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飛
摘要:核心素養教育背景下,小學數學是小學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不僅包含著重要的教育資源,更蘊含著豐富的德育元素。將德育元素融入小學數學教學課堂,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教師應積極發掘小學數學中的德育元素,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辯證唯物主義觀念,以更加生動、有趣的形式促進德育元素融入小學數學課堂。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數學;德育教育
教育改革背景下,立德樹人是發展教育事業的根本任務,將道德教育滲透進小學數學課堂中,能夠為培養學生學科道德品質提供保障。因此,教師要研究數學課堂中滲透德育的方法與策略,為提升學生道德品質做貢獻。
1 通過挖掘教材展開德育
小學數學教學中,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因此,要實施德育就一定要重視課堂的作用。小學數學教材中有著非常豐富的教學內容,也蘊含著許多德育知識,它涉及愛國情感以及艱苦奮斗的精神和民族自豪感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將數學知識教學和德育工作結合起來,通過挖掘教材開展德育。與此同時,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用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情感介紹小學數學知識,為學生創作出一個真情實感的氛圍,讓學生身臨其境,對學習更加投入,從而更加真實和深刻地體會所學的知識。
比如,教師在教學小學數學“百分數的意義”時,可以先為學生列出相關的思考題目: 班級中有大約30%的同學在家使用電腦是為了上網,其中,又有2/3 的同學上網是為了學習,剩下的1/3是為了娛樂或者玩網絡游戲。通過這一舉例,教師教育學生,不要沉迷于網絡游戲,要合理利用網絡進行學習。
2 巧用“突發狀況”滲透德育
小學數學生成性課堂有很多無法預料的事情,不但有學生方面的因素,還有外界不可控因素的影響。例如正在上課的班級中突然發生騷動,原來是有蟲子進到班級中; 再如天空突然閃電,接著雷聲滾滾,打擾了學生的學習思路。或者是教師準備不充足、教學輔助工具出現問題等。這些突發狀況都會影響數學教學效果。當出現這些問題時,都需要教師以機智化解,并將其轉化為德育素材,然后在課堂中“借題發揮”。
例如除法豎式課堂中,當教師帶領學生實物操作的時候,發現學生不知什么原因并沒有將事先準備好的圓片貼上。在此教師轉換思路,將原片比喻成學生喜歡的食物或者玩具,這時學生頓時有了精神,并開始操作。完成學習后,教師還對其進行了夸獎。面對動態的課堂,教師要謹記面對的是思維活躍的學生,面對經常產生獨特思想與個性的學習主體,教師不但要在課前做好準備,還要有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將其變為德育最好的時機。
3 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其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將德育元素融入小學數學教學課堂,除了挖掘小學數學教材中的德育元素,通過情境教學和創新實踐在數學教學中融入德育元素,還應該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發掘數學學習中的德育元素,培養學生以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認識和思考問題。首先,培養學生的“實踐”觀念。在實際學習中,教師大都以理論化的知識進行教學,學生的思維方式也是從形象思維轉變為抽象思維,在辯證唯物主義思想中,實踐是認識的基礎,而認識也反作用于實踐,因此,實踐是學生學習新事物的主要途徑。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立足于實踐,以實際的實踐活動進行數學教學。
如,在“分、秒、時”等時間單位的學習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盲按秒表推算一分鐘有多長,通過長跑的時間計算每分鐘的時速為多少,抽象地表示時間概念。其次,培養學生的“矛盾可轉化”觀念。在辯證唯物主義思想中,矛盾是對立統一,相互作用的。如,小學數學中的加減乘除,都是矛盾的統一體,又相互作用,這就可以引導學生認識到,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同學既是相互競爭的對手,也應該是和諧相處的朋友。最后,培養學生用聯系和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事物作為一個整體,是不斷相互聯系、共同發展的,而數學知識之間也存在聯系,如數字 1、2、3、4 等,可以通過加減乘除得出不同的數字,不同的數字組合又會產生不同的數字結果,數字之間既相互獨立又互相聯系。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與小學數學教育相結合,能夠更好地促進德育元素融入小學數學教學中。
4 借助數學史對學生展開德育
愛國主義精神是我國民族精神的靈魂,熱愛祖國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必須具備的最基本的素養,也是民族情感中最崇高的情感。因此,教師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這也是我國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我國有著五千多年的悠久歷史,燦爛輝煌的文化有著非常豐富的精神內涵,因此,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借助數學史對學生開展德育,不僅可以使學生對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歷史貢獻有所了解,而且也能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
比如教師在教學珠算的內容時,可以先為學生介紹世界上最早的計算器,它是由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發明創造出來的,在世界上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珠算不僅有精確的計算功能,而且對開發思維和智力以及培養實際的動手操作能力也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即便現代社會已經步入了互聯網時代,珠算也在很多領域占有一席之地。與此同時,教師還應該向學生介紹我國的數學家,讓學生了解我國數學家對世界數學領域做出的杰出貢獻,教授數學知識的同時向學生講述數學家背后的故事,比如將祖沖之和陳景潤等著名數學家,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素材和榜樣。教師要結合小學數學教學內容,運用富有教育意義及說服力的教學材料讓學生了解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感知我國發展的現狀,從而在日常的教學中,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以及熱愛科學和探索科學的精神。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為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時,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發展情況,發掘小學數學中的德育元素,創新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辯證唯物主義觀念,促進德育元素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結合,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
參考文獻:
[1]毛巨友.小學數學課堂中如何有效地滲透德育要素[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16):24-25.
[2]唐建軍.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的藝術[J].文理導航(下旬),2021(06):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