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芳
摘要:民間藝術文化是我國歷史經過長期發展形成的,而幼兒學習優秀的藝術文化將會深刻感受到藝術的魅力,思想也將得到一定水平的發展。如果在實際教學中,學齡前老師只是向孩子們講解知識,會引起幼兒煩躁。因此,幼兒園教師需要以現實為出發點,合理運用民間藝術和文化內容,使用正確的滲透策略。
關鍵詞:幼兒教育;民間藝術;策略研究
引言
我國具有五千年的歷史文明,優秀傳統文化的流傳就是通過世世代代的傳承。而優秀的民間藝術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對其進行傳承有很強的必要性。民間藝術傳承應該從幼兒時期就開始注重培養,所以在幼兒教育時教師就可以將幼兒教學內容中融合民間藝術。讓幼兒對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一定的基礎性了解,從而進一步促進幼兒對民間藝術文化進行傳承。這可以讓幼兒提前就被傳統文化所熏陶,在提升幼兒文化素養的同時,還可以讓他們感受到民間藝術文化的魅力所在。
一、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滲透民間藝術文化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培養幼兒學習興趣
由于民間藝術文化來源于生活,所以其中包含著很多趣味性的內容。在實際教學中,幼兒的閱歷較淺,年齡尚小,很難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因此要減少理論知識講解,有效培養幼兒學習興趣,激發幼兒學習欲望。民間藝術文化在教學中的滲透可以有效解決教師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很多民間藝術文化將實踐能力、動手能力和想象力結合在一起,比如剪紙、泥塑等。將這些內容有效融合到課堂教學中不僅可以引發幼兒好奇心,吸引幼兒注意力,而且可以豐富幼兒的想象力,從根本上提升教學質量。
(二)有利于培養幼兒的民族精神
在未成年人學齡前教育中,幼兒園教育是重要的基礎,這一時期的教育對兒童的生活有非常明顯的啟迪作用。幼兒園教育階段幼兒思維的發展將對幼兒的未來學習和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因此,我們可以認為,民間美術和文化在幼兒教育中的滲透是對基礎教育的重要補充,在一定程度上升華了民族文化教育。只有幼兒從小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才能具備較強的歷史責任感,才會積極主動的去保護和了解民間藝術文化,實現思想上的轉變。
二、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滲透民間藝術文化策略
(一)將民間藝術文化與課程教學內容有效結合
生活實踐是民間藝術的重要來源,因此民間藝術文化與人們日常生產生活有著密切聯系。幼兒園課程實踐屬性與民間藝術的實踐屬性有效結合大大提升了民間藝術文化在幼兒園課程中滲透的可能性。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民間藝術文化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勞動人民生活的情趣,代表著人民群眾的生活習慣。為此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積極滲透民間藝術文化不僅可以增強課程的適應性和實踐性,而且可以提升幼兒的民族認同感,更好的迎接社會和接納他人。首先,幼兒園教師要仔細篩選和充分挖掘課程中包含的民間藝術內容,保證課程內容積極向上、健康,能夠正確反映人們的生活。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向兒童講解民間寓言,神話傳說,引導幼兒畫農民畫,剪紙,泥塑等,向幼兒講解民間飲食習慣,建立完整的課程體系。其次,幼兒園教師應認真組織和處理教學內容,積極學習現代教育理論,確保課程教學內容符合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促進幼兒更好發展。最后,在課程教學中,幼兒園教師應有效地將審美性,時效性和整合性結合起來,使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例如活動整合方法,環境影響方法,欣賞和感覺方法。同時,將小組合作學習、集體活動學習的有效結合,不僅應面向所有幼兒,而且應滿足幼兒的個人需求,讓幼兒在學習活動中獲得終身受益的經驗。
(二)重視優秀民間藝術文化的運用,打造本土特色
幼兒園可以通過家長會以及校訊通的方式來不斷宣傳優秀民間藝術文化,讓家長帶領幼兒積極地投入民間藝術文化資源材料的發掘中去,讓幼兒能夠更多地感受到民間藝術文化資源的文化魅力,因為對于民間藝術文化資源來說,幼兒園和家長是最為了解生活環境的,同時也充分了解本土資源。不僅僅是如此,幼兒園還可以在走廊通道以及幼兒園較為顯眼的地方,布置一些與優秀民間藝術文化資源相關的內容,掛上一些有美感和童話氛圍的裝飾物,將更多的有趣物品引入幼兒的眼前,但是這些裝飾品一定要與民間藝術文化資源相關,否則就不能夠實現對幼兒園本土資源的了解和學習。這樣一來,這些富有童趣的裝飾物不僅僅能夠讓幼兒的想象力以及創造力能夠得到充分激發,還能夠在主體環境創設中充分運用到民間藝術文化,發揮其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把幼兒園的民間藝術文化資源環境特色充分發揮出來。
(三)創造民間藝術文化環境
俗話說,一個人的素養養成與這個人所處的周邊環境有著密切并且直接的聯系。孟母之所以三遷,就是因為孟母想給孟子提供出一個適合孟子積極學習的環境。對于年齡尚小的幼兒來說,如果擁有較好的學習環境,有利于提升他們的學習效率。所以,如果想增強優秀民間藝術文化在幼兒園的傳播效果,首先應該去建設出一個較好的文化教學環境。比如,教師可以去帶領幼兒一起去建立有關民間文化的“文化藝術角”,在這個區域內去展示一些民間文化藝術作品,讓幼兒來這里參觀,并且通過參觀過程中教師對作品的講解逐漸烘托出良好的民間藝術學習氛圍。當然,帶領幼兒參與才可以去提升民間文化學習的學習效率。比如,教師可以將幼兒制作的一些作業擺在“文化藝術角”。教師除了帶領幼兒參觀一些比較優秀的展品之外,還可以給幼兒布置相關的任務,讓他們也去對展品進行參考和學習,可以去模仿,在激發幼兒興趣的同時還可以去創設一定的民間藝術文化學習氛圍,可以進一步去提升民間藝術教學的教學質量,達到教學目的。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幼兒教育中滲透民間藝術文化在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幼兒審美能力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與新課程改革要求相符。為此幼兒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選擇與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相符的學習方式,積極滲透民間藝術文化,以幼兒實際發展情況為基礎實施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從而增強教學實踐效果。
參考文獻:
[1]翁敏.淺談幼兒園區域中滲透閩西民間藝術的策略[J].兒童發展研究,2020(2).
[2]姜艷紅.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滲透民間藝術文化的方式分析[J].教育,2019,000(007):00003-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