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飛
摘要:隨著課程改革步伐的推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形式的研究又出現了更多可能。小學生雖然心智發育不成熟,但是他們的思想跟我們小時候相比,也有了很大的進步。因此堅持以往的教學方式,已經不符合時代的發展步伐,需要教師結合課堂實際做出創新與改變,最重要的是轉變教學思想,面對課堂中瞬息萬變的局勢,能夠冷靜應對,及時拿出有效教學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核心素質培養已經成為當下素質教育的工作主流。小學數學相對于其他科目而言,是非常客觀嚴謹的。因此在核心素養培養方面就要讓學生養成嚴謹的學習和處事態度。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立足于實際,而且要將核心素養的內涵包含在教學內容當中。理性思維的培養,在其他人看來需要嚴肅客觀的課堂氛圍,但實際為了減輕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壓力,教師需要在課堂中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來轉變教學形式,轉變課堂氛圍,促進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知識,潛移默化的培養核心素養。
一、深度挖掘教材,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小學數學教學的開展都要以教材為基礎進行挖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對教材進行深度發掘,發現其中可以進行教學實踐的內容,尤其是要注意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對課堂的觀察,方便在課后進行反思,幫助教師不斷成長。但是,教師的教學也不要過分依賴教材,要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挖掘,再根據本班學生的現實情況進行教學設計,以此來改進自己的教學質量。
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靈活使用、深入解讀教材,不能生搬硬套,從而挖掘其所蘊含的核心素養。
例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針對《多邊形》的教學中,教師一般都是按部就班的引導學生學習計算公式,再進行運用。其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室可以深度挖掘教材,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動手能力。教師要巧用教具并且進行聯系教材的教學。這樣就給學生準備長方形的木棍長方形和七巧板。
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進行分組,讓學生進行小組交流,讓學生進行合作動手,并討論多邊形之間的關系。并且通過對這些圖形的觀察通過自己觀察找到其中的關系。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多邊形的拼接,這樣在游戲的過程中找尋多邊形之間的關系。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索的能力,通過對學生的數學思維的培養,幫助學生更加輕松地學習知識。
二、巧妙運用微課,實施分層教學模式
分層教學這種模式,問世以來一直都是飽受爭議的。從表面上看,在班級內對學生進行分層,把學生分成三六九等帶有一定的歧視色彩。但實際上分層教學是對學生的一種尊重體現。因為每個學生學習能力有限,而且學習能力參差不齊,因此在接受知識的過程中需要付出的努力也就不同。微課的應用能夠很好的順應這一教學模式,通過精心設置的課件,可以讓每個學生都能學習到新知識,而且大有收獲。分層設計的微課能夠精確到學生個體進行教學,對于提高學習效率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例如,在教學《分數的意義》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微課提升分層教學的效能。首先,將學生分為基礎層、中等層、提高層三個層次。其次,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層次,為學生設置難度適宜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如對于基礎層次的學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初步理解分數的含義;對于中高層次的學生,要讓他們拓展學習思路和學習視野,增加應用題的練習量,全面提升課堂教學的針對性。
三、設置實踐教學,促進深化理解
小學數學教學需要學生具有更加縝密的思維,小學數學教學內容具有抽象且難度大的特點,為此,想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教師的教學質量,就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多進行教學實踐活動的組織,以學生在實踐中對知識的掌握和應用,幫助學生對教學內容有更加層次的感悟和理解。
依舊例如,在教學《多邊形面積》內容時,筆者為了讓學生在實際中感受到多邊形面積的算法,于是開展了一個動手活動。這一階段的學生已經能夠熟練認識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等形狀。筆者先為學生安排任務,讓每個學生利用自己的廢紙裁剪出這三個形狀,然后將這三種形狀圍繞長方形繼續進行裁剪。我們可以觀察到學生在裁剪平行四邊形時,就已經將平行四邊形的兩條高畫了出來,并且裁剪出了兩個三角形。隨后筆者又提出問題,平行四邊形裁剪以后分為幾個部分?再將這幾個部分重新拼接會發現什么?在經過幾次嘗試后,學生發現一個平行四邊形拼接成了兩個長方形。于是筆者就演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學生在實踐中探索多邊形面積的算法,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一件難忘的事,這個知識點也就深深的印在學生的腦海中了。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與其他科目有所差距,雖然是在輕松的課堂氛圍中展開教學,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一定要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嚴謹態度,這才是核心素養培養的關鍵所在。以客觀的態度學習重要的數學思想,當面對考試和生活中的難題時,能夠結合客觀實際發掘解決方案。
參考文獻:
[1]王勝輝.基于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數學教學策略探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08):67.
[2]周淑紅.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