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歡
摘要: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互聯網+”一詞逐漸被更多人認識。所謂“互聯網+”本質意義上是指互聯網與實體經濟相結合。但在當下,“互聯網+”被賦予了更廣的含義,參考多項研究報告表明,互聯網融入教育行業不僅能改善互聯網行業發展,也對教育行業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互聯網背景下的教師家庭教育,也逐漸被大眾所接受。
關鍵詞:互聯網;家庭教育;指導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尤其是在小學階段,家長對孩子的教育無疑是孩子在生活、學習上的燈塔,指引著他們前進。在我國中小學教育過程中,已經有不少學校著眼于互聯網的使用,來達到家校互通的目的。但每個家庭情況都存在差異,現有互聯網背景下的教育手段針對性不足,不滿足大部分家庭需求。
一、互聯網背景下教師家庭教育指導介紹及意義
因疫情影響,在2020年學生們經歷了一次史無前例的超長假期,在教育部進行教研討論后,決定采取線上教育方式進行授課。在整個過程中,互聯網教育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教師通過騰訊會議、釘釘等實時通訊軟件進行教育指導,教學效率得到較大提升[1]。真正意義上的實現了通過互聯網讓信息在教師、父母、學生間溝通傳遞,建立起了一座座跨時空橋梁。互聯網線上教育,某種程度上為師生都提供了便利,指導效果較為顯著。這個階段,是互聯網背景下教師家庭教育指導一次偉大的實踐[3]。因不同城市、不同家庭的教育情況有較大差距,如何科學開展互聯網背景下的指導工作為每個教育工作者畫下了一個問號。
二、當前互聯網背景下教師家庭教育指導存在的問題
首先,從教師層面上看,部分教師年齡較大,他們不能熟練掌握互聯網的應用,在一知半解的情況下,敷衍的應對指導工作。同時,部分教師缺乏責任意識,不及時解決互聯網教學指導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大大降低了家庭教學指導效率,讓家庭指導的質量得不到保證。其次,從家庭層面上看,每個家庭家長的指導水平不同,部分家庭家長指導方式欠佳,對于老師的建議執行力較差,讓教師的指導工作加大了難度[1]。同時,部分家長較為忙碌,很少能陪伴學生,對于孩子的教育他們很少親自輔導,部分家長抱著“孩子有學校老師的指導就行”的態度,不重視學生的學習,沒有承擔起家庭教育的責任,對于教師的指導工作選擇忽視或者一帶而過,個別家長甚至經常缺席家長會,家校的溝通更加欠缺,學生的學習情況家長更無從知曉,這讓教師的指導工作難上加難。還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孩子自覺性較差,以聽老師線上指導為借口利用互聯網玩游戲,這樣的現象也廣泛存在[4]。從實際教學情況來看,家庭教育過程中父母存在的問題較多,比如:“我該怎樣來教孩子”、“老師給我們家長提供的教學方法該怎么應用”、“孩子只聽老師的,我們家長說的他不聽”,這樣一來便直接導致家庭教育工作效率低下
三、互聯網背景下教師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具體做法
(一)利用app提高溝通效率
在教學指導過程中,老師亦是家長們的指路明燈,通過與家長的溝通,教師能有效提升家庭教育質量。在信息化教學過程中,不乏有很多家校APP可供教師選擇來建立與家長之間的聯系,通過在APP上的及時溝通,教師可以將學生們在學校內的學習及生活表現情況實時反饋給家長,家長亦可以針對于家庭教育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及時向教師尋求幫助。
(二)強化家長認知
家長必須具備一定的互聯網使用能力,在對互聯網觀念的看法上也需要做出改變。這便需要家長做到與時俱進,了解信息化教學的利處,正確看待通過互聯網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在生活中,家長要積極配合教師在互聯網上的教學動作,為后續家庭教育的深入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平臺
教師可以通過家長群與家長保持實時溝通,消除以往存在的校內外時間差問題。另外,打造學校專屬優質資源平臺或公眾號,積極建設“網絡資源課程數據庫”[3]。同時,鼓勵老師多與家長進行電話或視頻回訪,了解每個學生的家庭學習情況以及其他情況,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在家庭指導過程中,教師要格外強調潛移默化的作用,所謂潛移默化,即指學生在父母的言行影響下,不知不覺的受到了感染。子女從誕生下來,便在家庭中受到熏陶,即使家長沒有刻意去教育他們,他們也會通過自身感受來學習。因此教師也許要向家長強調不教而教,不許而學的教學思想,讓家長規范自身言行,重視家庭教育中的細節之處。另外,教師在指導過程中也要讓家長了解眼面傳遞法與環境營造法。在很多情況下,在家庭教育過程中學生都會察言觀色,通過家長的表情變化,讓學生糾正在學習過程中的不當行為[3]。孟母三遷的故事對于環境影響因素非常有代表性,古語言:“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處”。老師需要讓家長明白環境對于學生的學習生活影響也是非常大的,引導家長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制造利于學生學習的學習環境。通過這樣的家庭指導過程,通過家校的共同作用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
四、影響效果
通過這種方式,教研團隊的指導水平會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家庭指導方式將不再拘泥于傳統的線下一對一模式,指導方式更加多樣,教育理念得到創新[4] 。 同時,家校關系得到改善學校的辦學質量也會蒸蒸日上。
結束語:
互聯網下的教師家庭指導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在這個過程中,需要以每個學生為教學主體,對所有的家庭進行全覆蓋式教學調研,用最為普適的方法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在提升學校整體教學指導水平的同時,全面提升學生們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 陳立, 程一見. 互聯網背景下家庭教育指導的方式研究[J]. 當代家庭教育, 2019, 000(034):P.4-4.
[2] 劉麗娟. 教師利用網絡空間開展家庭教育指導的研究[J]. 新課程(上), 2019(7).
[3] 劉麗娟. 教師利用網絡空間開展家庭教育指導的研究[J]. 新課程(教研版), 2019, 000(007):149.
[4] 徐燕. 新形勢下學校家庭教育指導組織形式與指導模式研究r——以”參與—互動—成長”家庭教育指導模式為例[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 2018, 000(001):24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