的影響較大,在指導記筆記的過程中,教師要以此建立“小作文”的活動,讓學生的讀書筆記有表現的過程,并能進行應用,拓展習作教學的方式,引領個人知識的完善。“小作文”活動是提出的一個習作主題,然后由學生翻找自己的閱讀筆記做習作主題內容下的語言表述,以此能夠增加書寫讀書筆記的需要,保證書寫筆記的主動性,也讓學生有回顧課外閱讀的過程。
(二)發展學生寫作創新思維
寫作是情感的抒發,也是一個創新的過程。教師需要在寫作教學中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而課外閱讀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可以采取以讀促寫的方式幫助學生完成習作知識的理解,也拓展寫作的思路。比如在《這樣想象真有趣》的教學中,教師選擇一些關于想象內容的課外文章讓學生進行閱讀理解,然后在課堂教學中則以課外閱讀理解的內容作為資源,組織學生分析怎樣完成習作,可以豐富寫作的方向,激發寫作的靈感。這樣課外閱讀中獲取的寫作思想就得到了應用,而且學生的創新思維也能得到發展,有助于提升分析理解能力,逐步讓學生喜歡創新寫作,寫自己想要寫的東西。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改變教學方式,尊重學生的個人認識,鼓勵自主閱讀理解中的寫作認識表達,基于闡述自主認識的空間,讓習作思維能夠得到個性化的發展,從而形成習作創新思維。
(三)建立讀寫結合教學模式
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是小學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有效方法,課外閱讀和寫作教學也可以進行有效地結合,使學生得到綜合提升。因為課外閱讀基本都是在課余時間或者是假期,這就需要教師將寫作教學進行拓展,使兩者有效結合。比如在假期安排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時,依據課外閱讀的內容安排學生的習作寫作,使學生在作業完成的過程中,將兩者有效結合,實現相互促進的目的,降低了學生完成假期寫作的難度,也實現了提升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目的。教師在安排時一定要以習作練習為基礎選擇課外閱讀的內容,保證學生的習作練習有課外閱讀的指導,確保教學的效果。在方法上教師還可以采取校本課程的方式,組織學生建立閱讀小組,讓校本課程與習作教學融合,開展自主學習的習作教學。教師先確立習作教學的內容,然后組織學生討論怎樣完成寫作,鼓勵表達一些課外閱讀中的內容,形成習作資源,最后再做習作練習,培養習作思維,可以構建習作自主學習課程。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開展應該保證學生的課外閱讀理解,讓課外閱讀理解有基礎應用,在實踐中教師要推動自主發展,建立綜合學習的過程,可以組織學生做課外閱讀分享,建立課外閱讀和寫作的過程,保證小學生獲取和應用的實踐性。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課外閱讀能夠為作文教學提供資源的支持,在這一過程中,需要閱讀教學的理念作為依據,在過去的閱讀課程教學過程中,我們過分強調課內閱讀理解,但是在當代的教育理念影響下,我們對閱讀教學的關注不能僅停留在課內,更需要注意不斷提升小學生課外閱讀質量,并以此為基礎,提升小學生的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吳夢玉.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小學語文主題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0(A2):53-54.
[2]吳曉華.以讀促寫在小學中高年級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求知導刊,2020(51):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