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瑛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措施的深入落實,新高考對高三歷史的教學目標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國高三歷史課堂對高三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學習能力的培養越來越重視,不僅要求學生能夠明確的完成學習目標,同時也要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近年來,隨著我國的教育改革緊跟時代的發展,將思維導圖應用到高三歷史的教學課堂當中,不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使抽象歷史知識具體化,而且也能夠大幅度提高學生歷史基礎知識的應用能力。
關鍵詞:高三歷史;創新課堂;思維導圖;應用策略
引言: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我國也逐漸在高中教育階段提出了新高考的改革,對于高三歷史的教學來說,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改革中提出,學生才是知識的探索者和構建者,因此就必須針對學生歷史基礎知識和技能進行教學。為了做到這一點,教師在進行高三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基于思維導圖教學法,對學生展開具體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對知識網絡進行構建,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邏輯能力。只有如此,才能夠在更大程度上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這也能夠有效的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和質量。
一、思維導圖教學法的概念與特點分析
思維導圖教學法是新時代背景下一種更加符合當前教學計劃與目標的教學方式,根據教材中的基本知識,在課堂上合理的為學生進行情境的創設,有效地引導學生對教材中基本知識的學習與掌握。同時思維導圖教學法可以最大程度的還原教材中抽象的知識概念與定義之間的關系與結構。思維導圖不僅可以直觀、形象的展示出相關知識內容的主體思路,還會將知識內容進行有效地串聯,更好地輔助學生理解文章的情感主線,從而加深對相關知識的理解與體會。教師根據教材基本內容所創設的思維導圖更加符合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有效地輔助學生把握文章的基本思路,可以將抽象知識轉化成生動形象的生活化思維導圖,輔助學生理解與認知,使得學生都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思維導圖教學中去,有助于學生自我思維能力的發散與提升[1]。
二、思維導圖在高三歷史創新課堂教學的應用策略分析
(一)將思維導圖與高三歷史教學有效結合
在傳統教學模式背景下,教師往往對學生一概而論,只是根據自身的教學計劃,進行課堂的知識傳授與講解,并沒有顧及到各個層次學生的想法與感受。對于部分優等生來說,簡單的知識講解往往是在浪費寶貴的課堂時間,而對于一些基礎能力較差的學生而言,對相關的知識進行更加深入的拓展研究也是一種時間的浪費。例如在進行人教版高三歷史二輪、三輪復習過程中,二輪復習側重于對教材中重點與難點的專項突破與提高,三輪復習側重于核心知識點的再次鞏固與加強以及沖刺練習,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基本學情況以及學生學習之間的差異,努力為學生創設思維導圖教學情境,引學生通過思維導圖進行高效復習。這樣一來,學生便會對歷史教材中的重點知識內容有更加深刻的認知,有助于學生對教材內容進行理解性記憶。同時也會使得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高度集中注意力,從而教師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引導,使得學生構造相關的思維導圖,加深學生的認知,不斷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動性。
(二)教師應該積極地引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進行復習與總結
由于高中歷史知識點復雜且繁多,學生掌握起來比較困難,因此為了有效地提高高中歷史教學的效率。高中歷史知識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需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的復習與總結,合理的構造相應的知識框架,才能夠充分的將知識進行分類,可以極大的減輕學生的記憶負擔,也會有效地輔助學生對相關知識進行深刻的理解與記憶。而思維導圖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梳理本章節的知識內容,更好的對學過的基本知識進行梳理與總結。同時,思維導圖可以將各章節的知識內容進行有效地關聯,使得學生更好地把握教材中的重、難點知識內容,極大的提升了復習與總結的效率,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比如在人教版高中歷史復習過程中,教師就應該引導學生合理的構建本章節的思維導圖,突出每一本教材的重點知識內容,更好的輔助學生深入地對相關知識的復習與總結。這樣一來,會極大的減輕學生的復習任務量,可以簡單明了地為學生提供本章節的知識框架,幫助學生回憶重點知識內容,對學生自身綜合能力的發展也具有極大的促進意義[2]。
(三)高三歷史課堂思維導圖的繪制策略
歷史思維導圖的繪制可以采用橫向和縱向的繪制策略,橫向就是采用通史的方式,以時間為主線繪制,縱向就是采用專題史的方式,以歷史事件的發展脈絡進行繪制。一般都是講中心歷史主題放在中央,突出重點,將圖像與文字兩者功能相交融,更好的發揮其解釋,引導等作用。運用豐富的濃艷色彩和優美自然的線條、用數字進行編碼、不斷發展延伸、運用簡潔和準確的關鍵詞等增強學生的大腦記憶和歷史知識的架構,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三、結束語
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歷史這門學科更加注重引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形成與發揮,更注重學生在課堂上的體驗式學習,教師要充分優化自身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簡單的引導,將課堂歸還給學生,使學生釋放天性,發揮應有的思維創造形式,充分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凸顯思維導圖學習模式的優勢和作用,借助思維導圖能彌補歷史教材時空混亂的局限性,思維導圖在高三歷史教學中的應用,使學生更容易的理清歷史知識結構,激發學生的創造思維,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優化高三歷史課堂教學實效,對學生自我成長與發展具有良好的促進意義。
參考文獻:
[1] 馬冬玲. 思維導圖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 2019(12):00001211-00001212.
[2] 劉雙超. “思維導圖”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實踐應用研究——以江蘇鎮江中學為例[D]. 河南師范大學, 2015.00002145-0000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