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麗娜
摘要:閱讀是學生主動地向內輸送知識的一種方式,通過閱讀學生可以了解更多的人和事,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擁有解決閱讀問題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綜合修養,是有益學生身心健康的。小學語文教師提升學生閱讀能力,不僅有助于學生學習語文,還有助于學生成長,是值得探索的。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銜接學生的現實生活,豐富學生的閱讀材料,督促學生在閱讀活動中思考,激發了學生閱讀參與主動性,拓展了學生閱讀觀察視野,深化了學生閱讀。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學生;閱讀能力;提升
一直以來閱讀就是小學生語文學習的重點,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對于完善學生語文學習結構,豐富學生成長內容有著積極的價值,能夠讓學生的視野變得更加開闊,在文字中看到世界的奇妙,在情感中體會人性的光輝,在意境中領悟生活的哲理,滿足每一位學生的閱讀需求。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離不開教師的悉心教育管理,需要教師為學生掃清探索的路障,讓學生知道在閱讀活動中自己應該怎樣做,保證學生在合理時間內完成閱讀學習。
一、銜接學生生活,刺激學生參與閱讀
小學語文教師提升學生閱讀能力,可以將學生的生活與閱讀內容銜接在一起,使學生站在生活的基石上觀察閱讀,拉近學生與閱讀之間的距離。教師為學生提供生活元素,組織學生圍繞生活話題進行討論,都有助于學生構建閱讀生活意識。在學習《北京的春節》時,為了使學生了解老舍筆下的春節有著怎樣的人文魅力和風俗特點,感受到北京春節的獨特性,對比自己過春節時候的場景,培養學生對傳統節日的熱愛,筆者先是組織學生談一談自己印象中的春節,說一說自己在春節期間有著怎樣的趣味經歷,主要參與了哪些節日活動,使學生在表達的過程中分享自己心中的春節。在學生表達之后,筆者組織學生閱讀課文,讓學生按照時間順序對課文進行梳理,使學生能夠在了解課文基礎的背景下,有順序地說出自己經歷過的春節活動,以此來加深學生的閱讀印象。為了調動學生的興趣,筆者還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了人們慶祝春節的視頻,組織學生進行觀看,讓學生回憶起春節慶祝活動的內容。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體會到了春節熱鬧的氛圍,在閱讀中將老舍筆下的春節與自己度過的春節對比,理解了作者描寫春節活動的心情,有效把握了閱讀的主旨,形成了繼續挖掘的閱讀動力。
二、豐富閱讀材料,拓展學生觀察視野
小學生在閱讀的時候,容易因為材料不夠豐富的原因,喪失閱讀的興趣,對閱讀的觀察不夠仔細和廣泛。小學語文教師提升學生閱讀能力,可以針對學生的問題來豐富學生的閱讀材料。教師利用信息技術、組織學生討論思考、引領學生自學等,從不同角度增加了學生對閱讀的認知。在學習《魯濱遜漂流記》時,為了使學生了解魯濱遜流落荒島之后的故事,讓學生在閱讀中析出魯濱遜的優秀品質,幫助學生養成閱讀書本的好習慣,增加學生的閱讀積累,筆者在組織學生閱讀的時候,先是為學生播放了《魯濱遜漂流記》的動畫片段,使學生感受故事發生的背景、環境,出現的主要人物,遭遇的事情等,讓學生做到心中有數。接著,筆者又鼓勵學生針對閱讀文本內容來提問,使學生從閱讀中析出三個問題后提交,在將問題混合打亂后重新發給學生,讓學生圍繞不同的問題展開對課文的思考和探討,拓展學生的思考范圍。除此之外,筆者還為學生提供了其他冒險類的閱讀文本,將《格列佛游記》《海底兩萬里》《湯姆索亞歷險記》等納入學生閱讀的目錄,鼓勵學生利用好寒假和暑假時間,定期開展閱讀活動,并記錄自己的閱讀感受,使學生在自主思考的過程中積累寶貴的閱讀經驗,增加學生的閱讀積累數量,便于學生熟悉冒險類閱讀文本的特點。
三、督促學生思考,深化學生理解程度
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不能一味地依賴教師,而是要獨立思考。小學語文教師提煉學生閱讀能力,可以通過為學生創設問題,讓學生在問題的驅動下探索閱讀,使學生在理解閱讀技巧的基礎上展開靈活應用。在學習《兩莖燈草》時,為了使學生了解嚴監生的藝術形象,讓學生知道作者是怎樣通過描述嚴監生的動作、神態等突顯嚴監生的性格特點的,使學生能夠在理解的基礎上把握閱讀特征,筆者先是組織學生圍繞課文展開了閱讀,在學生大致了解閱讀內容的基礎上,筆者為學生設置了閱讀問題:嚴監生為什么說不出話來?嚴監生伸出兩個指頭是想要表達什么呢?大家猜到他的意思了嗎?為什么要挑掉一莖燈草?你認為嚴監生是一個怎樣的人?你在閱讀的過程中遇到了怎樣的困難?又是如何解決的?你能模仿作者的手法展開創作嗎?學生帶著問題走進了課文閱讀,知道了嚴監生遲遲不咽氣,伸著兩個指頭是希望房間里的人能發現燈里有兩莖燈草,領悟了作者借助諷刺的手法來刻畫人物形象的特點,嘗試模仿作者的寫作手法來進行創作,并在作文中加入了對人物心理活動的描寫,完成了創新,掌握了閱讀的技巧,深化了自己的閱讀程度。
總之,本文通過銜接學生生活,點燃了學生參與閱讀的熱情;豐富閱讀材料,拓展了學生觀察閱讀文本的視野;督促學生思考,深化了學生對閱讀的理解程度。學生在閱讀活動中得到了心靈上的熏陶,了解了閱讀中的文字有著怎樣的深刻含義,了解了閱讀中的情感有著怎樣充沛的感染力,了解了閱讀中的意境有著怎樣賞析的廣闊空間,產生了閱讀的興趣,能夠在教師的引領下有步驟地完成閱讀任務,實現閱讀積累。學生成了閱讀課堂的主要參與者,在閱讀探索中掌握了閱讀技巧,提升了自己的閱讀能力。小學語文教師組織學生進行閱讀,圍繞學生的閱讀現狀展開對學生的指導,從不同的立足點向學生展示了閱讀的魅力,使得學生對閱讀有了系統的了解,逐漸深化了學生對閱讀的理解程度,促使學生養成了積極的閱讀習慣,與學生一起構造了熱愛閱讀、創新閱讀的環境氛圍。
參考文獻:
[1]吳潤樂,崔金崗.會閱讀深意得語文要領——淺談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與訓練[J].中國教師,2020(S1):113.
[2]趙敏.小學語文教學激發學生文本閱讀興趣的有效性及影響分析[J].科幻畫報,2020(12):238.
[3]駱俊豪.關于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幾點思考[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20(1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