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世波
摘要:為更好的適應新高考模式,充分結合高考功能、考查內容以及考查要求,就要求數學教師適當的改變過去的教學形式,除了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外,且還應重視對學生的數學素養和解題能力的培養,從而保障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高中數學這門學科具有很高的抽象度,過去教師往往采取題海戰術來進行教學,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普遍不高。在此形勢下,新高考的出現則將新的生機帶給了高中階段的數學教學,慢慢緩解了學生的緊張心理。
關鍵詞:新高考;高中數學;教學探究
新高考在當代教育界是一種改革潮流,我們可將其理解為是一種有效改革和創新傳統教育的高考形式,一般是按照當地的實際情況來制定高考形式及內容。這一新高考政策可使新時代教育課程的改革得到滿足。因此,受新高考的影響,學校與教師均應把培養學生的核心素質作為基準,對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數學思維進行培養,借助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使之更好的掌握更多有效的學習方法。
一、夯實基礎知識,鞏固基本技能
若將整個高中數學比作一個大廈,則數學基礎知識便發揮著地基的作用,要想保障高樓大廈屹立不倒,就一定要把地基打牢。當鞏固了學生的基礎知識后,便可以更好地解決更多的數學問題。且在一張數學試卷中,基礎知識占比約六成左右。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注重給予學生有效引導,鞏固其基礎知識技能,以便于其在解題中能夠從容面對各種問題。第一,教師須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掌握課本中的相關知識,如基本概念和定理等。試想,如果學生連何謂等差數列及其一般求和公式都不知道,則要想其把等差數列此類題目較好的解決無疑是不現實的。
比如,在教學指數函數內容y=ax(a大于0且a不等于1)時,教師可引導學生思考,為何在指數函數定義中對a的要求是a>0卻不等于1?如此就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指數函數的相關概念。第二,教師須引導學生把課后的練習利用起來鞏固新知。比如,在結束函數知識的學習后,一定要主動對課本中的每一道練習題進行練習,比如: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畫出y=3x和y=(13)x的圖像,這些題目都涉及了基礎知識點,學生若是能夠熟練解答這些題目,方可對基礎知識點予以更加靈活的運用。
二、重視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有效運用
現階段,在課堂教學中均能看到多媒體課件的身影,且高中階段的學生也接受并認可這種現代化的學習方式,鑒于此,高中數學教師就應將多媒體的優勢靈活應用起來,借以為課堂教學提供有效輔助,將其重要價值充分體現出來。第一,在展現相關教學內容時,教師可借助多媒體課件的聲畫功能,使之效果更加直觀。
以“直線、圓的位置關系”一節為例,教學時,教師可通過多媒體課件對直線和圓之間位置關系(相切、相離和相交),以動態的形式對其予以展示,并將解答圓心到直線距離的方法呈現出來。由于這一節涉及到各種圖形,倘若教師把大量時間均用到制圖上,那么無疑是得不償失的。而多媒體課件便可以把圖形規范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且教師通常都會在課前制作課件,所以學生在觀察、思考圖像方面就能夠有更多的時間。第二,教師可通過多媒體課件來引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工作。相較于初中數學,高中數學的難度更大,學生只有提前完成相關預習任務,方可使課堂時間得到最大化的利用,進而在短短的40分鐘內獲得較大的發展。所以教師可以嘗試著在課前設計中給予學生引導,讓其利用微課件預習新課內容,以此幫助學生更加高效地進行課前預習。
三、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提高高中生的學習效果
在具體開展高中數學教學時,因為高中階段的數學具有很強的綜合性與邏輯性,所以很多學生在遇到部分比較抽象、難懂的數學知識時均感到十分吃力,而為將其學習效果提升,則可在課堂教學中有效運用合作學習模式。尤其是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數學學科對學生的能力要求越來越高,借助合作學習方式,高中生既可以讓自身的不足之處得到有效彌補,也能夠很大地提升自身數學思維能力與水平,顯著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
比如,在教學“球的體積和表面積”一節時,教師可將班級學生的多方情況結合起來,包括性格特點、學習情況以及學習能力等,科學分組,深入合作探討新高考重點考查的幾何內容;在對球體體積的相關內容進行學習時,教師可要求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并結合現階段所學知識探究球體體積公式,引導學生利用分工合作的方式展開學習探究。當學生在進行分工合作學習時,教師應在一旁巡視,第一時間將各個小組的學習進度了解到,若發現一些小組的探究方面與正確軌道相偏離,則可從旁給予一定點撥,引導其采取“轉化”的方法加以證明。借助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一方面能夠達到優勢互補的效果,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學生合作能力的增強,促進高中數學教學效果的提升。
四、優化課程評價體系,科學引導學生
保證課程建設更加科學合理且有效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課程評價體系,在課程教學改革中,教師也可在對課程評價體系進行完善與升級后,再思考怎樣讓高中數學教學變得更加有效。
比如,教師以教學評價的指標為著手點,把傳統以學生為主的評價方式轉變,在參考指標中納入進多項能力,如語言交流表達、創新時間和知識遷移運用等,從而站在更加全面的角度評價學生。不僅如此,教師也可逐漸把過去的結果性評價摒棄,改而使用過程性評價又或是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從而全面科學的評價學生。由此使學生能夠信心滿滿的參與到課程學習的過程中,使之不再排斥數學課程學習,促進課程教學效果的顯著提升。
五、結語
綜上所述,新高考背景下,每一位數學教師應深入探究的一個課題就是怎樣有效開展數學教學。所以教師在具體教學過程中需針對基礎知識的講授做進一步加強,重視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且合理應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加大解題訓練力度,并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其數學綜合能力的顯著提升。
參考文獻:
[1]王高波.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數學教學原則與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0,14(6):136.
[2]徐潔.淺談高考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的實踐探索[J].讀天下(綜合),2020,000(011):P.19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