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添
摘要:隨著初中美術教學要求的不斷提高,如何運用有效教學方法與策略,全面優化提升情感教育效果,成為一項備受業內關注的課題。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紹了美術情感教育的意義,并結合相關實踐經驗,分別從通過生活情境激發學生情感等多個角度與方面,探討了初中美術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有效策略,闡述了個人對此的幾點淺見。
關鍵詞:初中美術;教育教學;情感教育;方法對策
引言:
美術是初中教育階段的重要課程之一,對于培養學生審美思維,提高學生圖像識讀、美術表現、文化理解等核心素養具有關鍵作用。當前形勢下,初中美術教學活動有必要有針對性地融入情感教育,通過多樣化路徑與方法,促進學生情感價值的形成。本文就此展開了探討。
1美術情感教育的意義
初中生情感價值和情感意識正處于穩定形成的關鍵時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事或物均會對其情感取向產生一定影響。在美術課程教學中,教師同樣應注重情感教育的有效融合,深入挖掘學生情感隱蔽因素,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情感價值塑造空間,滿足學生情感成長需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美術學科一門人文學科,具有豐富的審美、文化、價值等情感要素,是實施情感教育的重要載體。通過在美術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可有效促進學生正確價值體系的形成,提升審美能力,培育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充分迎合素質教育理念導向下的初中美術教學需求[1]。同時,在情感教育的引導下,學生可大大降低情感負擔,提高應對各類心理問題的能力。
2初中美術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有效策略探討
2.1通過生活情境激發學生情感
美術中的情感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為有效激發學生情感潛能,使其領悟到美術的真諦與內涵魅力,應將美術學科中的相應要求與學生生活密切結合起來,通過創設合理的生活化情景,結合學生的認知特征,拓展學生想象空間。比如,在《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一課教學中,本課旨在通過對美術創作一般過程的分析,使學生理解美術作品中的繪畫題材、形式、藝術處理的技法均源于客觀世界,精準把握美術作品創造于現實生活、畫家個人情感、物質材料和藝術技巧的關系等。教師可結合學生實際,展示作品《血衣》素描稿及其創作過程和相關素描草圖,介紹畫家創作背景,并運用生活化的教學理念使學生上臺表演人物的造型姿態,體驗人物內心情感,感受人物造型的藝術魅力。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從美術作品中感受到渲染與引導,獲得深刻情感體驗[2]。
2.2重視師生之間的交流與情感互動
縱觀以往初中美術教學實際,普遍存在著師生溝通交流不足,情感互動缺失等共性問題,學生接受情感融合的渠道狹窄,不利于及時有效地對學生情感進行引導。對此,美術教師應摒棄傳統固化的師生交流思維觀念,注重搭設師生溝通交流的紐帶與橋梁,通過自己的一言一行和一舉一動,潛移默化地使學生感受到情感的深刻魅力,進而在輕松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學習美術知識,提高自我情感修養。比如,在《喜悅與收獲》一課教學中,為了能夠引導學生通過對運動會比賽情境和頒獎活動圖片的欣賞,感知奧運競賽精神,教師可組織相應的實踐制作活動,在特定工藝設計制作基本方法和要求的導向下,培養學生嚴謹、耐心、工整、細致的制作態度。其中,應積極進行師生溝通交流,對實踐制作活動的作品進行自評、互評和師評,增強學生對國家、民族和地域的情感體驗。
2.3深化多媒體教學技術的應用
現代多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及課堂實踐運用,為初中美術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推進實施提供了更為豐富的教學工具與載體,使得傳統課堂教學環境下難以完成的情感教育目標更具實現可能。因此,美術教師應主動學習多媒體教學技術的最新方法與技巧,提高多媒體教學技術的運用能力,在課堂導入環節將提前準備好的視頻、圖片或動畫等多媒體資源向學生展示,圍繞情感教育的特定目標,使學生更加深刻地把握美術作品中蘊藏著的深刻情感。在多媒體教學技術的支持下,美術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可實現整體性的融合效果,對美術作品中的藝術樣式形成崇拜之情,獲取真實獨特的情感體驗,拓展更為廣闊的認知領域[3]。
2.4挖掘情感素材,解析情感價值觀
情感素材是初中美術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基石,是深化情感教育實效性的依托所在,任何脫離了情感素材的教育實踐活動均不具備生命力與活力,且容易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不利于實現情感教育的預期目標。因此,教師應從每個美術作品的客觀實際特點出發,結合其創作背景、人文內涵等,挖掘其中的情感價值觀,實現更多收獲感。以《和諧溫馨的生活空間》一課為例,本課內容看上去似乎與情感教育的關聯性不大,但通過細心分析與深入挖掘,同樣可獲得情感素材。由于本課需使學生掌握有關居室設計的基礎知識,學會色彩的搭配方法,因此教師可帶領學生一同欣賞經典室內設計圖片,然后思考其中包含著哪些基本元素,使學生展開色彩聯想,感知色彩冷暖特點與搭配效果,并在此基礎上使學生布局相同的居室模型,進而獲得藝術熏陶,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3結語
綜上所述,情感教育的價值優勢決定了其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關鍵地位。因此,美術教師應從學生客觀實際需求出發,緊緊圍繞美術課程教學目標任務,創新方式方法,強化情感教育載體,豐富情感教育手段,營造生動形象而又充滿情感要素的課堂氛圍,帶領學生深刻感知美術學科之中的深刻情感內涵,為全面提升學生情感價值內涵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魯利珍.基于幼兒審美情感發展的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設計與反思[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1(19):135-136.
[2]馬飛.淺談如何在美術教育活動中培養和激發幼兒愉快的情感[J].科教創新與實踐,2021(02):223-225.
[3]謝冬平,鄧瓊.淺談在我國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如何融入情感教育的教學策略[J].家庭教育報·教師論壇,2019(30):12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