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桂美 崔雯雯
摘要:在人民生活質量提高了之后,人們也開始越來越重視身體健康問題。鍛煉身體、吃養生的食物、每年體檢不再僅是中老年群體的標志,越來越多的父母從孩子上學開始就十分注重孩子的飲食、運動。現在的學生學習壓力大,每天的運動量嚴重不足,因此學校的體育課程變得尤為重要,學校也越來越重視體育教學的多樣化。因材施教是現在的教育觀念,不僅被應用于對文化課程的教學中,在體育教學中也同樣適用。
關鍵詞:分層教學;小學體育教學;應用
引言:
分層教學是指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不同的教學方法,爭取兼顧到每一位學生的情況,讓學生都能有所進步和收獲。分層教學在以往的教學中多用于在文化課的教學中,比如在課程中分小組完成作業、在學校實行重點班和普通班、教師對班上不同水平的學生進行分層管理等等。現在分層教學也同樣應用到了體育教學中,針對每一位學生不同的身體狀況,對學生進行不同的體育鍛煉,讓學生的身體素質在原來的基礎上都能有所增強。
一、分層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現狀
根據各項數據顯示,分層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運用并不廣泛。最大的原因在于小學學校被修建在不同的地方,有在大城市的,也有在小山村的,在不同的地區,體育教學方式差異十分巨大。在大城市,學生每天上學放學都有校車或者是都有家長開車接送,學生每天的運動量很少。學校的課間操、體育課就成了學生每天的鍛煉項目,因此對學生進行多樣化的體育教學就尤為重要,分層教學就是其中一種體育教學方式。在山村小學里面,很多學生每天走山路去學校,大部分放學回家還要幫父母做一些家務、農活,這些運動都是對學生的一種身體鍛煉方式。所以在很多山村學校里面,體育課程教學并沒有得到太多重視,分層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用很少。
二、分層教學的原則
(一)學生發展不平衡原則
新課程的改革要求教師要尊重學生身體、心理、思維能力的不平衡。不放棄任何一個身心發展不平衡的學生。每個人的身體素質都不同,有些孩子不能做較難的體育活動,作為老師要量力而行。體育是為了學生身體健康而設立的,要保證學生的健康。不同的學生要用不同的方法進行體育訓練,既要達到課程的基本要求,讓不同的學生都可以活得不一樣的體驗。
(二)學生全面性發展原則
在教學中,教師雖然要尊重學生的差異性,但是重點還是面向全體學生,通過不同的體育訓練活動,讓每一個學生的身心健康都得到發展。教師要做的是引導學生成為最好的自己。要多方面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教育也應該朝著多方向發展。而不是一直沉寂在“應試教育”的制約和的影響下。應試教育只能面對一類人。教學不應該只是為了考試,而是培養一些不同風格的學生。我們的國家社會才能多姿多彩,異彩紛呈。應試教育的結果是把成績差的學生給分流出來,最后這些成績差學生由于在學校得不到老師認可,在家里也得不到父母的認可,最后他們將會自卑甚至不想面對生活。他們的生活將會很苦很難受,以后他們的孩子也會被這種思想影響。分層教學是針對每一個學生的差異性,讓差生也能享有平等的權利。在體育中也是,有些同學天生體育不理想。老師要平等的對待這些學生,可以適當進行彈性的教學。
(三)學生主體性發展原則
新課程要求要以學生為主體,激發學生做自己的能力。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主。在教學上要充分發現學生的特點,不能扼殺學生的理想。例如;一個學生喜歡足球,但老師卻說足球現在前景發展不好,然后花很多時間告訴這位同學讓他選籃球。然后這位學生不情愿的選擇了籃球,他的籃球道路舉步維艱。這樣長期下去,體育就是在控制機器人運動。還有反向的例子就是教師授課學生不聽,上課不尊重老師。造成師生之間隔閡比較大,這都是因為教師沒有設身處地的了解學生學要什么。因此,教師要做的引導學生進行選擇,要耐心詢問學生為什么要選擇足球這個項目,引導學生進行足球訓練。每個行業都有佼佼者,要告訴學生行行出狀元這個道理。
三、分層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用的策略
(一)根據學生身體素質進行分層
現在父母對子女的教育越來越重視,不僅體現在要上名牌大學,也存在在一個人綜合素質的提升上面。從小學開始,學生就開始上各種輔導班、興趣班,在這種高壓力的學習環境之下,體育課程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在傳統的體育教學中,每次課程的體育項目就只是幾種,重復讓學生做這些運動,學生在上體育課的時候也提不起興趣,只想抓住體育課的時間睡覺。隨著新課改革,體育教學也變得越來越多樣化,分層教學就是其中一種。在小學的體育教學中進行分層教學,能夠讓身體素質不同的學生都能夠在體育課程中得到放松。例如對于一些身體素質較好的學生,可以讓他們進行強度較大的訓練,對于一些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可以讓他們進行一些簡單的鍛煉,也可以讓身體素質好一點的學生幫助身體素質差一點的學生進行體育鍛煉,這些方式能讓學生之間互幫互助、共同進步,這樣讓班級上的學生都能夠積極地參與到體育課程中。學生在運動中能得到放松,學習的時候自然會更加專注。
(二)針對性教學
在小學階段,正是學生身體發育最快、最重要的階段,在保證營養充足的情況下,運動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只是營養充足而不去運動,就會出現營養過剩而導致肥胖,肥胖又會導致一系列的健康問題,所以小學生體育課程是很重要的一個課程之一。在現在的大部分小學學校中,體育設施都十分齊全,學生能夠進行的運動項目有很多,但是光有教學設施還不夠,關鍵是要讓學生能夠主動去運動。教師的重點教學應該是讓學生對體育運動有興趣,激發學生對運動的熱情和積極性。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對學生的身體素質狀況進行大致了解,做一個表格,看每一位學生最缺乏的運動是什么,填在表格之中,然后根據表格進行分組,對不同組的學生進行不同的鍛煉方式。例如對于體力欠缺的學生,可以讓他們進行一些有氧運動,如慢跑、健身操等。對于柔韌性較差的學生,可以讓他們多做一些拉伸運動,如瑜伽、坐位體前屈等等。對于平衡性不好的學生,可以利用“平衡墊”讓學生進行平衡訓練,還有單腿站立、站立向后伸展這些動作都可以鍛煉學生的平衡感。體育項目增多了,學生的好奇心自然也會被帶動起來,好奇心會驅使他們去嘗試,這種嘗試的過程也是一種鍛煉。依照這種方式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不僅提高了學生對鍛煉的積極性,而且這種有趣的模式也讓學生能在運動中充分的放松自己。
四、結束語
分層教學的方式在體育中顯然是能夠取得不錯的效果的,分層教學也是發揮學生主體性差異性的一個方法,也是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性發展。分層教學的模式在于發現學生的不同點,努力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不同的行業科目找到自己前進的方向。要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和發展的不平衡性,這才是教育之本。
參考文獻:
[1]許巍. 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學體育分層教學的實驗研究[J]. 體育科技文獻通報, 2021(2013-9):P.80-83.
[2] 孫宇. 分層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 運動-休閑:大眾體育, 2021(14): P.2.
[3] 姚群梅. 分層教學模式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 課堂內外(小學教研), 2021(4): P.1.
[4]葉海燕. 分層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探討[J].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20(8): P.1.
[5]王佳, 曹亮. 小學體育分層教學實踐與評價——以"原地支撐跳上跳下"為例[J]. 課程教學研究, 2021(1): P.4.