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慕芳
摘要:習主席說:“仁愛之心,是幸福之本,是好教師的成就之根。”我們要用心對待每一個孩子,只要把更多的愛留給后進生,他們一定可以改變,可以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的美麗天空。
關鍵詞:愛心;家庭教育;溝通;叛逆
一、案例描述
我班的李桐桐是一位麻利的女孩,但學習不認真,學習提不起興趣,對自己的要求也不高,成績不理想,居班中下水平。她熱愛班集體,愛勞動:收集早餐桶、清潔工具……她性格耿直,脾氣倔強,有些以自我為中心;她性格一點不像女孩子,比較頑皮、好動、叛逆;有時違反課堂紀律,喜歡在課間做些小動作或不聽話,嚴重時會跟老師、同學頂嘴,影響老師上課和周圍的同學聽課;課間或課余經(jīng)常與男孩子玩,容易與同學發(fā)生矛盾。嚴重的是會因一些小事突然藏匿起來,影響極壞,還容易發(fā)生安全事故。
二、分析總結(jié)
蘇霍姆林斯基說:“盡可能深入的了解每個孩子的精神世界,是教師的首條金科玉律。”為了深入了解情況,老師約見了李桐桐的父母,從交談中了解到發(fā)現(xiàn)李桐桐的父母是個體小攤販,每天起早摸黑,李桐桐從小就養(yǎng)成獨立、愛勞動的性格,有時也會幫忙家長做事。因父母要準備明天擺賣的東西,文化水平又不是很高,平時也沒有過多的時間陪伴她,因此很多時候她都是自己完成作業(yè)后去樓下跟其他小朋友玩。加上這段時間她媽媽懷孕了,可能在她身上的精力也相對少了。因此她媽媽也哭著說:“老師,我也不知道哪做錯了。這學期明顯覺得她性格變了,在家比較任性、叛逆,如有不滿足她的要求的話就會大吵大鬧,甚至用力把房門關上。我都不知道該怎么辦?老師您幫幫她!”
通過多次與李桐桐談話、分析,我明白了李桐桐的這種行為是因為家庭教育和生活環(huán)境,家長因生二胎忽略了她教育等問題而引發(fā)的。
三、解決方案
(一)個案輔導過程
在明確李桐桐的問題實質(zhì)后,我確定了以下輔導措施:
1、做通“老大”關
學生性格出現(xiàn)問題往往是有跡可循,很大程度是家庭教育出現(xiàn)問題惹的禍。簡而言之,現(xiàn)在的獨生子女從小被“4+2”包圍,習慣了以自我為中心,自從弟弟妹妹出生之后,分薄了父母的之愛,便產(chǎn)生嚴重的排斥抵觸情緒。我想李桐桐本學期的性格變叛逆,可能與此有關,于是建議她父母要和她好好溝通,幫助她端正自己的認識。讓李桐桐提早參與到迎接二寶的準備中,跟她談談你喜歡有個弟弟或妹妹一起玩嗎?并提醒她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地讓孩子明白,即使弟弟、妹妹出生,也不會影響到父母對自己的愛。長大以后,如家里有什么事情發(fā)生,兄弟姐妹之間可以相互幫助……在學校我也經(jīng)常找她談心,如:你喜歡弟弟還是妹妹?你什么時候當姐姐?……有一天放學,李桐桐問我:“葉老師,我媽媽過年前就生了,到時我請你吃雞蛋好嗎?”我開心地說:“好啊!”看著她稚嫩的笑臉,我知道難題已迎刃而解了。
2、巧用溝通,走進心靈
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我們要多關心學生,多與學生巧妙溝通,分享學生的喜、怒、哀、樂。老師與學生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讓學生感覺到老師是關心、愛護她的,從而走進學生的心靈。當中午,李桐桐幫忙生活老師拿餐具送飯時,我會表揚她是老師的得力助手,還會教育孩子們說:“謝謝李桐桐!”有時在課堂上看見她玩“玩具”或開小差,我會用一個眼神或是一個動作提醒她,并悄悄幫她把玩具收了。如看見李桐桐上課認真聽講,我給她豎起大拇指,并大力表揚她;從平時的生活點滴起,我都巧用溝通、暗示、提醒、鼓勵,慢慢的李桐桐得到老師、同學的鼓勵、認同,也深深地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她變開心了。
3、調(diào)動班干部的力量
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老師要多想辦法,充分調(diào)動班干部的力量,發(fā)揮他們的榜樣作用。李桐桐平時經(jīng)常欺負同學,同學們都不喜歡她,也不愿和她交朋友。她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就不斷地搞惡作劇,情況越來越嚴重。于是,我立即發(fā)揮班干部的帶頭作用,安排班干部與她交朋友,大家一起學習和玩耍,用班干部的溫暖讓她慢慢融入班級大家庭,讓她的叛逆心理慢慢得到改善。大家在班干部榜樣帶動下都紛紛原諒李桐桐以前的不良行為,和她一起玩的同學漸漸多了,而她欺負同學的行為也慢慢少了。我還安排成績好的學生與桐桐同桌,在學習和紀律上及時幫助她。漸漸地,她與同學們能慢慢和睦相處了,人也開朗了,學習也進步了。
4、指導家庭教育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所學校。李桐桐的父母都是明白事理的人,但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夫妻兩人的教育理念往往不一致,出現(xiàn)了嚴母慈父的現(xiàn)象。爸爸認為:女兒雖然是任性了一點,但不用管得她那么嚴!慢慢地,李桐桐就當媽媽的話是耳邊風,不良行為也沒有好轉(zhuǎn)。我首先與桐桐爸爸溝通,讓他明白: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受益一生的,平時對女兒的放縱不是愛她、疼她,會害了她。而且在教育女兒的問題上,要與妻子的教育理念一致,兩人必須一條心。同時,我還鼓勵他們兩夫妻每天盡管多忙,都要抽時間接送她,與孩子談談心,關注孩子的情緒,并適當正確引導。
(二)個案輔導效果
詩人濟慈說:“一個人,看著一朵花兒慢慢地開放,是自己一生最大的幸福。”經(jīng)過家長與老師的互相溝通、配合,共同教育。一個學期下來,李桐桐的轉(zhuǎn)變很大,在同學們的心中不再是當初那個任性、叛逆的學生了。她在家長、老師們和同學們的愛護下,許多不良習慣慢慢地改掉了,和同學之間相處也融洽了,人也開朗了,學習成績也有了很大的進步。
(三)個案輔導反思
習主席說:“讓每個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李桐桐的教育個案,讓我思索了很多。桐桐之所以出現(xiàn)之前的不良行為,有家庭教育的影響,也有自己個體因素的作用,也是一種缺乏愛的表現(xiàn)。每個學生都具有可塑性,每個學生又都存在自己的缺點。對一些心理有點失衡的學生,需要我們教育者對他們要多想辦法,協(xié)調(diào)多方的力量,同時班主任要付出真誠的“愛”,對他們要多點關心、愛護、幫助,要有真誠的人道主義情懷,真正做到用心靈贏得心靈。當他們愿意沐浴在師愛的春風中,在春風雨露的滋潤下,主動向我們敞開心扉時,他們一定可以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的美麗天空!
參考文獻:
[1]吳凡《班主任教育成長故事》2016年
[2]鄧海建:《若非長幼有別,何來“媽媽爭奪戰(zhàn)”?》河北新聞網(wǎng)2018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