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緒衛
摘要:在很多人們的印象中,通用技術學科是門冷門學科,學習它也會耽誤日常的其余學科的學習。其實不然,通用技術學科的實用性是極強的,學生通過本學科便可以積累大量的生活常識,而這對于學生日后的成長和發展是有著很大的幫助作用的。對此,本文從“巧用信息技術,提升課堂直觀程度”“聯系社會生活,加強學生應用意識”“開展小組合作,鍛煉學生綜合能力”三個基本點出發,對如何在新形勢下開展高中通用技術多元化教學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高中通用技術;多元化教學;信息技術;社會生活;小組合作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伴隨著我國高中階段的教育體系的不斷完善,通用技術學科的教學重要性也越來越明顯,越來越多的教師也開始關注到本學科的教學,對此本學科的教師就要及時意識到提升自身專業教學素養的必要性,從而能夠有效豐富課堂教學的形式和內容,促使學生們真正愛上通用技術這門課程。除此之外,教師在開展多元化教學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點便是對學生主體性的發揮,要充分促使學生們樂于參與到課堂互動的過程中,去通過深入的溝通交流而充分理解和吸收知識,而不是將學習程度停留在知識的表層符號階段。再有便是,教師要真正引導學生將知識學習與生活實踐相結合起來,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實踐,最終有效實現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學以致用的教育目標。
一、巧用信息技術,提升課堂直觀程度
高中通用技術教學的過程中經常會涉及到大量的圖片和視頻教學,此時教師就要善于巧妙利用信息技術來提升知識的直觀程度,使得原本課本上靜態的知識“動”起來,從而有效加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效率。除此之外,教師利用信息技術也可以充分擴充課堂上的教學資源,使得教學內容不再僅僅局限于課本和教師的教學經驗,進而教學形式和內容的多元化也就更加有利于激發學生們的強烈學習欲望。
例如,任課教師在教學“發明和改進是技術的源泉”這一部分知識點時,大多數學生能夠理解其字面意思,但是對其中的真正內涵,或相關舉例不甚了解。此時,教師便可以借助信息技術設備,從互聯網大數據中找出一些相關的案例,如為了讓近視眼能夠看清世界,我們發明了眼鏡,為了讓眼鏡具有護眼作用,我們在此基礎上對技術改進,創造了藍光眼鏡、變色眼鏡等。再比如我們發明了計算機之后,又創造了互聯網,讓我們的信息傳播更便捷。通過具體的舉例,直觀的展示,學生能夠完全理解為什么發明和改進是技術的源泉。
二、聯系社會生活,加強學生應用意識
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對廣大學生的發展具有廣泛遷移價值的技術。為了讓學生更容易理解通用技術,教師教學的過程中就要時刻注重從社會生活的角度展開授課,從而有效加強學生們的應用意識。除此之外,教師也要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多加細心觀察,去充分尋找生活和通用技術學科的結合點,去及時發現生活中的一些與本學科有關的問題,從而再結合自身所學知識去嘗試分析和解決這些實際問題,以便在活學靈用知識的過程中加強對核心規律的掌握,同時也有效豐富自身的生活體驗認知。
例如,任課教師在教學“智能控制”這一部分知識點時,以生活中的智能控制設備為例,先對其講解基礎知識,使學生理解控制的概念,準確地分析控制系統的基本組成和開環控制的工作過程。然后讓學生在課下進行探究,按照設計的方案,在生活中選擇合適的硬件制作智能家居控制系統,如學生們依據《Labpius軟件操作指南》,導入聲控燈模版程序,學習編程邏輯,制作聲控燈。
三、開展小組合作,鍛煉學生綜合能力
高中通用技術學科的實踐教學環節相對于其它學科是相對較多的,所以在其教學過程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也更加有利于鍛煉學生們的綜合能力。對此,學生們在學習通用技術學科時就要善于發展自身的動手能力,而不是空學理論知識,要真正將理論和實踐技能進行有機結合,并且學生們也要善于在組內經常性地溝通交流學習經驗和技巧,從而互相取長補短,最終有效實現共同進步的學習目標。
例如,任課教師在教學“制定我的設計方案”這一部分的綜合學習活動時,就可以首先將學生科學合理的分為不同的合作小組,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分工協作。首先所有學生明確設計問題,其次分工負責材料挑選,最后一起在試驗中寫協作完成。教師在此過程中要對學生的合作進行監督和引導,進而使得學生可以在小組內充分的發揮出自身的能力,并且可以同學之間相互交流學習的經驗,取長補短,最終有效的鍛煉學生之間的團體合作能力以及動手操作的能力等等,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總而言之,在新的高中教育背景下,通用技術學科的教師首先要改變學生們對本學科的學習印象,幫助其真正意識到學習通用技術學科的實際價值,從而有效激發學生們的內在學習動力。除此之外,教師也要為學生們創造盡可能多的動手實踐機會,促使學生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一步步掌握通用技術學科的學習要領,進而也可以有效改變理論課上學生們的被動學習狀態,最終大大加強學生們的學習收獲。
參考文獻
[1]龔偉龍. 關注核心導向,尋求高效路徑——核心素養下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教學策略分析[J]. 試題與研究:高考版, 2020(5):1.
[2]李海龍. 核心素養下高中通用技術課堂教學研究[J]. 速讀(上旬), 2019, 000(00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