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寶鋒
摘要:新課改教學工作在落實過程中,對數學教師有著更嚴格的標準,同時也重視培養學生整體能力。數學是高中重要科目,它能夠培養高中生邏輯能力和思維能力。教師應用的傳統教學法影響著學生創新能力和學習能力,問題導學法可解決此種問題,同時它也得到教師的認可和學生的喜愛。本文主要闡述高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問題導學法的相關策略,僅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問題導學法
高中數學有著抽象性和綜合性性能,學生學習高中數學時壓力大,思考能力和創造思維被傳統教學模式約束,使學習質量無法得到保證。在數學課程中引入問題導學法,有利于培養高中生的數學綜合素養,同時也能夠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防止學生由于能力有限無法跟上教學節奏,從而推動教學發展。
一、高中數學教學中問題導學法的重要性
(一)實施情境設計
由新課改可知,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使用傳統教學無法提高教學質量,要嘗試使用引導式教學。問題導學法能夠合理的設計教學情境,以學生作為根本,以情境問題作為載體,從而在實踐教學中創設教學情境。由教學經驗可知,對學生來說理想化教學情境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能夠全身心投入到學生,發散學生思維,從而提高教學效率。由設計的傳統教學情境可知,教師設計情境繁瑣,未將抽象的知識復雜化。教學情境的出現是為了能夠讓學生正確認知數學知識,因此設計問題屬于理想化的啟發方式。問題可以幫助學生探索經驗,因此教師需要簡單化教學的情境,使用正確簡單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
(二)增加教學方式,培養學生思考意識
在數學課程教學中,教師也要進行總結,幫助學生點名學習的方向,鼓舞學生,讓學生對學習有著成就感。教師在總結時,也要結合重點和難點知識,分析問題導學法,增加教學方式。使用問題復習課堂中學習到的知識,從而更好的解決問題,確保學生在解決問題時,學會應用更多的方法。在設計課后問題時,教師需要集中知識點設計教學情境中的問題,在設計問題的過程中,也要集中知識點,根據課程的內容開展設計,確保能夠讓學生可以共同進步。一個成功型的問題可以讓學生更好的鞏固知識,并且通過類比的方式來設計學習的情境,讓學生能夠增加探究的欲望。問題導學可以讓學生在預習中掌握學習的難點和重點,進而簡單設計教學內容,明確課堂學習的知識點。教師在學習和探索過程中,也要掌握學習難點,以小組的方式進行討論和分享,并且解答出學習過程出現的疑問。在課堂展示過程突出學生的地位,讓學生能夠通過觀察問題來解決問題,養成勇于思考的習慣[1]。
二、闡述問題導學法應用在高中數學中的相關措施
問題導學法屬于新型導學模式,教師讓學生積極參與數學課堂學習,并使用學習到的數學知識解決多種問題,使學生對數學知識充滿著好奇心和興趣,使學生養成數學素養。問題導學法應用在高中數學課堂中,可為學生構建理想化問題情境,使學生掌握學習技能,更加順利解決出現的問題,改變錯誤學習方式,深入學習數學知識,使創新力和想象力得到發揮。因此高中數學教學中使用問題導學法的策略為:
(一)構建課前提問情境
在高中課程上,若是數學教師想提升教學質量和課堂效率,則需要提前設置教學問題情境,同時使用問題提問的方法引導學生學習,使學生能夠掌握相關知識內容,增加學習的欲望,讓學生對學習充滿著興趣。教師構建課前問題情境時,要先掌握學生的心理特征以及學習能力,確保能夠集中學生注意力,成功開展問題導入流程,教師也要重視問題情境中問題的難度,確保問題難度適當,不可過于難也不能太簡單,要根據學生的情況設置問題,確保能夠突出問題情境的用處。同時提問的問題要有著趣味性,可以吸引學生學習,確保學生在課堂能夠專注的學習。教師在提問環節也要幫助學生,讓學生可以全身心投入學習中。當教師在提問時,要引入生活現象,讓學生思考,進而對學生提問,逐步引導學生學習課堂上的內容。學生在課前了解課堂的內容,便于學生在課堂中能夠輕松地開展學習。高中數學可以培養學生技能和邏輯能力,同時也可以鍛煉數學思維,為學生構建多元化教學氛圍[2]。
(二)結合生活案例,構建多元化問題
問題導學法指的是教師把學生帶入到理想化的數學情境中,使學生在問題情境中能夠更好的理解數學知識,應用探索方式去解決問題,進而更好的回顧后續學習,使學生養成實踐能力。學生在學習時會應用多種數學知識,因此受新課改影響,需要教師根據數學實質構建與高中生相貼近的生活案例,讓學生能夠積極思考,進而讓學生在合作環境中養成理想的學習習慣。教師也要使用生活案例開展問題導學法的應用,讓學生能夠根據自身經驗解決問題,養成解決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比如在講解函數圖形和概念時,使用氣溫變化來展示函數知識,讓學生能夠主動的探索。要先展示24小時氣溫變化,使學生按照圖像說出各氣溫值變化,從而描述函數圖像。讓學生學習到圖表是表示函數的有效方法,也可讓學生回答在初中函數學習的內容有哪些?又為何進行研究?學生先闡述函數內容,描繪函數圖像后結合生活案例思考,從而更好的創新學生思維,培養學生使用數學知識的能力。高中數學課堂教師若是想要優化學習質量,培養學生思維,則要應用啟發性問題來構建數學情境,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數學知識。多元化問題可以讓學生獨立的思考,發現學習數學知識充滿著趣味性。多元化問題也可使用信息技術播放圖片,活躍課堂的教學氛圍,也能夠突出教學重點內容。教師講解空間幾何體時,可應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棱柱和棱錐,觀察過后也可嘗試分析和歸納棱錐和棱臺特征,使學生闡述生活中的相似品,并進行舉例。學生也可嘗試畫棱柱,教師要使用課件讓學生闡述多面體的相關知識和概念,在此過程能夠讓學生加深理解空間幾何體,培養學生數學思維[3]。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數學內容學習困難,因此高中數學教師要實施有趣的方式幫助學生養成數學思維。高中數學教師要通過問題導學法使學生謹記數學知識,進而優化數學質量,提升課堂效率。使用靈活的提問方式幫助學生養成學習能力,進而提升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鄭橋鋒.高中數學教學中問題導學法的作用及應用研究[J].高考,2021(01):37-38.
[2]周麗霞.問題導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理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0(04):148+150.
[3]韓俊.問題導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中學數學,2020(15):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